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
加密行业的权力重心已从传统参与者转移,转向推动链上金融与控制权的五大核心力量。
-
这五大力量包括稳定币、ETF、底层协议升级、区块空间安全以及高吞吐执行力。
-
传统“看门人”如交易所和监管机构的影响力正在减弱。
当前加密领域的权力结构围绕五大关键杠杆构建:美元流动性(稳定币)、资本市场(ETF与资产代币化)、底层协议升级路线图、区块空间安全市场以及高吞吐执行力。
自2024年起,行业影响力的重心已从“交易所与监管机构”转向这些新兴力量。
比特币现货ETF已成为主流资本流入的重要通道。以贝莱德的IBIT为例,其资产管理规模已高达约854亿美元。
与此同时,稳定币迅速崛起为美元结算的高效通道,并在GENIUS法案推出后,正式纳入美国联邦监管框架。
技术层面,以太坊Pectra升级(含EIP-7702)正在重塑钱包用户体验,Solana的Firedancer客户端即将上线,EigenLayer则将质押ETH转化为安全性租赁市场,并实现了实时惩罚机制。未来数月,这些领域均将迎来关键进展。
“权力”标准定义
-
直接掌控资金流动或区块空间
-
有能力制定并推动他人遵循的技术路线图
-
已公布并具备可信度的落地计划,将在未来数个季度实现
1. Larry Fink(贝莱德)
贝莱德目前管理全球最大的比特币现货ETF和最具影响力的机构级现金代币化基金。IBIT以资产规模领跑ETF市场,BUIDL则将国债代币化产品推向合格投资者,并实现多链扩展。
贝莱德已表示有意拓展加密ETF产品线,未来可能涵盖更多资产类型。
实际影响力
-
IBIT: 截至2025年8月20日,净资产约854亿美元,主导资金流和费率,成为传统金融用户进入加密市场的主要入口。
-
BUIDL: 2025年3月资产管理规模超10亿美元,已扩展至Solana等新区块链,提升分发和可组合性。
Larry Fink的下一步计划
-
更多加密ETF: 贝莱德正根据市场需求和监管审批,计划新增ETF产品。
-
深化资产代币化: BUIDL及后续产品将进一步集成贝莱德Aladdin系统,推动多链接入以满足交易对手需求。
作为ETF和现金代币化的中心枢纽,贝莱德主导流动性集中方向及链上链下收益归属。
行业洞察 IBIT是历史上最快突破100亿美元规模的ETF,仅用34个交易日达成。
2. Paolo Ardoino(泰达公司)
Tether的USDT是加密领域的数字美元基石,支撑中心化交易所、链上市场及跨境支付。
凭借其规模,Ardoino可直接影响美元流动性的价格与可用性。
他还将利润投入硬件基础设施(如比特币挖矿、能源和隐私AI),将Tether定位为行业关键基础设施运营商。
实际影响力
-
USDT市值: 截至2025年8月21日,约1670亿美元,为加密行业最大稳定币,是链上美元流动性基准。
-
能源与挖矿扩张: 新建比特币挖矿数据中心,包括巴西生物燃气项目。
-
美国战略推进: Tether聘请前白宫加密咨询小组成员Bo Hines,助力美国业务布局。
Paolo Ardoino的下一步计划
-
扩展能源和挖矿等硬资产布局,构建隐私保护服务的AI与边缘计算体系。
-
深化支付和汇款通道,聚焦稳定币主导的新兴市场美元走廊。
作为加密美元主要发行方,Tether的储备选择、合规态度和基础设施投入将影响整个市场,改变价差、结算速度及各链用户增长。
行业洞察 2024年,Tether成为美国国债第七大净买家,领先于众多国家。
3. Vitalik Buterin(以太坊)
以太坊2025年5月的Pectra升级推出了EIP-7702,允许外部账户像智能合约一样操作,提升钱包、L2和支付体验。
Pectra还提高了验证者额度,改变了质押经济学与节点运作。Buterin通过研究及核心开发工作,持续影响以太坊未来功能。
实际影响力
-
Pectra上线: EIP-7702支持EOA临时执行代码,与ERC-4337兼容,显著改善钱包体验。
-
验证者/质押更新: 单验证者最大有效质押从32ETH提升至2048ETH,实现质押集中与降低共识负载。
Vitalik Buterin的下一步计划
-
历史数据到期(EIP-4444): 2025年7月部分上线,降低硬盘需求,为轻节点铺路。
-
Verkle树与无状态化: 推动以太坊转向Verkle树架构,实现无状态客户端,降低硬件门槛。
-
内置PBS(ePBS): 推进提议者-构建者分离机制,强化抗审查能力并优化MEV分配。
以太坊继续为L2、钱包及链上金融设定标准。Buterin的路线图将直接影响全生态系统的成本、性能和开发者体验。
行业洞察 Buterin的Balvi基金曾向马里兰大学捐赠940万USDC,向新南威尔士大学EPIWATCH项目捐赠约530万。
4. Anatoly Yakovenko(索拉纳)
Solana凭借高吞吐与低手续费,已成为消费者应用及快速美元结算的中心。2025年,网络稳定币活动激增。
Yakovenko推动的最大突破是Firedancer,由Jump开发的验证者客户端,旨在提升网络弹性与容量。成功后将终结Solana对单一客户端的依赖。
实际影响力
-
Firedancer进展: 2025年测试加速,早期混合客户端已上线,完整客户端实现百万级TPS测试。
-
稳定币规模: 2025年上半年,Solana日活跃稳定币地址持续突破百万,流通规模快速上升。
Anatoly Yakovenko的下一步计划
-
分阶段推出Firedancer: 关注验证者多样性指标,计划2025年末完成部署。
-
支付与DePIN重点: 优化支付体验和现实世界基础设施网络,Solana将在速度及成本上对标以太坊L2。
Firedancer落地后,Solana的执行层经济学与网络弹性将显著提升,降低极端风险,增强吞吐能力,为全球美元流动奠定基础。
行业洞察 Yakovenko曾表示,proof-of-history的灵感来源于某次深夜咖啡狂饮,最终催生了2018年白皮书。
5. Sreeram Kannan(EigenLayer)
EigenLayer将以太坊质押转化为安全性租赁市场。主动验证服务(AVS)可“租用”以太坊信任,无需自建验证者网络。
随着惩罚机制上线及多链验证功能发布,AVS可在L2运行并锚定以太坊安全,Kannan协调了新型安全层的依赖项目。
实际影响力
-
惩罚机制上线(2025年4月17日): 不当行为可被罚没,完善了EigenLayer设计,上线时已有数十亿美元再质押资产和数十个AVS参与。
-
L2上的AVS: 多链验证功能让服务在L2执行且验证锚定以太坊,实现扩容不牺牲信任。
Sreeram Kannan的下一步计划
-
风险机构化: 推动标准化AVS风险模型、保险和运营框架,以满足机构需求。
-
更广泛的验证覆盖: 扩展L2原生验证、跨域服务,并推出EigenCloud等开发工具,提升“可验证性即服务”的易用性。
如果更多加密基础设施通过EigenLayer租用安全性,Kannan的路线图将决定谁获得安全保障、风险如何定价、开发者部署选择。
行业洞察 a16z为支持EigenCloud上线,购买了约7000万EigenLayer(EIGEN)代币,显示对“可验证性即服务”模式的信心。
潮流变迁:为何不是监管者或交易所CEO?
监管者与交易所领导者依然重要,但2025年决定性力量已转移。Richard Teng(币安)主导大额流动性和上币,Jeremy Allaire(Circle)为USDC在欧盟取得了MiCA全监管通道。
但与Tether的加密美元主导、贝莱德的ETF及资产代币化管道、底层协议升级路线图及EigenLayer的安全性租赁市场相比,他们的影响力明显收窄。
更广泛的锚点可见于衍生品:2025年迄今,比特币永续合约占成交量约68%,显示市场由掌控资金流向的力量主导。
下一步关注重点
-
资产代币化进程:BUIDL资产管理超10亿,现有Solana份额,并被多家平台接受为抵押品,显示链上现金落地方向。
-
稳定币基础设施:美国GENIUS法案生效后,国债新规与破产优先权规则或将重塑发行方银行准入与风险格局。
-
以太坊Pectra后续:EIP-7702已上线,部分历史数据到期机制推进中,下一个焦点是内置PBS。
-
Solana执行力:Firedancer部署及支付集成将检验Solana在吞吐与弹性方面的提升。
-
再质押成熟度:惩罚机制和多链验证后,下一步是标准化AVS风险模型及机构采购框架落地。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7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