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上的DeFi正在从理论走向现实。尽管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波折,但让比特币突破数字黄金定位的探索正在加速。不过说实话,目前关注度仍然有限,这其实情有可原——毕竟整个生态直到最近都还处于相对混乱的状态。
当以太坊已经建立起庞大的去中心化金融体系时,比特币却一直处于旁观状态,超过1.5万亿美元的流动性被”冻结”在冷钱包中。缺乏原生的DeFi智能合约、去中心化的封装方案(如wBTC),以及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定位,都限制了其生态发展。但现在,情况正在悄然改变。
随着一系列新协议在比特币生态中涌现,一个真正的原生DeFi技术栈正在成形。Babylon、Lombard、SatLayer和Solv Protocol等项目各司其职,从不同维度构建着比特币DeFi的基础设施。
巴比伦:重新定义比特币质押
作为比特币生态中的创新者,@babylonlabs_io正在打造类似以太坊信标链的基础设施。这个TVL已突破50亿美元的原生质押协议,允许用户直接在比特币主网上进行非托管质押,无需通过跨链桥或封装代币。
巴比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让比特币持有者获得质押收益,还能将比特币的安全性扩展到其他区块链网络。无论是EVM链、Rollup还是应用链,都可以通过锁定比特币来获得额外的安全保障,而质押者则能从这些网络中获取相应回报。
Lombard:释放质押资产的流动性
如果说巴比伦解决了质押问题,那么@Lombard_Finance则让这些资产重获流动性。这个TVL达19亿美元的项目在巴比伦基础上构建,用户通过质押BTC可以获得LBTC流动性质押代币,从而参与各种DeFi活动。
通过Lombard,原本”沉睡”的质押BTC可以重新在去中心化金融中发挥作用——交易、借贷、挖矿等操作都不在话下。项目通过将BTC委托给巴比伦验证节点来产生收益,随着验证网络数量的增加,质押者的收益也会水涨船高。
目前Lombard已经在Sonic、Sui、Base等多个生态中活跃,并与Aave、Pendle等知名协议建立了合作。在Berachain等项目的流动性启动中,它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SatLayer:比特币的再质押创新
作为比特币生态中的EigenLayer,@satlayer虽然目前TVL只有3.4亿美元,却开创性地引入了再质押模式。在巴比伦保护网络共识层的同时,SatLayer让用户可以通过再质押LBTC来保护应用层安全。
这种模式为安全服务创造了新的收益来源——预言机可以支付再质押者来确保数据准确,Rollup可以激励验证者确认交易有效性,跨链桥也能通过这种方式防范欺诈风险。目前SatLayer已经支持EVM和Sui网络的再质押操作。
生态协同效应初现
现在我们可以看清整个架构:巴比伦提供基础共识层,Lombard解锁流动性,SatLayer则拓展应用层安全。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与以太坊上Lido和EigenLayer的组合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值得注意的是,Lombard和SatLayer目前都依赖于巴比伦的基础设施,而Solv Protocol则采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这个TVL高达524.27亿美元的项目专注于构建自己的比特币储备策略和DeFi产品,通过机构级托管方案为用户提供流动性质押服务。
比特币DeFi的新纪元
比特币DeFi已经不再是空中楼阁。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流动性的改善,我们可能正在见证比特币进入去中心化收益的新时代。这不再是简单地将比特币包装到以太坊上,而是真正释放原生比特币的金融潜力。
随着Botanix等兼容以太坊的比特币链陆续推出,这些协议的可组合性将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数十亿沉睡的比特币有望转变为活跃的抵押品,在保障网络安全的同时创造实际收益。值得注意的是,机构投资者已经开始关注这个领域——而他们最看重的,正是收益机会。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chilla_ct。所有版权属于原作者@chilla_ct。如果对此转载有异议,请联系Gate Learn团队会立即处理。
-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本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Gate Learn团队负责将文章翻译成其他语言。未经说明,禁止复制、分发或剽窃翻译后的文章。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