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纳斯达克交易大厅上演了一场令人瞠目结舌的资本戏剧。名不见经传的SharpLink Gaming(SBET)这家市值仅1000万美元的小型博彩公司,突然宣布通过4.25亿美元私募股权投资收购约16.3万枚以太坊(ETH)。消息一出,市场为之震动,该公司股价如火箭般蹿升,盘中最高涨幅突破500%。

这场资本狂欢的背后,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正在形成:加密货币正在成为美股上市公司提振股价的新引擎。这股风潮的源头可以追溯到2020年,当时MicroStrategy(现已更名为Strategy)率先押注比特币,从一家普通科技公司蜕变为”比特币投资先锋”。五年间,其股价从10多美元飙升至370美元,市值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MicroStrategy的成功案例犹如打开潘多拉魔盒,2025年以来,从科技巨头到零售企业,再到小型博彩公司,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将加密货币视为估值提升的捷径。这种”币股联动”的玩法究竟有何玄机?
MicroStrategy:开创币股融合新范式
作为这场变革的始作俑者,MicroStrategy创造了一套教科书级的资本运作模式。CEO Michael Saylor曾公开宣称比特币是”比美元更可靠的保值资产”,但真正让公司脱颖而出的,是其独创的”可转换债券+比特币”组合拳。
这套玩法的精妙之处在于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资本循环:先通过发行低利率可转换债券筹集资金,2024年11月那笔26亿美元的融资成本几乎为零;然后将资金悉数投入比特币;当比特币价格从2020年的1万美元涨至2025年的10万美元时,公司资产价值水涨船高,吸引更多投资者推高股价;股价上涨又为公司提供更高估值进行再融资,如此循环往复。

这种低成本融资与高波动资产相结合的模式,不仅重塑了MicroStrategy的资产负债表,更为后来者提供了可复制的样板。当比特币成为公司核心资产,股价与加密货币行情深度绑定,一个全新的资本游戏就此诞生。
SharpLink:以太坊版本的资本魔术
SharpLink Gaming的案例则展现了这一模式的进化版。这家濒临退市的公司凭借纳斯达克上市身份这个”壳资源”,吸引了以太坊联合创始人Joe Lubin旗下ConsenSys的青睐。通过4.25亿美元PIPE融资,加密资本迅速掌控公司90%以上股权,并将资金用于大举购入以太坊。
与MicroStrategy不同,SharpLink的玩法更加激进。它本质上成为加密资本进入传统金融市场的跳板,通过”借壳上市”规避IPO的复杂流程。市场很快为这个”以太坊版MicroStrategy”的故事买单,股价飙升创造出的”心理溢价”远超其实际资产价值。

但繁华背后暗藏隐忧。SharpLink的主营博彩业务几乎被完全忽视,4.25亿美元的ETH投资与其基本面严重脱节。这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操作,本质上是通过加密叙事吹大估值泡沫的资本游戏。
模仿者的困境
当买币成为潮流,跟风者络绎不绝,但成功难以复制。GameStop宣布购入4710枚比特币后股价反跌10.9%;中国公司盈喜集团计划购买8000枚比特币,金额是其市值的100倍;九紫控股拟斥资1亿美元购币,相当于其市值的两倍。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缺乏基本面支撑的盲目跟风,很可能沦为一场危险的资本冒险。

加密货币进入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现象,折射出更深层的金融变革。在全球通胀压力持续的背景下,数字资产正逐渐获得”抗通胀资产”的认可。日本的Metaplanet等公司已加入这场实验,而两条主要出圈路径日渐清晰:一是稳定币作为支付媒介的普及,二是加密资产成为企业储备选择。

这场变革究竟是金融创新还是资本泡沫?答案或许取决于观察者的立场。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的融合已经打开新篇章,而市场终将检验每个参与者的成色。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5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