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太坊Gas限制的讨论,我们不妨回归最本质的思考:究竟想要实现什么目标?目前看来,这个问题并没有简单明了的答案。
当我们审视常见的几个提议时,会发现每个观点都存在值得商榷之处。Gas价格实际上已经处于相对合理的水平,过去一个月的平均交易费用维持在16gwei左右。至于”以太坊在L1上停止创新”的说法,更多是市场营销层面的问题,而非技术实质。Banklust为恶意批评者提供平台的做法,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这种误解。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硬件性能的提升,逐步提高Gas限制确实是个值得考虑的方案。但如果仅仅以此为理由,似乎还不足以支撑立即采取行动。有些人希望通过提高Gas限制将应用带回L1,但这可能引发”诱发需求”效应——短期内看似解决了问题,长远来看却可能导致交易费用再次飙升。
从技术层面来看,状态大小目前约300GB,并非主要瓶颈。相比之下,状态I/O和带宽问题更为棘手。虽然客户端在带宽优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磁盘I/O问题仍然是研究相对不足的领域。这提醒我们需要保持谨慎态度。
适度提高Gas限制至33m或许是个可行的折中方案,但盲目将目标定在60m则显得过于冒进。以太坊已经度过了可以随意尝试的阶段,作为全球结算层,保持稳健发展更为重要。我们应当记住,即使在实现无状态验证后,构建区块仍然需要强大的服务器支持,这意味着门槛的提高可能影响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Gas费用的周期性波动问题。就像商品市场一样,以太坊也经历着长期低费用与短期剧烈波动的交替。2022至2023年间,XEN项目人为推高Gas价格的现象就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这种低价值交易虽然为网络带来收入,但从长远看可能得不偿失。
保持状态大小和I/O的可管理性,为未来可能的SNARK等解决方案预留空间,这种审慎态度值得肯定。以太坊要成为互联网的货币基础设施,就必须在创新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点。
综上所述,现在可能并非提高Gas限制的最佳时机。当前Gas费用处于合理水平,中位数交易费用也较为适中。我们应当保持选择余地,等待更成熟的时机再作调整。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Evan Van Ness】,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evan_van_ness】。若对本次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会及时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Gate Learn 团队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