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行业正在重演多层次营销计划中最令人担忧的一面,只不过这次披上了互联网营销的外衣,而且透明度更加堪忧。代币经济已经演变成一个精巧的金字塔结构,处于顶端的人攫取最大利益,而普通投资者最终只能握着价值归零的数字资产。
这种现象绝非偶然,而是由深层次的结构性因素造成的。
传统多层次营销模式,如Herbalife或Mary Kay,往往销售价格虚高而效果平平的产品。这类商业模式的核心在于分销环节——分销商需要预先购买产品,然后四处寻找真正愿意使用的客户。很快,重点就从产品本身转向不断招募新的参与者,形成一种每个人都在购买却无人真正使用的怪圈。
加密代币的运行逻辑如出一辙。这些数字资产价格虚高,除了投机几乎找不到实际用途。持有者购买代币并非为了使用,而是期待以更高价格转手给下一位接盘者。与传统传销相比,代币借助互联网实现了更高效的传播和交易,使得这个金字塔运转得更加顺畅。
代币经济的金字塔结构
在这个金字塔顶端,交易所扮演着”诸神”的角色。它们掌控着代币上市的生死大权,要求项目方以免费代币的形式”进贡”。不服从的游戏规则的项目,其代币将难以获得流动性,最终走向消亡。交易所的运作极不透明,创始人想要获得上市机会往往需要依靠特殊人脉。
寻找一位平面设计师
仅次于交易所的是做市商这个”半神”阶层。他们名义上提供流动性,实际上却利用信息优势进行套利交易。特别是在低流通量代币上,做市商掌握着供应量的关键信息,能够获得不对称的交易优势。对于初次创业的创始人来说,做市服务的定价机制往往令人困惑,这为中间人创造了寻租空间。
再往下是风险投资机构和项目创始人这些”国王”阶层。他们在代币私募阶段以极低折扣获取大量筹码,随后通过精心设计的市场叙事制造退出流动性。当前的加密风投模式已经严重扭曲,许多机构放弃了支持长期价值创造的初衷,转而系统性地参与”拉高出货”的游戏。
社交媒体上的KOL们构成了”影响者”阶层。他们通过推广项目获取免费代币,然后向粉丝群体营销这些代币,实质上是在为自己的”接盘侠”寻找下家。”KOL轮融资”已经成为行业标准操作,进一步加剧了信息不对称。
金字塔的基层由社区成员和空投农民这些”士兵”组成。他们通过测试产品、创作内容等方式换取代币奖励,却往往在代币发行后被项目方抛弃。而处于最底层的散户投资者则成为整个系统的最终买单者,他们被各种美好叙事吸引入场,却只能看着代币价值不断蒸发。
扭曲的市场生态
当前的加密货币市场已经严重偏离了创造实际价值的轨道。项目估值不再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是沦为一场比谁故事讲得好的竞赛。”这个代币能涨多少倍?”取代了”它能解决什么问题?”成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
典型的营销话术往往包含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
“这个由知名投资人背书的稳定币将成为泰达币的替代品。考虑到Circle估值已达270亿美元,而泰达币的盈利能力更强,这个项目的市值完全可能突破千亿!再加上正在开发的支付网络和隐私功能,这就是金融的未来!”
这种充满想象空间却又难以证伪的叙事,正是吸引散户接盘的完美配方。
尽管如此,加密货币仍然是普通人获取超额回报的少数领域之一。但要维持行业的长期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善代币经济的市场结构。一些新兴平台已经开始尝试改变这个游戏规则,这或许能为行业带来新的希望。
免责声明:
- 本文转载自[VannaCharmer]. 所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VannaCharmer]. 如果对此次转载有异议,请联系该Gate Learn团队,他们会迅速处理。
- 责任免责声明:本文中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本人,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 文章的其他语言翻译由Gate Learn团队完成。除非另有说明,复制、分发或抄袭翻译文章是被禁止的。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0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