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加密生态的创新驱动与二阶效应解析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转发原文标题《当创新叠加:加密原语的二阶效应》 文章探讨了技术创新中的”二阶效应”现象——基础技术的真正价值往往由后续开发者在其之上构建的生态所释放。通过Google地图API催生Uber、EigenLayer再质押推动Ether.fi崛起、Pendle意外成为积分交易平台、以及Solana迷因币热潮重振Raydium等案例,揭示了加密领域价值流动的深层规律:重大创新常成为生态跳板,而最大回报往往流向那些能规模化新兴行为的基建层。当前以太坊EVM的可用性升级可能正在孕育下一轮创新复利,当技术原语与市场需求形成共振时,将爆发远超预期的生态效应。

转发原文标题《当创新叠加:加密原语二阶效应

最近链上发生的一切,可能会让人误以为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甚至有人断言,人工智能已经取代加密货币成为技术创新的主战场。这些观点不无道理,但如果我们把视野拉远,就会发现事情并非如此简单。Saurabh的这篇文章正是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宏观视角。

文章生动描绘了创新周期如何层层递进,最终推动技术找到真正的市场契合点。通过Uber、PendleEigenLayer这三个看似毫不相关的案例,作者向我们展示了技术演进的奇妙轨迹。在这个充斥着悲观情绪的加密寒冬里,希望这篇文章能为你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思考。

现在,让我们开始这段探索之旅。

乔尔

区块链加密生态的创新驱动与二阶效应解析

人类曾用数千年时间坚信飞翔只是梦想。然而从莱特兄弟的第一次飞行到SpaceX成功回收火箭,仅仅过去了112年。创新就像一条贯穿人类文明的连续曲线,不断突破想象的边界。

技术的真正魔力往往不在于最初的发明,而在于围绕它生长的生态系统。这就像复利效应,只不过增长的不是金钱,而是创新的可能性。

虽然那些创造全新原语的先驱者们常常占据头条、吸引风投目光,但真正能挖掘出最大价值的,往往是第二波建设者。他们能在已有基础上发现隐藏的潜力,看见别人未曾察觉的可能性。历史上无数创新者都未曾预料到,他们为解决眼前问题而创造的发明,最终会如何彻底改变世界。

最伟大的创新从来不是终点,而是全新生态系统腾飞的起点。今天的文章将探讨这种现象在Web3世界中的具体体现。我们将从每天都在使用的GPS开始,逐步深入到加密领域的再质押积分机制,揭示创新叠加的奥秘。

改变网络世界的那个周末

全球定位系统(GPS)自1973年问世以来,一直准确告诉我们所处的位置。但谷歌地图让这些数据变得触手可及、实用且对数十亿人产生实际价值。

谷歌地图的诞生源于2004年末的三次关键收购。首先是澳大利亚初创公司Where 2 Technologies开发的”Expedition”——一款使用预渲染地图瓦片实现流畅导航的C++桌面应用,其用户体验远超当时的MapQuest。

与此同时,谷歌还收购了Keyhole(卫星图像技术)和ZipDash(实时交通分析技术),由此构建了地图愿景的核心拼图。这三项技术最终融合成一个统一的应用程序,将交互式导航、丰富的视觉数据和动态信息完美结合。

虽然Expedition是桌面应用,但拉里·佩奇坚持开发基于网页的解决方案。最初的尝试表现迟缓且无趣,直到斯坦福毕业生布雷特·泰勒(Bret Taylor)利用新兴的AJAX技术重写了整个前端。这种技术允许网站更新内容而无需重新加载整个页面,在2005年堪称革命性的用户体验突破。

区块链加密生态的创新驱动与二阶效应解析
来源

真正的神来之笔是谷歌随后发布的Maps API,将地图从产品转变为平台。开发者可以基于谷歌地图进行二次开发,催生了数千个”混搭应用”,最终孕育出完整的商业模式。Uber、Airbnb和DoorDash等公司,都得益于泰勒那个决心坚定的周末让地图变得可编程。

泰勒敏锐地把握住了科技领域的一个永恒规律:最深远的价值往往不是直接来自基础技术本身,而是源于后来者在其之上构建的东西。这些”二阶效应”才是真正让创新产生复利奇迹的源泉——一次突破能够激发整个意想不到的应用生态系统。

一旦谷歌地图变得可编程,就引发了连锁反应。Airbnb、DoorDash、Uber和Zomato率先将GPS融入服务核心。《Pokémon Go》更进一步,将增强现实叠加在位置数据上,模糊了真实与虚拟的界限。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无缝支付系统的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公司依赖的GPS技术本身并非新发明。但单靠GPS并不足以创造这些奇迹。这是数十年技术演进积累的结果——卫星定位、移动硬件、AJAX技术、API接口和支付基础设施——所有这些元素共同拼接,形成了改变世界的创新网络。

再质押如何催生新产品

当EigenLayer在2023年6月将”再质押”引入以太坊主网时,彻底改变了以太坊的安全格局。这个既新颖又简单的概念让每个加密爱好者都能理解:”如果你的ETH能被质押两次,会怎样?”

在传统质押中,ETH可以获得3.5-7%的稳定收益。再质押允许相同的ETH发挥双重作用——既保护以太坊网络,又保护EigenLayer的协议网络,实现资本效率的最大化。

到2024年4月,EigenLayer已从理论创新成长为被广泛采用的系统。数据显示,70%的新以太坊验证者上线后立即选择加入EigenLayer。截至2024年末,超过625万枚ETH(约193亿美元)被锁定在再质押中。如果将其比作国家GDP,规模可排到全球第120位左右。

但最引人入胜的不是EigenLayer本身,而是其他项目随后展开的创新。EtherFi就是其中之一,这家2023年初低调上线的流动性质押提供商敏锐地预见到,EigenLayer的再质押将成为DeFi中最炙手可热的机会。

EtherFi允许用户质押ETH获得eETH代币,并自动将其再质押到EigenLayer。同时,用户还能拿着eETH在其他DeFi协议中继续操作。Pendle就是其中一个”游乐场”。这本质上是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多次获得收益——完美体现了加密金融的魅力。

成果相当亮眼。到2024年5月,EtherFi的总锁仓量(TVL)飙升至约60亿美元。他们的”流动金库”在当时提供接近10%的年收益率,远超传统质押的回报。

区块链加密生态的创新驱动与二阶效应解析

EtherFi对再质押ETH所做的,正是Lido当年对普通质押ETH所做的。通过为再质押ETH创造流动性、可用性和易得性,EtherFi让再质押不仅可行,而且大众化且有利可图。

更精彩的是在此基础上出现的”积分农耕”现象。用户不仅追求即时收益,还积累可能在未来兑换成有价值代币的”积分”。这形成了一个充满投机动能的飞轮效应:随着更多用户通过EtherFi进行再质押,更多eETH在市场中流通,并深度融入Pendle等其他DeFi项目——在那里,用户可以交易未来收益甚至直接交易积分,创造出全新的金融工具。

不过积分机制也带来了问题。最初设计积分是为了更公平、更广泛的代币分发。但一旦变成竞争游戏,结果开始扭曲:最活跃的”农民”往往并非真正认同项目价值观的用户。虽然很多项目仍用积分机制分发代币,但这种策略已不如过去受欢迎。

这次的教训依然如故:重要的不仅是创新本身,更在于谁能在正确的时间,基于真正发生的变化,构建出正确的东西。EigenLayer搭好了舞台,但真正捕捉到二阶效应并分得蛋糕的,是EtherFi等敏锐洞察趋势的团队。到2024年中期,他们已夺得以太坊质押市场超过20%的份额。在加密世界,先发优势固然重要,但理解并精准把握他人行动脉络的人,往往才是最终赢家。

积分和Pendle

积分机制成为主流始于2023年12月Jito极其成功的空投活动。这个基于Solana的协议在首次亮相时,完全稀释估值就突破十亿美元,随即引发淘金热。整个加密生态中的协议纷纷放弃直接发放代币,转而采用积分系统奖励用户参与协议活动,日后可兑换治理代币。最初作为一种新分发机制出现的积分模式,很快演变成DeFi领域启动用户增长的主流策略。

Pendle于2021年6月上线,专注于将未来收益代币化并进行交易。其核心创新非常优雅:将收益型代币分拆为代表本金的Principal Token(PT)和代表未来收益的Yield Token(YT)。这种分离让用户可以分别交易本金和收益,对收益策略拥有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控制力。

区块链加密生态的创新驱动与二阶效应解析

当积分竞赛真正开始时,Pendle凭借一个原本出于完全不同目的开发的功能,找到了绝佳位置。平台上的YT代币为”杠杆化积分农耕”创造了机制。用户能够以更少本金,同时获得资产浮动收益和对应积分,放大了积分积累效率。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假设用户想通过EigenLayer等协议赚取积分。传统方式需要将ETH存入质押合约并锁定数周甚至数月。而借助流动性再质押代币(LRTs)与Pendle,用户可以直接购买代表未来收益和积分的YT代币,无需将ETH直接锁仓。

举例来说,如果eETH价格是2000美元,每天能获得24个EigenLayer积分。pteETH是固定收益代币,而yteETH是浮动收益代币,价格200美元。pteETH持有者放弃积分换取固定收益;yteETH持有者则获取浮动收益及积分。这样,用户用2000美元不是只能获得24个积分,而是通过购买相当于10ETH的yteETH,每天获得240个积分。

区块链加密生态的创新驱动与二阶效应解析

Pendle创始人TN Lee解释,团队最初并非为”积分时代”设计这个机制,也不可能预见这一趋势。但他们恰好搭建出了支持这种新兴行为的完美基础设施,并把握住了机会。即便后来积分热潮降温,TVL回落到约25亿美元,整体增长仍是积分潮出现前的10到15倍,成绩依然亮眼。

迷因币、Pump.fun与Raydium

有时,二阶效应会从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并在过程中重振整个生态系统。2023-2024年间Solana的复兴故事,就是这样一个精彩案例,展示了加密世界命运的快速翻转,以及价值如何聚集到关键交汇点。

FTX在2022年底崩溃后,许多人为Solana撰写讣告。萨姆·班克曼-弗里德和他的公司对生态系统影响巨大,提供资金、流动性和市场支持。失去这些后,Solana举步维艰。技术问题导致的”Solana宕机”成为加密媒体的笑话。这条曾自诩为”以太坊杀手”的链似乎濒临死亡。

然而表面之下,显著变化正在发生。整个2023年,Solana技术稳步提升。停电越来越罕见,交易最终性和用户体验明显改善。被Solana高吞吐量、低成本和亚秒级最终确定性吸引的开发者开始谨慎回归。

到2024年初,形势决定性地转变。随着人们对传统DeFi治理代币幻想破灭,注意力和资本转向模因币。这些代币除了社区所有权和文化信号外几乎没什么用处,却吸引了市场想象力。Solana以其闪电般交易速度和微不足道的费用,成为这股新潮流的理想土壤。

PumpFun于2024年1月推出。这个”迷因币工厂”将需要开发技能才能完成的代币创建流程,简化成几分钟就能填完的表单。PumpFun以完美契合加密世界金融实验精神的方式,实现了代币创建的民主化。一夜之间,成千上万枚新代币涌入Solana生态,名字包括”BONK”、”Dogwifhat”、”POPCAT”等。

最初看似儿戏的现象,迅速演变成复杂价值链的催化剂。这些新代币需要至关重要的东西:流动性。没有交易场所,再聪明的迷因币创意也毫无价值。这正是Solana领先的去中心化交易所Raydium大展拳脚的地方。

Raydium自成立以来就将自己打造成Solana交易基础设施,关注资本效率和低滑点。该协议并非专为模因币设计,但其技术架构类似于Uniswap的集中流动性池和无需许可的代币上市流程,非常适合新资产的突然涌入。

时机再巧不过。多年的基础设施开发为这个意想不到的用例奠定了确切基础。

区块链加密生态的创新驱动与二阶效应解析

能够在Raydium上市,迅速成为这些新生代币的重要里程碑,赋予它们在拥挤市场中所需的信誉与曝光。到2025年初,这种共生关系已如此紧密,Raydium超过40%的交易收入来自PumpFun推出的代币。

这种关系互利共赢:PumpFun需要Raydium成熟的流动性池,帮助其代币从小众好奇物转变为可交易资产;Raydium则通过这些迷因币带来的爆炸性交易量大幅获益。

区块链加密生态的创新驱动与二阶效应解析

PumpFun团队清楚这一经济逻辑:平台上交易的代币每笔收取1%手续费,而Raydium仅收0.25%。这意味着Raydium必须实现四倍于PumpFun的交易量,才能在每个代币上获得相同收入。幸运的是,凭借更深流动性和更广泛用户基础,从2024年8月到2025年2月,Raydium始终成功超越这一门槛。

Raydium没有创建memecoin原语,也没提出易于使用的代币工厂概念。但通过提供强大基础设施来交易这些资产并快速适应竞争威胁,他们捕获了流经生态系统的大部分价值。

Solana迷因币热潮展现了二阶效应的关键特征:价值往往不是流向创造新行为的人,而是流向能够大规模促进、优化并扩展这种行为的人。PumpFun简化了代币创建,Raydium则实现了高效价格发现与交易。每一次创新都会引发进一步适应和演变。PumpFun迈向纵向整合,促使Raydium推出LaunchLab,引发一连串重塑整个生态系统的二阶效应。

这种关注不仅重振了生态系统,更被主动”收割”。随着模因币狂热势头增强,像特朗普代币(由美国总统上任前发起)和Libra(传言与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有关)可能借势而生。他们的策略依赖叙事、时机和文化传播。特朗普利用政治模因能量,Libra则倾向更广泛的互联网文化。这两种代币最初都受到巨大关注,并以荒谬估值交易。

但这种热度没能持久。注意力来得快,去得也快。二级市场降温,交易员继续前进,社区成员逐渐流失。这些代币成功证明:在正确时机捕捉注意力,可以迅速转化为投机价值。但也暴露问题:缺乏真正实用性与持续发展路线图,只是昙花一现。

尽管如此,他们证明了一点:创新吸引注意力。而在加密世界,注意力是最强大的原材料之一。用得好,可以点燃新运动;用得不好,很快就会耗尽。

对加密货币创新观察者来说,结论很明确:当新原语出现时,不仅要关注直接冲击,更要看清谁在最有利位置上促成、优化并规模化这些行为。真正巨大的回报,往往诞生在那里。

现在怎么办?

如果您已经读到这里,可能想知道下一次二阶爆炸会是什么样子。你可以称它为创新的复利效应、技术融合,或只是加密世界的常态,但本质都一样:多种技术在同一时刻契合,触发总和远大于部分的连锁反应。

我们已经看到再质押重塑DeFi激励机制,memecoin基础设施重振整个生态系统,收益协议意外启用空投杠杆。那么,下一张多米诺骨牌是什么?也许是EVM体验。确实,围绕以太坊虚拟机(EVM)的用户体验正在被重写、重塑和打磨——目标是让它像真正软件一样流畅,而不仅仅是堆叠点击流程。它最终能否成为下一个复利层,还是仅止于渐进式升级,目前尚未可知。

但如果这些碎片卡入到位,可能会引发前所未见的连锁反应。

在L2扩容之争和以太坊规模化讨论背后,真正的竞争正在酝酿——不仅为了扩展以太坊本身,更为了通过提升可用性实现效用复利增长。一个不再让开发者因钱包、Gas费或失败交易而绊倒的平台。因为当摩擦消失,实验就会蓬勃发展;当实验蓬勃发展,复利式回报便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

过去几个月,我采访了几位引领这一变革的人物:来自Sonic的Andre Cronje、Monad的Keone Hon,以及MegaETH的Shuyao Kong(江书尧)。尽管方法不同,但共同目标异常清晰:消灭延迟、消灭摩擦、甚至消灭钱包本身。用更快、更顺滑、几乎无感的体验取而代之,真正像软件应用那样流畅自然。

MegaETH和Monad都声称每秒可突破10,000笔交易。这是Solana级别的速度,但具备以太坊语义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121.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相关推荐

  • 投资者蜂拥抢购历史性PUMP预售 而巨鲸正悄然为暴跌布局

    Solana链上memecoin平台Pump.fun计划于7月12日启动PUMP代币销售,拟募资13.2亿美元,有望成为加密史上第三大融资项目。该代币总量1万亿枚,33%用于ICO,其中18%面向机构私募,15%通过交易所公售,单价0.004美元且无锁定期。尽管预售合约交易量激增300%至3.46亿美元,显示市场高预期,但链上数据显示加密巨鲸正通过Hyperliquid平台大举做空,押注其将重蹈多数ICO代币高开低走的覆辙。

    2025年7月11日
    4800
  • EigenLayer项目深度解析:Restaking领域的超级大毛与行业龙头

    项目概述 EigenLayer是基于以太坊的再质押协议,旨在解决DApps的共识信任问题,而非质押收益问题。它允许以太坊节点将质押的ETH进行二次质押以获得额外收益,同时第三方项目可借用ETH主网的安全性。目前处于第一阶段主网阶段,已吸引大量验证者和协议参与。 背景与问题 在以太坊Layer2时代,Rollup技术大幅提升了性能扩展,但中间件如侧链、数据可用层等无法利用以太坊的信任机制,需搭建独立的AVS(主动验证节点系统)来保障安全。然而,AVS生态系统存在新AVS引导困难、价值泄漏、资本成本负担和DApp信任模型较低等问题。 解决方案 EigenLayer引入“再质押”和“自由市场治理”两个新概念,通过再质押ETH增强安全性,并通过开放市场机制让验证者自由选择参与模块。这一模式解决了AVS生态系统中的各类问题,如新AVS引导、资本成本分摊、信任聚合和价值累积等。 质押模式 EigenLayer支持多种质押方式,包括直接质押、LSD质押、ETH LP质押和LSD LP质押,类似于Lido的流动性质押和超流动性质押。 应用场景 EigenLayer支持多种新应用场景,如超大规模数据可用性层、去中心化序列器、轻节点桥、快速模式桥、预言机、选择加入事件驱动激活、MEV管理和超低延迟结算链等。 生态与团队 EigenLayer生态涵盖数据可用性服务、预言机、跨链桥、Rollup排序器等,已有上百个应用参与。团队由华盛顿大学副教授Sreeram Kannan领衔,并获得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等知名机构投资。 数据分析 目前官网显示总计71万颗ETH被质押,涵盖EigenDA、The Graph、Chainlink等多个模块,展示了EigenLayer的广泛适用性和兼容性。 总结 EigenLayer在L2赛道中找到了优化中间件层安全验证的方案,提出了新颖的再质押概念,具有强大的团队和投资背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2025年7月23日
    4400
  • 比特起源筹集5亿美元打造狗狗币储备库,企业另类币投资热潮持续升温

    区块链公司Bit Origin宣布将5亿美元融资中的大部分用于购买狗狗币(Doge),成为最新一家将数字资产储备从比特币扩展到其他加密货币的上市公司。该公司已通过债务融资获得首笔1500万美元,计划用于购买狗狗币,旨在通过”增加每股Doge持有量”策略参与未来支付网络。此外,SharpLink Gaming、Windtree Therapeutics等公司也纷纷将资金配置到以太坊、BNB等非比特币资产,显示上市公司数字资产储备多元化的趋势。

    2025年7月18日
    4300
  • Pell Network:再质押如何释放BTCFi万亿市场潜力

    2024年比特币生态迎来爆发,BTCFi成为最具增长潜力的赛道。Pell Network作为首个基于比特币再质押构建的通用安全网络,旨在通过释放比特币的万亿美元资产安全性,赋能全链AVS(主动验证服务)发展。项目预上线三周TVL突破2亿美元,独立地址达41万,展现出强劲市场吸引力。Pell通过分层AVS设计、跨链技术整合碎片化BTC流动性,支持原生BTC、LSD等多种质押形式,已覆盖BNB Chain、Bitlayer等7条链。其创新模式不仅为质押者提供收益,更补齐比特币生态基建短板,推动BTCFi向3000亿美元规模迈进。目前项目正通过BNB Chain奥运主题活动、Bitlayer嘉年华等激励计划加速生态建设,测试网将于8月上线。

    2025年9月12日
    2400
  • 狂暴拉升230%!LAYER代币暴涨登顶 揭秘百万TPS算力军备竞赛背后的投资机会

    Solayer生态代币LAYER突破2美元,市值创新高 Solayer生态代币LAYER突破2美元关口,流通市值达4亿美元,完全稀释估值(FDV)突破20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InfiniSVM技术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实现垂直扩容,测试网单集群TPS达22.7万,较Solana主网提升46倍。LAYER暴涨的三大驱动力包括技术叙事的价值捕获、资本博弈的精密布局和生态联动的乘数效应。Solayer的PoSA机制将50%的区块奖励分配给硬件加速服务提供者,催生新型矿业生态。未来风险包括通胀螺旋、技术跳票和监管狙击,但长期价值锚点在于百万TPS商用落地、再质押经济规模和硬件标准话语权。

    2025年9月7日
    9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