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 Everclear(前身为Connext)作为以太坊二层解决方案,专注于优化结算净额处理
- 通过净额结算机制显著降低解决者在意图系统中的操作频率,有效缓解流动性碎片化问题
- 三月以来使用量大幅增长,得益于与Renzo的合作实现了跨链质押ETH衍生品向EigenLayer的便捷再质押
- 本研究报告由Everclear提供支持
加密领域正在经历一场以意图为中心的设计革命。这种创新模式让用户不再需要亲自构建包含完整操作细节的交易,而是只需表达期望结果。通过将实现逻辑外包给专业参与者,这种设计不仅提升了用户体验,还优化了市场效率。目前市场上已经涌现出许多成功案例,比如CowSwap和UniswapX的限价单功能,以及各类跨链流动性桥梁。
意图优先的设计理念
Everclear(原Connext)巧妙运用意图系统来简化跨链代币交换流程。用户不再需要操心路径选择、跨桥操作和燃料费支付等复杂问题,这些工作都由专业的解决者代劳。
想了解更多关于Connext意图设计的细节,可以参考这份专题报告。
如图1所示,当用户发起跨链交换请求时,Connext的解决者网络会实时监控这些意图。通过竞价机制,解决者们会以最优价格执行交易。成功竞标的解决者将提供流动性并在目标链完成资金划转,随后在原链获得相应补偿。

图1. Connext跨链交换流程示意图
这种机制虽然能提供极具竞争力的市场价格,但其有效性高度依赖解决者网络的持续运作。随着多链生态的蓬勃发展,解决者需要支持的链和代币种类呈指数级增长,这对资金实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当出现大规模单边资金流动时(比如从以太坊向Arbitrum集中转移),解决者的流动性储备很快就会失衡。这就要求他们频繁进行跨链再平衡操作,而这个过程往往需要通过中心化交易所等渠道完成,不仅成本高昂,操作复杂度也随着支持链的增加而倍增。
Everclear的创新清算层
作为以太坊L2解决方案,Everclear创造性地引入了结算净额机制。如图2所示,解决者可以在这个统一平台上累积和净额处理未结算信用,而非逐笔处理每笔跨链交易。数据显示,超过80%的跨链转账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优化。

图2. 净额结算示例
除了核心的净额功能,Everclear还支持构建各类去中心化应用。比如解决者可以利用未结算信用作为抵押进行借贷,确保随时拥有充足流动性来满足用户需求。
这种L2方案自然催生了桥接协议的模块化架构(如图3所示)。每条支持链上都部署了意图层智能合约,用户通过它们声明意图,解决者则实时监听这些请求。
每日获取数字资产领域最具价值的市场洞见
订阅即可享受《The Scoop》、《The Funding》及每周《数据与洞察》通讯服务。

Everclear的清算层专注于处理跨链转账、净额结算和执行交易逻辑,而消息验证则由共识层负责。该平台创新性地采用EigenLayer来提供安全保障,允许ETH质押者为基础设施提供经济担保。消息传输则委托给Hyperlane等专业解决方案,这种模块化设计也支持未来集成其他传输协议。

图3. Everclear模块化架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整个系统的工作流程是:意图层通过共识层与清算层通信确保消息合法,实际数据传输则由传输层完成。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让Everclear能专注于优化其核心的清算功能。

图4. 各层通信流程示意图
这种开放式架构使得各类dApp都能无缝接入Everclear的清算层,轻松获取流动性和实现多链扩展,从而形成强大的网络效应。
市场表现
2024年初,Everclear的TVL稳定在850万美元左右。随着”任意链再质押”(RFA)计划以及与流动性质押协议Renzo的合作推进,其TVL在4月底飙升至9.4亿美元峰值,目前更达到11.3亿美元。

图5. Everclear锁仓价值变化
交易量方面,3月前周均转移量为700万美元,在RFA推出后激增至2.8亿美元峰值。虽然主要活动集中在以太坊,但Arbitrum、Linea和Mode等L2也展现出可观的使用量。

图6. 每周跨链转移量
RFA计划的成功验证了Everclear的创新价值。通过构建这个通用清算层,Everclear正在为多链世界中的流动性碎片化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