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闪电网络目前面临的主要困境(1)》中,我们深入探讨了流动性问题对闪电网络发展的制约。如今,我们将目光转向闪电网络当前面临的其他关键挑战,以及社区正在探索的创新解决方案。
稳定币支持开启新篇章
闪电网络凭借其出色的高吞吐量、低延迟、低成本以及隐私保护等特性,已经成为加密支付领域的理想选择。2021年萨尔瓦多将比特币法币化后,闪电网络的应用规模显著扩大,支付通道数量一度突破8.2万个。然而,近两年的发展数据显示,网络中的资金增长速度放缓,通道数量甚至出现下滑,这表明闪电网络在快速扩张后正面临新的发展瓶颈。

来源:https://mempool.space/graphs/lightning/capacity
比特币价格的高波动性一直是阻碍闪电网络普及的重要因素。要让闪电网络真正走进日常生活,支持稳定币支付势在必行。2024年7月23日,Lightning Labs发布了多资产闪电网络的第一个主网版本,将Taproot Assets协议引入闪电网络,这意味着稳定币正式获得闪电网络支持。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全球即时外汇结算、稳定币支付等应用场景铺平了道路。

图:闪电网络中实现跨币种支付
与此同时,Nervos CKB推出的Fiber Network原生支持用户自定义资产,包括Stable++等协议铸造的比特币原生稳定币。在9月发布的测试版中,开发者已可测试RUSD等稳定币功能。这些创新为闪电网络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望推动加密支付的大规模普及。
优化用户体验的探索之路
虽然闪电网络技术不断进步,但在用户体验方面与传统支付方式仍存在差距。其中,支付过程中需要保持在线状态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闪电网络的支付机制要求接收方必须在线才能完成交易,这与传统支付方式形成鲜明对比。目前,闪电网络服务商(LSP)的引入部分解决了这个问题,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信任问题。
另一个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是收款方式的局限性。闪电网络默认的invoice是一次性的,每次收款都需要重新生成,这对商家等高频收款场景非常不便。针对这个问题,社区提出了多种创新方案:
多元化的解决方案
Keysend方案利用闪电网络节点的静态特性,简化了支付流程,但隐私保护较弱。目前大多数闪电网络客户端已实现这一功能。
LNURL与Lightning Address则通过创建静态二维码或类似邮箱地址的URL,实现了多次收款功能。虽然目前多数实现采用托管模式,但确实大幅提升了支付便利性。
最值得期待的是BOLT12提案,它试图在协议层面实现LNURL的部分功能,无需依赖其他网络协议。虽然尚未正式合并到BOLT标准中,但已获得广泛开发者支持。
展望未来
除了流动性问题和用户体验挑战外,闪电网络还面临着LN-Penalty的复杂性、HTLC隐私性等深层次技术难题。eltoo和PTLC等改进方案正在探索中,虽然实施过程可能面临软分叉等技术障碍。
尽管前路充满挑战,但随着技术创新和社区协作的持续推进,闪电网络正逐步克服这些障碍。我们有理由相信,这项技术不仅将重塑加密支付格局,更可能成为推动全球金融创新的重要力量,让去中心化支付真正走进大众生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6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