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加密资产的融合不断深化,RWA正逐渐成为替代传统资产证券化、IPO等金融工具的创新解决方案,为资产流通和交易方式开辟了新路径。
从合规角度来看,RWA项目的发行流程主要包括资产筛选、方案设计、评估审计、平台搭建以及监管审批等关键环节。今天飒姐团队将结合实务经验和最新成功案例,围绕底层资产选择、发行方案设计以及发行地区决策这三个核心维度,为大家深入剖析RWA这一新兴领域。
01 底层资产的选择——RWA 的”命门”
在当前的RWA项目实践中,底层资产的合理选择往往决定着项目的成败。虽然加密资产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但由于各国认知差异和监管环境的不同,这类新兴事物的发展必然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明智的底层资产选择不仅能赋予RWA项目可靠的价值支撑,更能使其成为监管机构认可的金融创新,而非非法集资项目。从国内市场表现突出的几个合规RWA案例来看,优质的底层资产通常具备实物形态、绿色经济属性、稳定现金流以及适中的市场估值等特征。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绿色经济”类资产之所以受到青睐,很大程度上与香港金管局推出的Ensemble沙盒计划有关。该计划重点关注包括绿色金融在内的四大主题,使得内地企业选择这类资产更容易获得监管认可。例如某新集团的充电桩项目和某鑫科技的光伏电站项目,都是这一趋势下的典型案例。
随着市场发展和海外机会增多,虽然绿色属性仍是重要考量因素,但底层资产的核心价值仍在于其现金流稳定性和市场认可度。这才是决定RWA项目长期发展的关键所在。
02 发行方案的选择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RWA发行方案可分为直接发行模式和资产支援模式两种。直接发行模式类似于早期的ICO,由于我国2017年已明确禁止此类行为,这种模式在国内已基本消失。
相比之下,资产支援模式借鉴了传统资产证券化的思路,通过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和持牌机构,使代币能够代表底层资产的经济权益。虽然发行成本较高,但这种模式更符合香港地区的监管要求,尤其适合规模较大的资产项目。
03 发行地区的选择
在全球范围内,RWA领域正处于快速发展期。对于内地企业而言,香港地区仍是首选的发行地。这主要得益于香港金管局建立的Ensemble沙盒机制,以及相对成熟的监管环境。目前已有内地企业通过该渠道成功发行规模达亿元级别的RWA项目,融资效果堪比小型IPO。
在内地尚未建立RWA监管沙盒的背景下,赴港发行不失为企业探索这一创新融资渠道的明智之选。
04 写在最后
需要提醒的是,香港资本市场对合规要求较高,RWA发行需要完成包括法律尽调、财务审计、智能合约审查等在内的多项工作。虽然RWA有望成为重要的新型融资工具,但市场上也存在一些打着RWA旗号的诈骗行为,投资者务必保持警惕。
声明: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肖飒法律团队],著作权归属原作者[肖飒lawyer ],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 投资有风险,入市须谨慎。本文不作为 Gate 提供的投资理财建议或其他任何类型的建议。
* 在未提及 Gate 的情况下,复制、传播或抄袭本文将违反《版权法》,Gate 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