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Hyperliquid 币价再度突破 30 美元,被质疑为何能异军突起?》
曾经在上半年饱受质疑的 Hyperliquid 如今强势回归市场视野。随着比特币价格突破11万美元大关,HYPE代币价格也水涨船高,成功突破30美元关口,24小时内涨幅达14.79%,总完全稀释估值(FDV)稳定在290亿美元,使其在加密货币市值排行榜上跃升至第14位。
然而并非所有投资者都在这场上涨中获利。数据显示,某巨鲸自5月8日起以20.4美元的价格建立了5714万美元的5倍杠杆空头头寸,目前该仓位已浮亏1880万美元。为避免被强制平仓,该地址已三次追加保证金,最近一次在两小时前紧急存入204万USDC。
与此同时,Hyperliquid平台数据表现亮眼,多项指标创下历史新高:未平仓合约总额达到89亿美元,24小时交易手续费收入540万美元,USDC总锁仓量突破32亿美元大关。
这一表现与两个月前形成鲜明对比。当时Hyperliquid正深陷金库爆仓危机,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更是在社交媒体上公开质疑,称”HYPE将回到起点”,并直言Hyperliquid的去中心化属性值得商榷。
链上永续合约需求持续旺盛
尽管经历了JELLY轧空事件,Hyperliquid却意外地吸引了更多巨鲸用户。The Block数据显示,在轧空事件发生前,Hyperliquid已连续两个月占据币安合约交易量约9%的份额。
Dune Analytics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无论是交易量还是用户数量,Hyperliquid都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这种逆势上扬的现象令人不禁思考:巨鲸们为何对轧空事件如此健忘?
Hyperliquid的成功或许源于其独特的定位策略。该平台并未追求绝对的去中心化,而是选择在资本效率和协议安全之间寻求平衡。正如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的,Hyperliquid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适度中心化”的运营模式,借鉴GMX的LP代币化机制,配合上币和空投策略,在CEX主导的衍生品市场中成功开辟出一片天地。
巨鲸用户选择Hyperliquid而非传统CEX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几个关键因素:匿名交易需求、出色的流动性以及公开透明的持仓机制。这些特性共同构成了Hyperliquid的核心竞争力,使其在隐私保护、交易深度和信息透明度方面都具备独特优势。
近期Hyperliquid平台上的巨鲸活动异常活跃。从”50倍内幕哥”的极限操作,到Meme传奇人物James Wynn公开建仓,这些大额交易行为不仅为平台带来了可观的交易量,也进一步放大了其市场影响力。特别是在比特币创历史新高的行情中,部分巨鲸通过近10亿美元的多头仓位斩获超过4000万美元的利润。
为应对稳定币收益外流等问题,Hyperliquid推出了原生稳定币HUSD。这一创新设计将交易计价资产与其产生的现金流统一纳入平台体系,实现了储备利息的主动管理和复利增长,为生态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JELLY轧空事件回顾
时间回到3月26日晚间,Meme币JELLYJELLY遭遇剧烈轧空行情,一小时内暴涨429%。Hyperliquid Valut接管了一个自行清算的JELLYJELLY空头仓位,一度面临超过1050万美元的浮亏风险。当时市场普遍担忧,如果JELLYJELLY价格触及0.15374美元,Hyperliquid Vault将面临2.3亿美元的全额损失。
事件发生后,OKX和Binance迅速上线JELLYJELLY永续合约,而Hyperliquid则果断下架该合约。令人意外的是,Hyperliquid Vault最终以0.0095美元的价格平仓,不仅避免了预期中的巨额亏损,反而实现了70.3万美元的盈利。随后平台宣布,在发现可疑市场活动证据后,验证者集合投票决定下架JELLY合约,并承诺对受影响用户进行全额补偿。
Parsec数据显示,在Jelly清算事件发生的数小时内,Hyperliquid平台USDC净流出高达1.4亿美元。而在此前ETH巨鲸爆仓事件中,四天内净流出总额接近3亿美元。从2月26日到3月26日,Hyperliquid的USDC余额从约25亿美元下降至20.7亿美元。
这一事件引发了业内对Hyperliquid运营模式的广泛讨论。多位CEX高管质疑其去中心化属性,认为其运作方式更接近无KYC/AML的离岸交易所。但也有分析指出,这背后可能存在头部交易所的推波助澜。有用户爆料称,在事件发生前两天,就有人试图推动JELLYJELLY上线币安,这与后续发展存在耐人寻味的关联。
这并非Hyperliquid首次面临类似挑战。3月13日,一位使用50倍杠杆的巨鲸在ETH交易中获利180万美元,却导致平台保险基金损失约400万美元。为此,Hyperliquid调整了杠杆限制,将BTC最高杠杆降至40倍,ETH降至25倍。
纵观Hyperliquid的发展历程,尽管争议不断,但其作为链上永续合约交易平台的价值已得到市场认可。在加密货币领域,争议往往伴随着机遇,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能否解决市场的实际需求。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