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AMM」 VS 「CLOB」:两种交易模式谁更胜一筹?》
Flashbots 战略主管 Hasu 最近分享了一个有趣发现:在 Solana 链上,自动做市商(AMM)而非中央限价订单簿(CLOB)处理了大部分交易量。这个结果多少有些出人意料,毕竟 Solana 一直以支持 CLOB 作为其重要竞争优势。正如 Feng Liu 所言,当初 Solana 吸引市场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终于实现了订单簿模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许多人甚至认为”订单簿交易才是 dex 的未来”。
实际上,AMM 和 CLOB 之争由来已久。自 DeFi Summer 以来,算法驱动的 AMM 凭借其独特的资产定价机制迅速崛起,而源于传统金融的 CLOB 则因其成熟的市场结构被视为更专业的交易方式。这两种模式在不同区块链平台上的竞争持续推动着行业创新。特别是在以高速低费著称的 Solana 生态中,Phoenix 等项目曾让 CLOB 模式大放异彩。
AMM 为何能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
Hasu 的观察在社区引发了热烈讨论。Multicoin Capital 合伙人 Kyle Samani 分析认为,AMM 在长尾资产市场具有天然优势,因为这些资产往往缺乏专业做市商提供流动性。Solana 的成功不仅在于支持 CLOB,更在于其稳定提供的高速、低成本的交易环境,以及对各类资产的兼容性。此外,Solana 的无桥接机制也颇受用户青睐,因为市场普遍对跨链操作持谨慎态度。
Taproot Wizards 创始人 Udi Wertheimer 补充指出,AMM 特别适合为新兴社区的长尾资产快速建立流动性池。考虑到 Solana 上活跃着大量 memecoin,AMM 自然成为这些项目的首选。
Krane 则从资产分类角度进行解读,将市场划分为memecoin、主流资产和稳定币三大类。在他看来,AMM 在memecoin领域优势明显,因为这类资产更需要被动流动性支持;在主流资产交易中,虽然 CLOB 有所建树,但 AMM 依然保持竞争力;而稳定币市场目前还未见 CLOB 的明显突破。
不过,Ambient 创始人 Doug Colkitt 通过详实数据提出了不同见解。他反驳了”AMM 交易量主要来自非活跃长尾资产”的观点,数据显示即使在 SOL/USDC 这样的主流交易对中,AMM 的交易规模也远超 CLOB。以 Orca 为例,其单日交易量达到惊人的2.5亿美元,而 Phoenix 同期仅录得1400万美元。即使采用最有利于 CLOB 的计算方式,AMM 在主流交易对的交易量仍领先50%,实际差距可能高达10倍。
性能瓶颈制约 CLOB 发展
深入分析发现,AMM 在 Solana 上的主导地位不仅源于长尾资产需求,更反映了当前区块链基础设施的局限性。多位社区成员指出,CLOB 模式的发展正受到底层性能的严重制约。Sam 认为,区块链固有的高延迟、高 Gas 费和隐私保护不足等问题,使得 CLOB 难以充分发挥其优势。相较之下,AMM 的设计更契合区块链的技术特性,在价格发现和流动性供给方面展现出更强的适应性。
Enzo 进一步指出,CLOB 在 Layer 1 上面临的吞吐量和延迟问题,有望通过 Layer 2 解决方案得到缓解。但在当前的主流公链环境中,AMM 仍然是更务实的选择。
Reforge Research 4月发布的《<a href="https://paragraph.xyz/@reforge/evm-parallelization”>Death, Taxes, and EVM Parallelization》报告也持相似观点。文章分析称,以太坊等平台的性能限制导致 CLOB 实施时面临高延迟和高成本问题。随着并行 EVM 等技术创新提升网络效率,CLOB 的应用前景或将改观,并可能带动 DeFi 生态的新一轮增长。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