导语:随着多链格局的兴起和Layer2技术的蓬勃发展,用户和开发者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虽然选择变得更加丰富,但流动性割裂的问题也日益凸显。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优化交易体验,分析开发者如何有效部署流动性,并全面评估当前行业解决方案的利弊与发展方向。
正文:当前的加密世界正处于多链并存的混沌状态。曾几何时,以太坊几乎垄断了整个加密世界的流动性和DeFi应用,但如今其TVL占比已跌破60%,且持续呈现下降趋势。
新兴的EVM兼容链和公链正在不断蚕食市场份额。面对这一局面,以太坊也在通过自我革新提升性能和生态容纳能力,各类Layer2解决方案已成为新公链的主要竞争对手,成功从其他公链手中夺回了大量资产和用户。
图片来源:defillama.com/chains,蓝色部分为以太坊TVL市场份额
这种多链与Layer2并存的环境为dApps和DeFi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开发者不再局限于昂贵拥堵的以太坊主网,避免了高额Gas费对采用率的限制。Layer2在提供高性能的同时,仍能与Layer1及整个EVM生态的资产进行交互,甚至允许开发者构建专属的应用链。
可以预见的是,应用程序与流动性的分散化趋势将持续加剧,这给开发者和用户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对用户而言,无论在哪条链上进行交易,都难以调动全局流动性,导致价格影响加剧,大额交易尤其容易受到流动性不足的影响。某些资产在特定链上甚至完全没有流动性,迫使用户不得不进行跨链交易。
开发者则面临更复杂的流动性引导问题。为了服务不同链上的用户,必须在多条链上部署流动性,这带来了额外的成本压力。有限的流动性如果分散到多条链上,会导致每条链的流动性都相对薄弱,影响交易体验;而如果放弃某些链,又意味着失去部分用户和潜在收入。
针对流动性割裂的困境,业界已经提出了一些创新解决方案,主要从用户角度出发,帮助用户更高效地利用各条链上的流动性,降低交易损耗。这些方案大致可分为流动性路由和交易代理两种模式。
流动性路由的创新实践
流动性路由主要通过交易聚合器类应用实现。当用户发起交易时,系统不仅会利用本地流动性,还会智能搜索不同链上的最优交易路径。这种模式既适用于本地交易,也能服务于跨链交易场景。
以Chainhop和Chainge Finance为例,这两个跨链兑换聚合器展示了流动性路由的运作方式。当用户在ChainHop上希望将X链的资产A兑换为Y链的资产B,而A/B的主要流动性集中在Z链时,系统会自动执行多跳交易:先将资产A发送到Z链兑换,再将所得资产B发送到Y链。虽然增加了Gas支出,但综合来看仍能为用户提供更优的交易结果。
Chainge Finance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支持将订单拆分到多个链上的流动性池共同完成。例如用户需要将Fusion链上的大量ETH兑换为Tron链上的USDT时,系统可能会同时在以太坊和Polygon上执行部分兑换,最后将USDT汇总到目标链。通过这种”多跳”和”拆单”机制,流动性路由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分散在各条链上的流动性,有效降低整体价格影响。
交易代理模式的新探索
交易代理模式为用户提供了另一种优化交易体验的途径。在这种模式下,用户发出交易请求后,由专业的交易代理帮助完成交易。这些代理会形成竞价市场,用户可以选择提供最优价格的代理成交。与订单簿不同,交易代理不一定预先储备流动性,而是在接单后为用户寻找最佳交易路径,从中赚取佣金。
Uniswap X是这一模式的典型代表。作为Uniswap Labs于2023年7月发布的新产品,它构建了一个基于荷兰拍卖的聚合交易协议。系统中的”填充者”(Filler)会竞相为用户提供最优报价,获胜的填充者将负责完成交易。整个过程对用户而言是无Gas、无滑点的,所有复杂操作和风险都由填充者承担。
图片来源:Uniswap X官方介绍
无论是流动性路由还是交易代理,其核心都是关注最终交易结果,将复杂过程隐藏在后台。这种以用户意图为中心的设计理念,正在成为新一代交易解决方案的重要特征。
流动性部署的优化策略
从DeFi项目方的角度来看,如何高效部署和引导流动性同样至关重要。流动性是DeFi项目的核心价值所在,分散的流动性会导致效率低下,而过度集中又会丧失多链用户。
业内主要探索了两种解决思路。第一种是SLAMM(共享流动性AMM)模式,通过”预测者”角色提前调度各链流动性。虽然理论上能优化流动性分配,但由于预测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这一模式尚未得到实际应用。
相比之下,远程调用流动性展现出更大的实践价值。项目方只需在一条链上集中部署流动性,其他链的用户通过跨链方式远程访问。全链LSD项目Bifrost正在实践这一模式,它创造性地采用了”总店+分店”的应用架构,在保持核心功能集中的同时,通过轻量级模块服务多链用户。
尽管远程调用需要依赖跨链桥基础设施,但随着新一代跨链技术的成熟,相关成本和风险正在显著降低。数据显示,在主流EVM链上,一次完整的跨链传输产生的Gas费通常在可接受范围内,远低于流动性割裂带来的交易损耗。
未来展望
在多链时代的大背景下,流动性优化方案正在沿着两个主要方向发展:一方面是以意图为中心的新型交易方式,帮助用户整合各链流动性;另一方面是创新的流动性部署策略,特别是远程调用模式展现出独特优势。
展望未来,大多数资产的主要流动性将集中在特定链上,远程兑换成为常态。稳定币作为跨链交易媒介将保持多链分布,继续发挥关键作用。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流动性割裂的问题有望得到系统性解决,为多链生态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极客 Web3 )],著作权归属原作者[0xmiddle],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Gate Learn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