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话短说
日本凭借政府主导的发展战略和友好的Web3政策,在主要国家中建立了最先进的稳定币监管框架之一。不过目前日本稳定币的实际应用场景仍然有限,由于缺乏EPISP注册的稳定币业务和本地交易所的稳定币上市,零售领域的稳定币使用受到制约。值得注意的是,这个监管框架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发展方向,预计未来日本的大型银行和索尼等知名企业都将积极参与稳定币市场。
1. 简介
在明确的监管框架和政府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日本的稳定币市场已经步入稳定发展阶段。执政的自民党通过支持Web3行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为稳定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与其他国家对稳定币采取观望或限制的态度不同,日本的开放立场让市场对其Web3发展前景充满期待。本报告将深入分析日本稳定币监管现状,并探讨日元稳定币可能带来的市场影响。
2. 日本稳定币市场将在监管进展的推动下迎来飞跃
2022年6月,日本通过修订《支付服务法》(PSA)为稳定币监管奠定了基础,相关修订于2023年6月正式生效。这次法律修订不仅明确定义了稳定币,还规范了发行主体资格和业务许可要求,标志着日本稳定币发行的正式启动。
2.1.稳定币的定义
根据修订后的《支付服务法》,日本将稳定币归类为”电子支付工具(EPI)”,可用于向不特定对象支付商品或服务。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以法定货币为支撑的稳定币才能获得EPI认证,而以加密货币为支撑的稳定币(如DAI)则被排除在外,这一区分成为日本监管框架的重要特征。
来源:Tiger Research
2.2. 稳定币发行实体
日本法律明确规定,只有银行、资金转移服务提供商和信托公司三类机构具备稳定币发行资格。其中,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型稳定币被认为最符合当前监管环境,其特性与USDT、USDC等主流稳定币相似。
来源:MUFG
银行发行的稳定币面临严格监管要求,而资金转移服务提供商则受到单笔交易100万日元上限等限制。综合考虑各项条件,信托型稳定币可能成为日本市场的主流选择。
2.3.稳定币相关许可证
2023年6月起,日本要求从事稳定币相关业务的企业必须注册为电子支付工具服务提供商(EPISP)。这一规定涵盖稳定币交易、经纪、托管等各类业务,相关企业还需履行用户保护和反洗钱义务。
3. 日元支持的稳定币
在完善的监管框架下,日本多个项目正在积极推进日元稳定币的研发和测试。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日元稳定币项目。
3.1. JPYC:预付支付工具
来源:JPYC
作为日本首个与日元挂钩的数字资产,JPYC目前被归类为预付支付工具而非稳定币。这种定位使其功能更接近预付卡,用户可以将法币兑换为JPYC,但不能反向兑换。不过,JPYC正积极寻求转型,计划通过获取资金转移许可证发行合规稳定币,并与Circle等国际支付基础设施对接,拓展跨境支付业务。
3.2. Tochika:存款支持的数字货币
来源:北国银行
由北国银行推出的Tochika是日本首个存款支持的数字货币,用户可通过专用应用在石川县内的合作商户进行消费。虽然目前服务范围有限且运行在私有链上,但其0.5%的低佣金率和简单易用的特性颇具吸引力。未来计划包括拓展服务区域和增加P2P转账功能。
3.3. GYEN:离岸稳定币
来源:GMO Trust
GYEN是唯一在主流交易所交易的日元稳定币,由GMO Trust在纽约发行。虽然目前不能在日本境内流通,但监管机构正在研究将其纳入日本框架的可能性,这为未来市场发展提供了想象空间。
4. 稳定币业务真的可行吗?
尽管日本稳定币合法化已逾一年,但市场发展仍显缓慢。EPISP注册的缺失和储备金管理要求制约了业务发展。当前日本低利率环境下,稳定币的盈利能力面临挑战,市场期待更灵活的资产支持方式。
来源:(左)Circle & Soneium,(右)DMM Crypto & Progmat
值得关注的是,三菱UFJ、瑞穗等大型银行以及索尼等企业正积极布局稳定币业务。随着监管框架实施效果的显现,相关政策调整的可能性正在增加。
5. 结束语
来源:金融时报,Refinitiv
稳定币作为日本增强日元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其发展前景备受期待。虽然当前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监管框架的建立已经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rwa.xyz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老虎研究报告】,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杰·乔 和 尹李】。若对本次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他们会及时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Gate Learn 团队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除非另有说明,否则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