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llups技术正在经历令人振奋的演进过程。从最初作为解决以太坊扩展性问题的临时方案,到如今已经发展出能够真正扩展以太坊网络能力的新一代解决方案,同时完美兼顾了去中心化、安全性和经济可持续性等核心要素。
在”解读下一代L2技术”这个四部曲系列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包括基于rollups、booster rollups、gigagas rollups和native rollups在内的创新设计。作为@2077Research团队,我们始终致力于让以太坊的前沿研究更加触手可及,因此这个系列将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广大读者介绍这些代表以太坊扩展未来的新技术。
本系列旨在快速普及这些创新技术并简化相关概念。我们将逐一剖析每种Rollup类型的设计原理、独特优势、潜在权衡以及对以太坊发展路线图的影响。无论您是区块链开发者、以太坊爱好者,还是单纯对扩容技术感兴趣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有价值的见解。
首篇文章将聚焦基于Rollups解决方案,这种创新方法有效解决了经典Rollups存在的排序器中心化、活性风险和抗审查等关键问题。我们将详细解析其运作机制、带来的益处以及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的挑战。
基于Rollup的核心原理
基于Rollup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其独特的交易排序方式。与传统Rollup依赖单一中心化排序器不同,它创新性地利用Layer1区块链(如以太坊)的验证者集来完成交易排序工作。
当前主流Rollup方案普遍采用中心化排序器,这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交易审查风险、单点故障隐患以及MEV(最大可提取价值)被垄断等问题。为解决这些痛点,以太坊社区一直在探索既能保持高效快速,又能实现去中心化的替代方案。
基于Rollup正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它通过重新设计排序机制,在保持以太坊抗审查特性的同时,有效消除了单点故障风险,避免了传统方案在去中心化与性能之间的两难抉择。接下来让我们深入了解其具体工作原理。
基于Rollups的运作机制
@Spire_Labs提供的基于Rollup架构示意图
基于Rollup最核心的创新在于其交易排序完全由底层L1区块链(如以太坊)管理。在这种架构下,任何L1提议者都可以与搜索者和构建者协作,无需特殊权限就能将Rollup区块纳入下一个L1区块。
具体流程中,用户交易会被路由至同时为以太坊和L2构建区块的L1构建者。用户设定最高可接受的交易费用,L2网络根据拥堵情况收取基础费用,而优先费用则直接激励验证者决定交易排序。这种设计不仅确保以太坊能够获取所有交易费用,还能分享L2的小费收益和结算费用,形成了与以太坊的互利共生关系。
另一个显著优势是,利用L1提议者直接处理L2交易排序,省去了中间验证环节,有望显著降低交易成本。这种成本优化并非基于Rollup独有,任何采用共享排序的Rollup都能获得类似收益。由于L1区块提议的无许可特性,促进了构建者之间的充分竞争,进一步推动费用下降。
@taikoxyz提供的基于Rollup架构图,源自Ethresear.ch
基于Rollup将证明直接提交至以太坊完成结算,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验证L2链状态。其数据可用性完全依赖以太坊,通过发布重建链状态所需的数据,使任何人都能验证区块哈希并获取交易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基于Rollup利用以太坊共识层进行交易排序,自身无需维护独立的共识机制。
在执行层面,交易处理发生在链下的独立生态系统中,使基于Rollup自身成为专属的执行层。以@taikoxyz和@Spire_Labs为例,这些项目虽然在以太坊上完成结算,但仍保持独立的执行层来处理交易。
技术优势与潜在挑战
基于Rollup的最大价值在于完整继承了以太坊的安全性和可用性特征。通过简化排序流程降低交易成本,支持L2与L1状态间的原子组合交互,其精简架构无需额外共识机制。所有数据存储在以太坊上确保可用性,同时具备强大的抗审查能力。
然而,这种设计也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其扩展性受限于以太坊有限的区块空间。其次,L2操作仍需支付gas费用,可能成为显著成本。MEV问题依然存在,L1验证者可能影响交易排序。此外,对以太坊共识和数据层的深度依赖,可能限制特定场景下的定制化需求。
常见问题解析
本部分将解答关于基于Rollup的几个关键问题,帮助读者更全面理解这项技术。
— MEV管理机制:大部分MEV由L1验证者获取,他们通过包含Rollup区块来捕获价值。当前以太坊MEV约80%来自网络拥堵,20%源于竞争,这种分布可能在L2上延续。
— 成本优势:使用L1提议者作为排序器消除了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这种优势也适用于其他共享排序方案,无许可的区块提议促进竞争,进一步降低费用。
— 性能限制:交易确认时间确实与L1区块时间(当前12秒)相关,但可通过类似重质押的机制实现即时预确认。利用未来32个区块的已知提议者信息,验证者可预先承诺包含特定Rollup区块。
— 活性保障:完全继承以太坊的活性保障机制,虽然轻微下降(如从100%到99%)在极端情况下可能被利用,导致MEV相关风险。
— 与共享排序的区别:基于排序可视为共享排序的特殊实现。共享排序是跨Rollup的交易排序系统,使用独立操作员而非完全依赖以太坊活性。
展望未来
作为”Rollups 2.0″系列的开篇,本文详细介绍了利用以太坊验证者进行交易排序的基于Rollups方案,展示了其在去中心化、安全性和成本效益方面的独特优势。
后续文章将深入探讨booster Rollups、native Rollups和Gigagas Rollups等创新方案,分析它们如何解决以太坊扩展过程中的各类挑战。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2077 Research】。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2077 Research】。若对本次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他们会及时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Gate Learn团队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未经允许,禁止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