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在上一期Web3安全入门避坑指南中,我们已经详细探讨了多签钓鱼的相关知识,包括其运作机制、常见诱因以及防范措施。今天,我们将目光转向区块链行业中另一个广受欢迎的营销方式——空投,这种营销手段不仅在加密领域备受青睐,在传统行业也同样行之有效。
空投作为项目快速获取用户的重要手段,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让默默无闻的项目获得大量曝光。用户在参与过程中需要与项目进行各种交互操作,然而从高仿网站到恶意工具,整个流程中处处暗藏危机。本文将深入分析几种典型的空投骗局,帮助读者识别风险,安全参与。
空投的本质
在Web3领域,项目方为了提升知名度并积累早期用户,经常会向特定钱包地址免费发放代币,这就是所谓的”空投”。这种营销方式对项目方而言是最直接的获客渠道。根据参与方式的不同,空投可以分为任务型、交互型、持有型和质押型等多种形式,用户需要完成相应操作才能获得奖励。
空投参与中的风险
虚假空投陷阱
黑客常常会盗取项目方官方账号发布虚假空投信息。根据慢雾科技2024上半年报告显示,仅半年时间就有27起项目方账号被盗事件。这些钓鱼信息往往出现在官方账号评论区,诱导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更隐蔽的是,有些骗子会潜伏在社群中,以”客服”身份指导用户操作,最终导致资产损失。
慢雾安全团队曾专门分析过这类手法,并提供了详细的防范建议。用户在参与空投时务必仔细辨别信息来源,避免点击可疑链接。
恶意代币空投
与需要完成任务的正规空投不同,黑客有时会直接向用户钱包投放毫无价值的代币。当用户尝试与这些代币交互时,可能会被诱导访问钓鱼网站。通过逆向分析一些诈骗NFT的智能合约发现,这些合约会故意设置交易障碍,引导用户访问恶意网站。
更狡猾的是,黑客会设计复杂的恶意合约来窃取用户Gas费。例如BSC上的GPT合约,通过空投代币吸引用户交互,然后利用高Gas限额机制盗取用户资金。用户本想通过出售空投代币获利,结果却损失了原生资产。
恶意工具风险
在参与空投过程中,用户有时需要下载各种辅助工具,如翻译插件或稀有度查询工具。这些非官方渠道获取的工具很可能包含后门程序。更危险的是,一些号称能自动批量交互的空投脚本,实际上可能暗藏窃取私钥的恶意代码。
安全建议
面对空投活动中的种种风险,用户可以采取多项防范措施:仔细验证空投网站的真实性,使用专门的钱包参与空投,对不明来源的代币保持警惕,注意检查Gas限额是否异常,同时确保设备安全软件处于开启状态。通过这些预防措施,可以大大降低参与空投时的资产风险。
声明:
- 本文转载自[慢雾科技],著作权归属原作者【慢雾安全团队】,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6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