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之前在社群交流时看到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如果你不知道谁在获取收益,那么很可能你就是那个”被收益”的人。这句话在加密钱包安全领域同样适用——当我们对某个操作模棱两可时,每一次链上交互或签名都可能成为资产流失的开端。
Scam Sniffer最新发布的2024年网络钓鱼报告显示,仅上半年以太坊生态链上就有26万用户遭遇钓鱼攻击,损失金额高达3.14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23年全年的2.95亿美元损失,网络钓鱼俨然成为区块链安全的最大威胁。下图清晰展示了这一严峻态势。
报告指出,当前绝大多数ERC20代币盗窃都源于钓鱼签名,包括Permit离线授权、Increase Allowance授权额度提升以及Uniswap Permit2等签名方式。这些攻击手法正在成为黑客的惯用伎俩。
最近有位用户反映了一个典型问题:6月14日从Coinbase Wallet向币安转账3笔资金,只有第一笔成功到账,后续两笔杳无音讯。通过Etherscan查询发现,实际上有三笔转账记录,但后两笔显示交易失败状态。
深入查看失败交易的错误提示显示”合约执行错误”,根据Etherscan官方说明,这种情况只会扣除Gas费而不会真正转出资产。要解决此类问题,需要确认资金是否确实离开发送方钱包,如果确认丢失则需要联系交易发起平台协助处理。
在日常交易中养成记录习惯非常重要。建议使用Excel等工具详细记录每笔交易的流向、金额和时间,这样出现问题时可以快速对照链上数据进行排查。我自己就保持着这样的习惯,每笔交易都会记录并备注相关注意事项。
然而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这位用户的钱包面临更严重的威胁——已被黑客盯上。如图所示,在用户完成一笔1万美元的Swap操作后,黑客立即创建了多个伪装地址。
这些钓鱼地址精心设计成与真实地址相似的模式,比如真实地址是0x8F773…f103,而钓鱼地址则是0x8F7cC…f103和0x8F776…f103。如果不仔细核对全部字符,很容易误将资金转入黑客钱包。更明显的是,这些交易在Etherscan上已被标记为Fake_Phishing。
关于Etherscan的使用技巧,很多人不知道默认会隐藏无效交易和零转账记录。要查看完整数据,需要在设置中开启高级功能选项。同时也可以在设置中将界面切换为简体中文,或者使用Oklink等多链浏览器。
对于大额资产保管,我采取分级管理策略:一级冷钱包使用断网的苹果设备存储长期不动用的资产;二级热钱包用于大额转账但不进行任何dApp授权;三级则是数十个小额测试钱包,用于项目交互和空投实验。虽然管理稍显繁琐,但安全性得到极大提升。
在众多钓鱼方式中,Permit攻击尤为典型。它通过诱导用户签署离线授权,使黑客能够调用Transfer From函数转移资产。这种攻击具有一次性特征,不会持续威胁钱包安全。
Uniswap Permit2则是更复杂的变种。作为代币审批中间件,它虽然提升了交易效率,但也带来了安全隐患。默认无限授权的特性使得一旦签名被窃取,所有授权资产都可能面临风险。
防范这类攻击可以借助Scamsniffer等浏览器插件,或使用Revoke Cash定期清理不必要授权。最重要的是保持警惕,不轻易签署不明来源的授权请求。
空投钓鱼同样值得警惕。那些突然出现在钱包里的NFT或代币,往往附带钓鱼网站链接。一旦进行Claim操作,就可能授权黑客转移资产。切记不要贪图小利,对来路不明的空投保持距离。
地址相似钓鱼则更具迷惑性。今年5月就发生过一起典型案例,某巨鲸因误认首尾相似地址,损失了价值7000万美元的WBTC。防范之道在于建立地址白名单,大额转账前务必完整核对地址。
总之,钱包安全无小事。从授权管理到地址核对,从资产分配到日常记录,每个环节都需要我们保持警惕。在这个黑客手段层出不穷的时代,唯有谨慎才能守护好我们的数字资产。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