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le在2025年初发布的《价值互联网上的数字美元——2025 USDC市场经济报告》中,为USDC描绘了清晰的发展蓝图,将其定位为互联网金融升级的关键角色,通过构建USDC互联网络来拓展应用场景。如今,作为占据26%稳定币市场份额的行业领导者,Circle显然已不满足于前两个阶段的愿景,最新推出的Circle Payments Network正是其作为全球合规稳定币发行商,对USDC在全球价值网络中实现价值捕获的战略布局。
美元和互联网本身就具有强大的网络效应。在现实世界和数字空间中,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赋予了它独特的优势。而区块链技术则为USDC注入了传统美元所不具备的创新功能和应用潜力,使其能够在继承互联网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实现更高效的落地应用。
Circle正在打造一个以USDC为核心的开放技术平台,充分利用美元的现有优势和互联网在规模、速度及成本方面的特性,为金融服务创造类似的网络效应和实用性。Circle Payments Network正是这一愿景的具体实践,它依托Circle强大的合规背景,将各类金融机构汇聚在一个合规、无缝且可编程的框架内,协调法币、USDC及其他支付稳定币的全球流通。
这一创新意味着资金流转不再需要依赖陈旧的SWIFT体系,区块链技术将成为数字美元的新型结算通道。从本质上说,Circle构建的这个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网络,无异于向SWIFT、VISA、Mastercard等传统支付渠道发出的”葬礼请帖”,标志着我们正步入一个从传统邮件到电子邮件、从马车到电车、从跨洋电报到区块链价值传输的伟大时代变革。
(Web3支付万字研报:行业巨头的全军出击,有望改变现有加密市场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Circle对Circle Payments Network的定位:这是一个构建在全面、开放且基于互联网的结算系统之上的全新协议层,以稳定币为核心。这种定位使其能够兼容各类结算层公链,避免了公链间争夺金融基础设施主导权的混战。Hashkey的肖风博士从金融本质出发,将公链定位为新一代金融基础设施,认为它不仅是对现有系统的边际改善,更将在交易、清算、结算等方面带来颠覆性变革,形成全新的金融范式。
有意思的是,Circle正在构建的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开放网络,已经展现出VISA网络的雏形,其未来发展轨迹或许可以从VISA的历史演进中找到线索。这与相对封闭的Ripple & RippleNet、Stripe & Bridge网络形成了鲜明对比。早在2023年10月,当我在蚂蚁分享Web3支付时,就曾思考:通过稳定币实现法币资产上链结算是否是一个更优解?一年半后,Circle给出了明确答案和具体用例。
白皮书核心内容
稳定币长期被认为具备成为互联网支付和资金流转基础的潜力,但直到最近,作为数字现金的稳定币主要仍局限于全球数字资产市场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随着Circle Payments Network(CPN)的推出,Circle正在推动稳定币向前迈进,使其具备升级全球支付系统的潜力——就像互联网创新曾经改变媒体、商业、软件和通信等行业一样。
为实现这一潜力,CPN作为基础设施旨在克服阻碍稳定币主流采用的诸多障碍,包括准入门槛、模糊的合规要求、技术复杂性以及对数字现金安全存储的担忧。CPN将金融机构汇聚在一个合规、无缝且可编程的框架内,协调法币、USDC及其他支付稳定币的全球支付。企业和个人客户可以享受比传统支付系统更快、成本更低的服务,而传统系统往往受限于碎片化网络或封闭系统。
当前的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支撑资金流动的基础设施仍主要依赖互联网时代之前的框架。美国自动清算所(ACH)等支付协议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尽管欧元区的SEPA以及巴西PIX、印度UPI等国家实时支付系统提高了国内交易速度,但仍缺乏全球互操作性标准,未能充分利用区块链构建可编程货币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
全球企业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麦肯锡报告显示,全球支付行业年收入已超过2.4万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以费用形式向交易双方收取的,这反映了传统基础设施的操作复杂性和中介特性。国际电汇费用可能高达每笔50美元,中介机构还会额外收费。世界银行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发送200美元的全球平均成本为6.65%。
变革早已势在必行。尽管互联网彻底改变了全球商业的方方面面,但资金流转方式仍依赖缺乏透明度、效率低下的传统网络。如今,数十亿人可以在地铁上用手机观看电影,几乎零成本获取人类全部知识,购买全球商品,是时候采用新的全球资金流转方式了——能够全天候运行、无缝连接,消除传统支付系统低效,同时整合传统金融体系的坚实基础。
随着CPN的推出,这一愿景正在成为现实。CPN是一个全新的协议层,构建在全面、开放且基于互联网的结算系统之上,核心是USDC、EURC等受监管的支付稳定币。通过连接具有全球规模的开放平台并减少中间环节,CPN能够实现传统封闭网络无法企及的资金流转效率。
重要的是,CPN不直接转移资金,而是作为金融机构的市场和协调协议,协调全球资金流动和信息交换。CPN首次将受监管的稳定币结算资产与专为金融机构设计的协调治理层相结合,将传统支付系统与USDC等资产连接起来,建立可信的交易对手框架,实现更高效、中间环节更少的全球结算方式。
CPN将带来多重益处:使数十亿人和企业能够像获取其他全球互联网服务一样获取金融服务;降低技术复杂性,最小化阻碍稳定币主流采用的运营和财务挑战;从成本效率角度看,CPN是传统跨境支付的有力替代,尽管存在”出入金货币承兑”成本,但在许多市场中这些成本正在下降,可能低于通过银行获取美元的成本;作为透明、安全且可扩展的基础设施,CPN帮助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客户,在不牺牲合规性的前提下释放效率。
CPN生态由治理机构、成员、最终用户和服务提供商组成。Circle担任主要治理和标准制定机构,负责制定维护CPN规则、开发核心基础设施、运营协调协议等。成员作为参与金融机构(PFIs),是CPN的支柱,包括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支付服务提供商和银行等。服务提供商则为成员和用户提供增值的技术解决方案和金融服务。
CPN的治理框架涵盖资格审查与监督、网络功能与运营、透明度与利益相关者参与三个方面。成员必须满足严格的资格要求,包括持有必要许可、实施合规计划、维持安全控制和展示财务实力。网络运营仅限合法授权金融机构,强制AML/CFT和制裁合规,要求安全交易数据共享并进行持续审计监督。
CPN作为专为稳定币设计的协调协议,支持广泛支付用例。其支付协议采用混合架构,结合链下和链上系统,帮助聚合流动性,促进成员间价格发现。随着更多支付稳定币加入,CPN将演变为链上外汇路由基础设施,实现高效即时的稳定币间兑换,同时协调OFI和BFI间的交易结算。
CPN还支持稳定币在多条区块链上的原生结算,提供无缝跨链支付转移机制。未来将引入先进的机密性增强功能保护交易数据,并允许经过审查的第三方协议与其核心基础设施集成,增强支付能力的实用性和多功能性。
CPN的经济模型旨在推动早期快速采用,同时建立可持续的长期收入策略。通过CPN处理的交易主要产生三类费用:支付费用补偿BFIs的本地法币支付处理;外汇差价反映流动性风险和货币兑换成本;基于国家分层的CPN网络费用支持核心功能。随着网络发展,将实施更多基于使用的增值服务费用。
通过Circle Payments Network,Circle正在构建一个将为全球经济每个参与者创造价值的新平台和网络生态系统,加速基于互联网的新金融体系为社会带来的益处。企业可以优化全球供应链和资金管理;个人能够享受更快、更低成本的金融服务;生态构建者可以利用稳定币的可编程性、SDK和智能合约,打造繁荣的生态系统。所有参与者都将受益于开放且持续升级的资金流转基础设施,不仅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提高速度,更能确保互联网金融体系的技术准备就绪性。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