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支付如何改变全球金融格局及其影响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2024年底,区块链支付强势回归,贝莱德、PayPal、VISA等主流金融机构密集布局稳定币及区块链支付系统。数据显示,公链稳定币月交易额已达1.8万亿美元,跨境支付效率提升千倍,成本趋近于零。尽管早期受Libra失败影响遭遇质疑,但区块链技术凭借跨越信任边界、降低摩擦的核心优势,在跨境支付和微支付场景中展现出碾压式竞争力。国际清算银行mBridge等项目验证其技术可行性,而地缘政治冲突和年轻用户需求进一步加速应用落地。当前监管政策成为关键变量,美国FIT21法案等积极信号预示区块链支付或进入爆发期,重塑全球金融基础设施。

转发原文标题《区块链支付为何卷土重来》

2024年底临近之际,区块链支付领域突然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全球主流金融机构纷纷加大了对区块链支付的支持力度,一系列重要事件密集发生:9月26日,贝莱德与Ethena合作推出美元稳定币USDb;10月3日,PayPal与安永合作完成首笔PYUSD稳定币商业汇款,同日VISA宣布推出VTAP平台支持机构自主发行稳定币,SWIFT也宣布将于2025年启动数字货币交易实验;10月16日,互联网支付巨头Stripe宣布与Paxos合作支持稳定币支付;10月19日,法国兴业银行发行欧元稳定币EUR CoinVertible;10月21日,Stripe以11亿美元收购稳定币支付创业公司Bridge;10月22日,金砖国家在喀山峰会上宣布推出与SWIFT竞争的BRICS Pay支付系统;10月24日,Coinbase和A16Z联合投资融合AI技术的区块链支付公司Skyfire。

如此密集的行业动态引发了广泛关注。回顾2019年Meta公司Libra项目因监管阻力失败后,曾被寄予厚望的区块链支付逐渐淡出公众视野。特别是在两年前加密资产市场崩盘后,主流金融机构对”数字货币”避之不及,公众对区块链技术的信心跌至谷底。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区块链支付突然重获青睐?这是否意味着区块链支付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被忽视的成功

2014-2019年间,区块链技术曾引发全球范围内的热情,被认为可能彻底改变互联网和数字经济。然而过去十年的实际应用中,区块链并未取得预期成功。公众通过媒体看到的更多是负面消息:Libra项目失败、IBM与马士基的区块链物流系统失败、澳洲ASX证券交易所区块链改造项目失败等。这使得许多专业人士认为区块链缺乏实际应用场景,甚至被贴上了”旁门左道”的标签。

但事实恰恰相反,区块链作为一项技术已经取得了惊人成就,成为当前进行跨界价值交换和可信数据交换的最先进技术。这里的”跨界”并非指地理边界,而是指跨越不同金融体系、国家、组织和个人之间的信任边界。当前数字经济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信息高速传输与价值交换低效之间的矛盾。随着AI伪造数据能力增强和用户隐私意识提升,数字空间的信任边界将更加密集,传统技术的运行效率会不断降低。

区块链支付的核心优势在于帮助不同主体建立信任、达成共识。在跨境支付场景中,区块链通过分布式账本实现各方数据共享,避免了传统支付系统繁琐的对账过程。国际清算银行的mBridge项目实验结果显示,区块链跨境支付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秒钟,交易成本接近于零。澳大利亚某银行的实验更显示,10万美元分成数百笔小额跨境汇款,使用SWIFT系统需支付1240美元手续费,而区块链仅需30美分。

用户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目前全球约8200万人直接使用区块链支付,VISA统计显示2024年三季度公链上稳定币支付金额已达每月1.8万亿美元。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正在突破投机交易场景,Circle公司数据显示USDC在投机场景使用率下降90%,真实支付场景快速增长。

如此显著的进展为何鲜为人知?首要原因是复杂的国际政治环境。美国在扼杀Libra项目后,又对mBridge项目成果进行压制,担心区块链技术会削弱SWIFT系统和美元地位。商业金融机构中也存在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许多区块链实验由边缘部门主导。此外,主流媒体长期负面报道也加深了公众误解。

势不可挡的发展

这些阻碍因素能否长期压制区块链发展?答案是否定的。首先,区块链在跨界支付等场景中具有数千倍效率和成本优势,这种革命性创新难以被长期阻挡。其次,随着认识深入,监管担忧正在消除。新加坡金管局的实验证明区块链能提供更强大的监管能力。前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也肯定了mBridge对促进亚洲经贸的价值。

第三,地缘政治冲突反而加速了区块链发展。在SWIFT武器化后,各国难以承受以落后技术参与竞争的风险。第四,区块链具有类似互联网的外延效应,一旦突破用户教育门槛,将催生大量创新应用。第五,年轻一代的支持成为重要推动力。2024年美国大选中,两党候选人都表态支持区块链发展,特朗普更承诺推动FIT21法案通过。

综合来看,尽管过去十年区块链应用经历波折,但以支付为突破口的大规模应用路径已逐渐清晰。近期Web3支付领域密集的事件正是明确信号。

逆袭背后的原因

区块链支付为何能在低谷后突然逆袭?首先,基础设施的完善弥补了早期短板。随着高性能公链和二层网络技术发展,区块链固有的”转账、清算、结算三位一体”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交易速度和成本问题得到解决。

其次,稳定币以实用主义方式解决了价值来源争议,成为具备共识的交易媒介。目前全球流通的稳定币超过180种,2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监管框架,稳定币总规模超1700亿美元,支撑着每月1.8万亿美元交易量。

第三,区块链全方位降低交易成本的特点强化了网络效应。自主权账户降低准入门槛,智能合约降低执行成本,透明记录降低纠纷成本,7×24运行消除时间限制,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传统支付体系难以企及的润滑度。

最后,地缘冲突倒逼技术发展。在全球信任危机加剧的背景下,区块链作为目前唯一成熟的解决方案,其应用已成必然。

当然,区块链支付仍面临用户体验、手续费波动、隐私保护等挑战。但随着技术进步和监管完善,这些问题将逐步解决。

监管的关键作用

监管是目前区块链支付发展的最大变数。一方面,当前全球监管体系尚未健全,自托管特性也削弱了传统中介的合规责任,形成了”低监管”现状。另一方面,智能合约本身可以成为强大的监管工具,但多数国家监管机构反应消极,采取一刀切政策,反而阻碍了正常创新。

在这种背景下,美国FIT21法案备受关注。该法案采取疏导为主的策略,试图为区块链建立合理监管框架。国际竞争格局下,各国政策差异明显。支持区块链的国家将在未来金融体系中占据优势,而持观望态度的国家恐将落后。

展望未来

区块链支付正在从探索走向应用,其跨越信任边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核心优势日益凸显。尽管挑战犹存,但随着监管政策逐步开明,这项技术的潜力将持续释放,引领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的深刻变革。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Bridge

[2] https://kruschecompany.com/blockchain-sector-statistics-and-facts/…

[3] https://visaonchainanalytics.com

[4]https://reuters.com/business/finance/bis-leave-cross-border-payments-platform-project-mbridge-2024-10-31/…

[5]https://fintechnews.sg/80309/singapore-fintech-festival-2023/project-desft-to-empower-msmes-in-global-trade-with-blockchain-based-credentials/…

[6] https://mp.weixin.qq.com/s/e52cqAH-VLeOjqvj0CLLoA…

[7]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nancial_Innovation_and_Technology_for_the_21st_Century_Act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孟岩 邵青】,原文标题为《区块链支付为何卷土重来》。著作权归属原作者【孟岩 邵青】,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098.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13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 OpenEden与Ceffu在币安推出面向机构客户的首个生息抵押品

    OpenEden与Ceffu合作推出首个收益型抵押品cUSDO,机构客户可通过MirrorRSV平台将其作为Binance场外保证金交易的抵押资产。cUSDO由代币化美债支持,持有期间持续产生收益,同时保持隔离托管。该创新方案融合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生态,为机构提供合规的资本效率优化工具。OpenEden作为持牌RWA代币化平台,其发行的USDO稳定币符合ERC-4626标准,储备金透明可验证。此次合作标志着收益型工具首次进入合规场外交易框架。

    2025年7月15日
    1000
  • AI钱包:当人工智能掌握数字资产管理的未来

    AI代理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正在重塑数字交互方式,通过经济自主性实现复杂任务执行。典型案例显示,AI网红已能自主操作加密钱包并利用经济激励达成目标。 Grayscale研究报告指出,AI+区块链将推动三大领域增长:稳定币(MKR等)、高性能公链(SOL/BASE/NEAR)及DeFi应用(UNI等)。实验项目如Truth Terminal和Luna验证了AI代理通过区块链进行价值交换的潜力。 这一趋势可能使区块链成为AI代理的基础设施,推动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尽管处于早期阶段,AI代理相关协议(如Virtuals、Autonolas)近期表现显著优于其他加密资产。

    2025年7月14日
    900
  • Cosmos技术如何被央行数字货币采纳 主权与技术之争解析

    哥伦比亚选择Cosmos技术构建CBDC试点 哥伦比亚政府正与银行联盟合作,在Cosmos网络上测试跨境支付CBDC,采用私有许可节点和IBC Eureka技术栈。Cosmos的模块化SDK、Tendermint共识和IBC协议为央行提供了可定制的主权链方案,满足可控性、低延迟和监管需求。相比mBridge的联盟链模式,Cosmos更符合中小经济体快速部署、技术自主的诉求。这一技术实用主义选择可能成为新兴市场国家CBDC建设的新路径。

    2025年7月14日
    1100
  • 高盛与纽约梅隆银行合作推出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服务

    华尔街巨头高盛和纽约梅隆银行正联手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服务,实现实时结算和全天候交易。这一创新吸引了贝莱德、富达等重量级机构参与,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分数股份并提升资本市场效率。随着GENIUS法案禁止有息稳定币,代币化基金因其收益特性成为对冲基金等机构管理闲置资金的新工具。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代币化短期基金规模已增长至57亿美元。与此同时,Robinhood等平台也在推进股票代币化,标志着传统金融与区块链加速融合的竞争格局。

    2天前
    1700
  • 俄罗斯卢布稳定币A7A5与Garantex继任者关系解析 | 金融时报独家报道

    俄罗斯卢布稳定币A7A5近期成为加密市场焦点,由Promsvyazbank银行支持,并作为Grinex交易所的核心交易资产。自2025年2月推出以来,其交易量已突破93亿美元,市值达1.56亿美元,吸引2.4万名持有者。然而,区块链分析显示,93亿美元交易量仅来自124个钱包地址,引发内部资金流转质疑。尽管Grinex否认与受制裁平台Garantex关联,但证据表明两者存在资金转移。此外,摩尔多瓦商人Ilan Shor被曝与A7A5项目有关联。专家建议投资者谨慎评估这一受政治因素影响的稳定币项目。

    2025年6月26日
    18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