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Initia空投复盘:散户翻身仗!精准的预期管理,Initia究竟做对了什么?》
去年我曾撰文探讨空投预期管理的重要性,当时在《如何做好空投预期管理:项目方”大格局”的正确展开姿势》一文中(https://x.com/Ice_Frog666666/status/1843955200958271659…)提出了理想化的设想。然而随后行业现实给我上了深刻一课——用户预期不断崩塌,项目方信任逐渐破产,整个生态陷入恶性循环,甚至让我不得不涉足维权领域。
就在空投逐渐沦为”收割游戏”的行业低谷期,Initia的空投实践像一缕清风,不仅验证了我此前的理论观点,更向整个行业证明:一场”没有输家”的空投是完全可能的。Initia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格局——通过透明度构建信任,以合理规则管理预期,让空投超越营销工具的局限,成为项目治理的基础设施。
Initia空投策略:返璞归真的用户运营之道
回看去年9月Initia两位联合创始人的访谈,他们明确提出要与社区保持高度一致性、创造长期财富效应的核心理念,旗帜鲜明地反对短期主义。从产品设计、代币经济到最终的空投执行,项目确实在全方位践行这一长期主义理念。
深入分析Initia的空投策略,它并没有采用什么高深莫测的营销技巧,也不存在吊用户胃口的套路操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整个空投过程几乎”去KOL化”,这种看似朴素却极为有效的”菜市场哲学”——公平、诚信、透明,恰恰成为其成功的关键。
透明:规则前置、进度透明
Initia在首个测试网任务阶段就明确给予激励,结束后也毫不含糊地告知用户后续安排。更难得的是,项目在测试网阶段就启动反作弊机制,而非事后修改规则,彻底消除了老鼠仓的疑虑。这种明码标价的做法,就像顾客走进菜市场就能看到所有商品价格,完全自主决定是否购买,避免了”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业乱象。
公平:普惠空投,动态调节
与传统项目围绕KOL和巨鲸设计的机制不同,Initia创建了极具包容性的代币分配框架。多数用户仅需完成两条推文就能获得400+代币,真正将参与权下沉至普通用户群体。在yap积分设计上,空投覆盖4000名用户,远超仅奖励前100名的常规做法。更通过动态调节机制,将更多代币分配给深度参与者,形成”越活跃收益越高”的正向循环。整个过程中,无论KOL还是普通用户,都感受到规则的公平性远胜于营销噱头。
诚信:言出必行,拒绝PUA
项目方在多处细节展现了言出必行的作风。创始人明确宣布月底启动TGE后如期兑现,测试网与主网开发进度保持高度一致,空投各阶段时间节点都通过官方渠道清晰传达。这种说到做到的诚信态度,在当下行业环境中显得尤为珍贵。
Initia如何让用户感受到真正的长期主义
基于上述三点,社区用户自发维护项目的行为就变得顺理成章。当用户感受到真正的长期主义而非短期投机时,他们自然从”空投猎人”转变为项目的有机参与者,甚至主动推广、捍卫生态。Initia证明了一个真理:去中心化世界的核心不是少数KOL,而是广大的普通用户群体。
从商业本质看,Initia的成功不依赖任何”魔法技巧”,而是回归最基本的商业伦理——把简单承诺100%兑现。这种朴素哲学在现实世界中比比皆是,从百年老店到菜市场摊位,简单却持久的信任正是其生命力所在。
行业需要什么样的空投?
空投在这个行业是否必要?Initia已经给出了肯定答案。如果继续秉持这种真诚的运营理念,持续投入技术开发,这个项目的生命力可能会超出我们想象。当多数项目沉迷宏大叙事却在空投执行上一塌糊涂时,Initia证明:老老实实做好一碗拉面的真诚,远胜过虚构的满汉全席。
空投不应该是零和博弈的筹码或收割工具,而应该成为行业的信任基础设施。当前环境下,一个好的空投需要具备:透明可验证的规则、可量化的贡献标准、可积累的长期收益、与生态绑定的价值扩散机制,以及说到做到的诚信态度。
更深层的思考在于:项目方和资本究竟把用户视为流量还是资产?如果不把用户当作长期资产运营,而仅仅视为短期流量,那么对立、扭曲甚至维权的恶性循环就不会停止。加密行业仍处于冷启动阶段,空投作为市场工具仍有其必要性。但唯有项目方、资本方与社区保持一致的规则认知,才能打破”用户套利-项目收割-信任崩塌”的怪圈。
或许,现在是时候推动空投的供给侧改革了!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9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