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Zero 跨链桥技术如何升级为全功能平台 发展历程解析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LayerZero作为跨链桥龙头项目,凭借独特的”超轻节点”架构和V2版本的DVN机制,实现了3000万笔跨链交易,成为行业标杆。其平台化战略将安全责任下沉,通过模块化设计吸引开发者,获得红杉资本等顶级机构投资。尽管面临中心化质疑和500倍PE估值压力,但其兼容性优势和流量变现潜力仍使其在多链生态中占据关键地位。技术演进与商业模式的平衡展现了跨链赛道的创新与挑战。

转发原文标题《超级中介还是商业奇才? 再看跨链桥龙头 LayerZero从 V1 到 V2 后的这一年》

引言

在当今多链并行的区块链生态中,跨链桥的重要性始终不容忽视。随着VC基建币在铭文与Meme+AI的热潮后逐渐褪去光环,市场趋于冷静的当下,正是我们重新审视行业发展的好时机。

2023年,LayerZero凭借创新的”超轻节点”架构崭露头角,迅速成长为跨链赛道的领军项目,当时估值就已达到惊人的30亿美元。2024年推出的V2版本更是创下3000万笔链上跨链交易的记录,进一步巩固了其行业龙头地位。

这个致力于实现Omnichain愿景的项目不仅吸引了众多开发者的加入,更获得了红杉资本、a16z、Binance Labs等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然而,其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等问题也引发了行业内的广泛讨论。

有人认为V1版本只是空有框架不做实事的”技术垃圾”,本质上不过是2-of-2多签模型,而V2版本更是将安全责任完全推给了DVN网络。但也有人赞赏LayerZero三年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堪称当代合纵连横的典范。

接下来,让我们从技术方案入手,深入分析其商业模式,看看这个跨链巨头的根基究竟坚实稳固,还是仅仅建立在流沙之上的空中楼阁?

技术演进:LayerZero的架构变迁与安全考量

V1版本:超轻节点的创新与隐忧

LayerZero V1引入的”超轻节点(ULN)”概念,通过在各个链上部署轻量端点合约作为消息收发节点,由预言机和中继者这两个链下实体协同完成跨链验证。

LayerZero 跨链桥技术如何升级为全功能平台 发展历程解析
【图源:LayerZeroV1版本官方白皮书,用于体现Relayer和Oracle的环节性】

这种设计巧妙地将繁重的区块同步与验证计算工作转移给了预言机和中继者,使链上合约保持极简。V1将其称为”终极信任环节分离”,相比其他跨链桥架构确实大幅降低了成本。

但这种”2-of-2″信任模型在带来效率优势的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安全隐患:预言机和中继者可能串通;链下角色的不可控性会影响服务可用性;完全依赖接入公链本身的安全性而缺乏仲裁机制;实际运行中的中心化程度远超宣传。

2023年初Uniswap跨链桥方案投票时,就有人因V1的过度中心化问题而更倾向选择Wormhole。关于V1的详细机制,笔者两年前已有全面解读,在此不再赘述。

V2革新:DVN机制的安全分析

2024年初推出的V2版本最核心的变化是在验证层引入”去中心化验证网络(DVN)”概念,摆脱了原先仅依赖预言机+中继者的模式。

LayerZero 跨链桥技术如何升级为全功能平台 发展历程解析
【图源:LayerZeroV2版本官方白皮书,用于体现DVN的可选多群体投票】

DVN网络由多个验证节点组成,开发者可以根据应用需求自主选择并组合多个DVN来验证消息,安全策略不再局限于固定模式。这种设计的优势显而易见:验证来源更加多样化;不同跨链验证方案可以并存;用户拥有更多自主选择权。

但DVN机制也存在明显短板:安全策略碎片化导致标准不一;开发者可能为节省成本选择单一薄弱DVN;系统复杂性增加带来新的攻击面。虽然V2号称去中心化,但多数应用仍倾向使用官方推荐的少数DVN组合,实际控制权依然集中在LayerZero及其合作机构手中。

技术视角的综合评价

从兼容性角度看,V2无疑是当前市场的佼佼者,对EVM、SVM乃至Move系都能轻松接入,配套资源也堪称行业标杆。这使得它成为众多新公链的首选方案。

安全性方面,V2虽然提高了上限但也拉低了下限。它更像一个验证服务的市场平台,将安全责任转嫁给应用选择的DVN。这种设计虽然规避了自身风险,但一旦出现问题,责任界定将变得模糊不清。

除非DVN网络能发展出数百上千的独立验证者,并通过强有力的经济博弈机制保证诚实,否则LayerZero依然难以摆脱信任模型脆弱的质疑。接下来,让我们从商业角度继续探讨。

跨链赛道的商业演变

资本市场的趋势变化

观察2022-2024年Web3领域各赛道的融资情况,Cefi类设施明显降温,Web3游戏在Telegram热潮后也显现颓势。相比之下,基础设施领域在不确定市场中展现出较强的确定性。

LayerZero 跨链桥技术如何升级为全功能平台 发展历程解析

作为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跨链桥的赛道优势显而易见:多链生态下的刚需;创新与风险并存的特点;潜在的网络效应和护城河;以及超越资产转移的广阔应用前景。

虽然2024年跨链桥新融资次数减少,但这更多反映了市场成熟度提升,而非热度下降。同时,跨链产品的形态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行业角色的转变

早期跨链桥多以独立服务商姿态出现,如今则逐渐演变为底层服务提供商,融入应用或钱包的使用体验中。这种转变带来了几个显著变化:跨链服务日益后台化、接口化;话语权分配呈现两极分化;LayerZero自身也从乙方角色转变为平台方。

这种平台化的商业模式,既贴近交易核心,又能规避直接风险,确实是LayerZero商业定位的巧妙转变。它通过将安全责任下沉,把验证选择权交给应用方,在合同层面规避了潜在的责任风险。

LayerZero的商业策略

LayerZero的定位颇为特殊:作为跨链通信的公共设施,却不直接承担业务风险。这种前期补贴占市场、后期平台化获利的打法,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已经屡见不鲜。

在合作策略上,LayerZero更倾向于建立利益共同体而非简单补贴。通过吸纳Coinbase、Binance等重量级股东,以及与各链生态基金的合作,它已经获得了行业主要参与者的广泛认可。

然而,B轮30亿美元估值的光环下,C轮融资却面临现实挑战。根据官方数据测算,其年收入约在300-600万美元之间,对应PE高达500倍,远超科技巨头水平。在缺乏新增长故事的情况下,短期内确实难觅合适的估值锚点。

LayerZero 跨链桥技术如何升级为全功能平台 发展历程解析
【图源:LayerZero官网】

总结与展望

回顾LayerZero三年来的发展历程,从V1的”超轻节点”创新到V2的平台化战略,确实展现了行业领跑者的进化轨迹。虽然批评者认为其不做”脏活”只是中介,但这种平台化思路恰恰契合了多链世界的底层需求。

技术上,V2版本理论上具备完全去中心化的潜力,但市场实际需求可能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安全保障。商业上,其模块化、标准化的策略成功构建了强大的生态网络,虽然让渡了部分利润,却换来了更大的版图。

关于估值问题,当前的PE倍数确实偏高,但考虑到跨链流量的战略价值,以及未来可能的变现方式创新,LayerZero的商业前景仍然值得期待。毕竟在数字经济时代,掌握了流量就等于掌握了无限可能。

LayerZero 跨链桥技术如何升级为全功能平台 发展历程解析
【图源:coinmarketcap】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586.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2小时前

相关推荐

  • Corn: 比特币驱动的以太坊Layer 2扩容解决方案

    CORN 项目简介 CORN 是一个创新的以太坊Layer 2区块链项目,其核心特色在于使用比特币(BTC)而非以太币(Ether)作为交易费用和网络安全的保障,也是首个以比特币为中心而建构的超级收益网络。 具体而言,CORN 推出了混合式代币化比特币BTCN 作为Gas代币,并透过实施超级收益农业(Super Yield Farming) 的机制和全网系统麦田圈(Crop Circle),来增强比特币在DeFi中的使用场景。这种创新方式不仅将比特币更好的整合到以太坊生态系统中,还扩展了BTC的流动性。 这种独特的架构使CORN在众多Layer 2解决方案中脱颖而出,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结合比特币优势和以太坊功能的创新平台。

    2025年7月17日
    2400
  • 如何防范加密领域的社会工程攻击?

    简介 CertiK报告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网络钓鱼攻击激增170%。思科塔洛斯预测,社会工程攻击将成为Web3和元宇宙的主要威胁。随着加密货币、NFT和Web3技术的普及,诈骗事件不断增加。不法分子不断创新骗术,利用人类心理弱点进行攻击。 社会工程攻击的分类 社会工程攻击包括钓鱼攻击、诱饵攻击、物理入侵攻击、借口攻击、接入尾随攻击、以牙还牙攻击和恐吓软件攻击等。钓鱼攻击是最常见的形式,包括垃圾邮件钓鱼、定向钓鱼、语音钓鱼、短信钓鱼、电子邮件钓鱼等。 Web 3.0 中的社会工程攻击 Web3.0成为社会工程攻击的主要战场,黑客通过钓鱼邮件等手段获取加密钱包或账户的访问权限。攻击者利用人类的弱点,而非技术漏洞,进行攻击。 如何识别社会工程攻击? 识别社会工程攻击的关键在于提高自我意识,检查情绪波动、验证消息发送者、确认网站细节、评估优惠真实性等。保持警惕,采取预防措施,如多重身份验证和加强密码管理。 总结 社会工程攻击不断演进,要求用户保持警惕。通过主动采取行动,如审查通信渠道和实施安全措施,可以共同建立一个更安全的Web3环境。

    2025年7月13日
    1900
  • 7个必看网站:全面了解LTC-20铭文的关键资源

    摘要 莱特币社区于2023年5月推出LTC20标准,作为BRC20的分叉版本,利用莱特币2.5分钟出块速度和低至0.1u的交易费用优势。LTC20基于Ordinals协议,通过铭刻技术实现链上资产发行,为莱特币生态带来新应用场景。本文推荐了Atomic Wallet、Electrum-LTC等支持LTC20的钱包,以及Litescribe、Ordinalslite等铭文铸造和追踪平台,同时提供官方文档查询和UniLit.io交易市场等实用工具。

    2025年7月10日
    1500
  • BTC Layer2解决方案发展现状与未来生态布局趋势

    摘要 比特币二层技术正成为解决网络扩容难题的关键方案,闪电网络、Liquid Network等方案通过提升交易速度、降低费用拓展应用场景。当前生态涌现出STX、RIF等代表性项目,但整体TVL仅为以太坊生态的5%。Taproot升级和Ordinals协议催生了比特币NFT等新叙事,同时面临技术风险、用户教育等挑战。随着DeFi等应用的深入发展,比特币二层有望打破以太坊的生态垄断,但其发展仍需平衡网络安全性与功能扩展性。

    2025年7月21日
    1400
  • 去中心化社区加密项目如何颠覆传统社交媒体模式

    区块链技术正在重塑社交媒体格局,去中心化平台如抖音和Chappyz通过加密项目赋予用户数据控制权,抵抗审查并实现数据货币化。代币经济激励用户参与,但传统社交媒体因控制权问题对去中心化持谨慎态度。未来可能形成混合生态系统,结合中心化和去中心化优势。

    币圈百科 2025年7月29日
    15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