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晚间,OpenSea在社交平台X上宣布推出OS2公测版本,同时透露将推出平台代币SEA,并暗示可能进行空投。虽然具体细节和时间表尚未公布,但这一消息立即在加密社区引发轰动,相关推文在一小时内就获得了上千次评论和转发,讨论热度直线攀升。
OpenSea首席执行官Devin Finzer随后发推强调:”我们正在打造的OS2不仅仅是一个新产品,SEA也不仅仅是一个代币,而是一个从零开始构建的全新OpenSea。”此前曾有传言称,OpenSea的新版本将借鉴Blur以交易为核心的用户界面设计。
OpenSea终于要发行代币了。如果放在三年前,这绝对是加密圈万众期待的盛事。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加密市场已经成为MemeCoin的天下,NFT早已风光不再。更令人唏嘘的是,即便聚焦NFT领域,OpenSea也已辉煌不再。Dune数据显示,OpenSea今年1月的交易量仅为1.95亿美元,较2022年初50亿美元的峰值暴跌96%,年收入缩水至约3326万美元。
nftpulse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时,OpenSea过去30天的市场份额已从2021年12月的95%骤降至29%。与此同时,OpenSea的估值也从2023年初133亿美元的峰值一路下滑至15亿美元左右,甚至一度传出要被收购的消息。
曾经作为NFT交易市场霸主的OpenSea,为何会沦落至此?让我们回顾OpenSea的发展历程,看看它是如何崛起又跌落神坛的,最后再探讨OpenSea此时发币可能对NFT市场格局产生的影响。
创业初期:在NFT荒原中艰难求生
在Web3创业公司中,OpenSea无疑是一个从零起步的传奇企业。特别是在2021至2022年间,该公司以惊人速度从默默无闻成长为估值133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稳坐NFT交易市场头把交椅。然而这段辉煌背后,却是一部充满戏剧性的市场沉浮史。可以说,OpenSea的兴衰也是NFT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理性竞争的一个缩影。
2017年9月,Devin Finzer和Alex Atallah凭借创新项目”Wificoin”获得知名创投孵化器Y Combinator的种子轮融资。这个项目旨在使用加密货币支付共享WiFi,与NFT赛道并无关联。
然而同年11月,Dapper Labs推出基于以太坊的加密猫游戏CryptoKitties,引发一波炒作热潮。疯狂的竞价一度将CryptoKitties的NFT收藏品价格推高至247枚ETH,当时约合11.8万美元。
也是在这一年,CryptoKitties创始人兼CTO Dieter Shirley提出了NFT(非同质化代币)概念,并推动了定义NFT标准的EIP-721的制定。这一标准的出现,彻底改变了Devin Finzer二人的创业方向。他们决定放弃”Wificoin”项目,于2018年2月创建了NFT交易平台OpenSea。
Devin Finzer后来表示:”我们看到了NFT市场的潜力,因为有了数字项目的标准,在CryptoKitties之后出现的所有东西都将遵守这个标准。”当时正值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早期发展阶段,NFT概念尚未普及,整个市场几乎是一片未开发的荒地。
有趣的是,OpenSea并非当时唯一的NFT交易平台。几乎在同一天,自称”类似eBay的零费用加密资产市场”的Rare Bits也在Product Hunt上线。这个比OpenSea更具优势的竞争对手同样将自己描述为”加密商品的eBay”。
2018年5月,OpenSea从包括1confirmation、Founders Fund、Coinbase Ventures和Blockchain Capital在内的投资方处筹集了200万美元。但Rare Bits早在一个月前就获得了600万美元融资,参投方包括Spark、First Round和Craft。
从VC投资来看,OpenSea处于下风。但1confirmation合伙人Richard Chen却更看好OpenSea,他认为”Rare Bits对NFT的理解不如OpenSea,OpenSea团队更加精干高效,Devin和Alex在发现新NFT项目并推动其上架方面也做得更好。在我们2018年4月投资时,OpenSea的交易量已经是Rare Bits的4倍。”
两家公司的销售策略也截然不同。OpenSea坚持收取1%的交易佣金(后逐步提升至2.5%),通过稳定收入维持运营。Rare Bits则在2018年采取”零手续费”策略,甚至承诺退还用户交易产生的Gas费用,试图通过降低用户成本吸引流量。这一策略初期确实吸引了一定关注,看似对用户更友好,但高昂的运营成本注定了Rare Bits难以为继,尤其是在”2018年加密货币寒冬”来临之际。
为了扩大用户基础,Rare Bits还尝试将业务从NFT扩展到更广泛的虚拟商品交易,例如与动漫平台Crunchyroll合作推出”数字贴纸”,并探索游戏道具等非NFT类资产交易。而OpenSea则保持专注,始终将重心放在改善NFT交易业务上。
但在黎明前的漫漫长路上,OpenSea的日子同样不好过。平台早期交易量持续低迷,上架项目仅限于CryptoKitties、CryptoPunks等少数NFT。据钛媒体报道,2020年3月,OpenSea团队规模仅有5人,月均交易额约100万美元。按照当时2.5%的佣金费率计算,OpenSea每月收入仅为2.8万美元。如果不是2019年底Animoca Brands等战略投资者注入210万美元的”救命资金”,这家初创企业或许早已消失在行业寒冬中。至于Rare Bits,早在2019年就呈现岌岌可危之势,2020年彻底退出市场。
事后看来,OpenSea能够崛起成为NFT领域的王者,离不开其专注核心业务和精简运营的决策。Devin Finzer曾表示:”我们愿意在这个领域长期发展,不管眼前的增长轨迹如何。我们想为NFT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市场,并希望它能够持续3-4年。”
时间来到2020年下半年,黎明将至。这一年可以说是OpenSea命运的分水岭。随着下半年加密市场逐步回暖,OpenSea凭借NFT市场先行者的优势,率先吃到红利,平台交易量开始迅速攀升。Dune数据显示,2020年10月,OpenSea月交易量达到约418万美元,较9月的246万美元增长约66%。
为了让平台拥有更多种类NFT资产,吸引更广泛流动性,OpenSea开始全力推行”开放市场”产品策略。2020年12月,OpenSea上线新功能”Collection Manager”,用户无需手续费即可铸造NFT(Gas费由买家承担),官方将这一功能称为”懒惰铸造(Lazy Minting)”。这一创新将链上发行与元数据分离,用户可以免费将商品元数据上传至OpenSea,只有当商品第一次售出时才会被铸造为链上ERC-1155 NFT。
这一功能大幅降低了创作者门槛,加上OpenSea上架NFT无需审查的特点,每个用户都可以直接在平台上铸造和发行NFT。此外,OpenSea还涵盖了同类平台中最广泛的交易种类,包括数字化身、音乐、域名、虚拟世界、交易卡、艺术品等多种NFT藏品。这一策略最大程度地扩大了创作者的作品供应,吸引了越来越多一级和二级市场的用户。
客观来说,NFT市场蓄势待发的潜力造就了OpenSea后来的成功,但该领域能够快速迎来爆发期,也绝对少不了OpenSea的推波助澜。2021年,加密市场迎来全面”牛市”,蛰伏两年之久的OpenSea开始真正展露锋芒。
NFT现象级爆火,OpenSea凭月交易量数十亿美元登顶
Dune数据显示,2021年2月,OpenSea数据首次迎来爆炸性增长。2月2日单日交易量突破500万美元,而1月全月交易量仅略超750万美元。最终,OpenSea在2月全月交易量接近9500万美元,环比增长超10倍。
从2021年初开始,大量纪念类NFT开始在OpenSea上发行。乐队、娱乐明星、体育明星及知名艺术家纷纷推出自己的NFT,众多知名品牌也开始利用NFT开展用户忠诚度活动。可以说,始于CryptoKitties的NFT第一次让Web3与传统行业产生结合,也让很多原本不了解加密的人第一次接触到这种全新”物种”。
百威推出的NFT系列
作为最大的NFT交易平台,OpenSea终于等到风口到来。数据显示,2021年3月OpenSea交易额首次突破1亿美元关口,7月超过3亿美元,8月环比增长超10倍达到34.4亿美元。也是在3月,OpenSea完成由a16z领投的2300万美元融资,马克·库班等天使投资人也参与其中。
虽然NFT从2021年初就开始高速发展,CryptoPunks系列NFT地板价也从年初的个位数ETH涨至年中的十几至二十ETH。但整个2021年上半年市场主要叙事仍围绕DeFi,大家的关注度尚未完全转移到NFT上。究其原因,除了DeFi热度仍在上升外,NFT领域还缺乏可炒作的标的和概念。
进入下半年后,以BAYC为代表的一系列PFP的问世彻底点燃市场激情,NFT被认为是DeFi之后又一现象级概念。随着NFT交易热度攀升,OpenSea上月交易量始终保持在数十亿美元高位,2022年1月甚至突破50亿美元。OpenSea产品负责人Nate Chastain在2021年8月底发推称公司仅有37人,而当月OpenSea仅手续费收入就超8000万美元,人均贡献超200万美元,这一数字在任何行业都堪称恐怖。
在2021年年底前,OpenSea大多数时间都在加速冲刺。期间除了Nate Chastain因内幕交易丑闻离职外,OpenSea几乎没有其他负面消息。其他NFT交易平台即使获得大额融资也无法撼动其地位,几乎所有NFT交易平台的产品都或多或少参考了OpenSea。
挑战者虎视眈眈,OpenSea却”背叛”Web3准备上市?
在一片盛世之下,转折悄然而至,这一切要从OpenSea的上市传闻说起…
2021年12月初,彭博社报道称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 CFO Brian Roberts将加入OpenSea并任CFO,同时表示正在为OpenSea策划IPO计划。这本是一个普通消息,却在Web3业内引发讨论。很多人认为OpenSea应该发行代币来回馈用户,这才是Web3项目该做的事。
或许是感受到压力,两天后Brian Roberts亲自澄清称目前没有IPO计划,并表示”在思考IPO最终会是什么样子和积极计划IPO之间有很大差距,我们没有计划进行IPO,如果有的话,我们会寻求社区参与。”这份略显暧昧的声明非但没有打消社区顾虑,反而更加坚定了大家对OpenSea终将上市的判断,因为他压根没提发币的事。
如果OpenSea当时决定发币,NFT交易平台赛道可能就不会有后续精彩故事了。正是选择IPO这个”自私”决定,让原本坚不可破的城墙被撕开一道口子。
当时OpenSea占据以太坊NFT交易市场超90%份额。其不发币的态度传开后,一些创业者从中看到机会,迅速推出发行代币的NFT交易平台。LooksRare就是其中之一,虽然不是最早对OpenSea发起”吸血鬼攻击”的项目,但在OpenSea准备上市后出现影响力不容小觑。
2022年1月10日,LooksRare正式上线。团队表示只需在OpenSea上交易量≥3 ETH的用户,在LooksRare上挂单一枚NFT即可获得空投。此外,用户可将获得的LOOKS空投质押分享平台所有交易费用。LooksRare上线2日后单日交易量就超过OpenSea,截至2022年1月19日的7日交易量数据上,LooksRare是OpenSea的三倍多。
当裂口被撕开,市场发现OpenSea并非不可战胜时,各路人马开始各显神通。2022年2月上线的X2Y2、专注于BNB Chain的Element、走高端路线的Zora、专注于Solana NFT市场的Magic Eden,都在不断蚕食OpenSea既有市场和潜在市场。或许说傲慢有些过激,但鼎盛时期没有防患于未然,确实是OpenSea战略上的一大失误。
尽管如此,OpenSea的市场影响力依然难以撼动。时间进入2022年二季度,一方面Yuga Labs即将发行APE代币,另一方面包括Moonbirds、Doodles等”蓝筹NFT”交易依然活跃。作为流动性最好的NFT交易市场,OpenSea仍掌握着NFT市场命脉。
改变整个NFT赛道或者说导致NFT崩盘的主要责任人在这时悄然诞生,它的出现从根本上颠覆了大家对NFT市场应有样子的刻板印象。
Blur横空出世,NFT市场”榜一”易主
2022年3月底,Blur宣布完成1100万美元融资。当时很多人纳闷为何会有新NFT交易平台出现,但10月底Blur正式上线后,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
一个完全不同的UI,明确表示挂单、Bid、买卖都会有空投,而且空投的只是不知道会开出多少代币的”宝箱”。为交易设计的UI加上明确又不明确的空投,Blur在产品和玩法设计上都做到极致。虽然一开始很多人吐槽Blur的UI难用,但习惯后发现这样的设计在买卖上确实比OpenSea好用得多。打个比方,如果OpenSea是NFT的电商平台,那么Blur就是NFT的交易所。
价格从低到高依次列出,右侧展示实时交易及成交价格分布。这样方便交易的UI设计加上空投预期,大量资金开始涌入Blur。此前很多NFT交易平台依靠代币短期吸引流量,但OpenSea在交易额上的市场占有率并未在月度或季度数据上被挑战。Blur的出现,使得直到一周前OpenSea在交易额上的占比才重回50%以上。
但也正因如此,大资金获得操控市场能力,疯狂买入卖出。叠加当时加密市场已进入深熊,看到大资金不计成本刷空投导致大量NFT价格几乎被砸穿,散户投资者对NFT失去兴趣。在比特币跌至2万美元左右后,加密资产”最后的守门员”也黯然离场。NFT市场崩溃加上新王Blur登基,OpenSea成为炮灰。
2022年初还以133亿美元估值完成3亿美元C轮融资,两年后的2024年初,OpenSea CEO已坦言考虑被收购。在这轮比特币”一个人的牛市”中,除了有空投预期的Pudgy Penguins外,大量曾经的蓝筹NFT地板价已跌至惨不忍睹。对OpenSea来说,再不做出改变就可能将数年心血拱手送人,这肯定不是他们想看到的。
因此,OpenSea决定推出平台代币SEA,一方面是应对平台业务持续衰败的自救之举;另一方面,这位昔日王者或许还存有不甘心和重回巅峰的野心。那么问题来了,OpenSea发币后有可能改变NFT市场竞争格局吗?
近期交易量飙升,OpenSea有望重塑NFT市场竞争格局?
毫无疑问,OpenSea发币及推出OS2公测版本,最可能受到冲击的就是Blur。作为颠覆OpenSea地位的强大对手,Blur尽管后续也随加密市场行情下行呈现衰落之势,但截至发稿时,其过去30天交易市场份额仍超44%,稳坐NFT市场头把交椅。
除了独特的产品UI和玩法设计,Blur当初还凭借Bid Airdrop(出价奖励代币)和零手续费模式吸引大量用户。2023年曾多次进行空投抢占市场份额:
-
2023年2月15日,Blur进行第一季3.6亿枚BLUR空投,占初始总供应量12%并立即释放。Glassnode报告显示,BLUR代币空投后,Blur市场份额激增,NFT交易量占比从48%跃升至78%,OpenSea则下降21%。
-
2023年2月23日,Blur启动第二季3亿枚BLUR空投。此次空投直接推动Blur交易量大幅超越OpenSea。DappRadar数据显示,2月22日Blur交易量约1.08亿美元,同期OpenSea仅为1927万美元。
一定程度上,Blur的两次大额代币空投对攻破OpenSea”护城河”功不可没。正所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在当前NFT市场尚未回暖之际,OpenSea的SEA代币如果通过空投或质押奖励吸引用户,很可能复制这一策略,甚至可以效仿当年的LooksRare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8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