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s Adoption:Web3行业亟待突破的关键时刻
Mass Adoption(大规模普及)始终是Web3领域面临的核心挑战。在这个充满财富效应的市场中,人们往往过于关注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项目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大规模采用的关键要素。回顾历史,自2009年比特币问世以来,真正实现Mass Adoption的Web3产品屈指可数,其中币安凭借突破2亿用户的成绩成为最成功的案例。
当前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随着BTC ETF的获批,比特币及其忠实拥趸迎来了专属牛市,而新币和山寨币则因流动性不足表现平平。这种局面导致大多数Web3用户未能充分享受到牛市红利。数据显示,上轮牛市期间加密用户从2019年的不足5000万激增至2022年的4.2亿,增长近10倍;而2024年初至今,全球加密用户仅增长3000万,增速明显放缓。
全球Web3用户量增长图,数据来源:Triple-A
从本质上看,这种增长乏力的现象恰恰凸显了Mass Adoption建设的紧迫性。当下正是需要将Mass Adoption置于显性建设位置的关键时刻。
Web3实现Mass Adoption的困境与突破
A16Z在最新科技趋势报告中明确指出,简化用户体验是Web3实现大规模采用的基础。这一观点得到了币安研究报告的呼应,该报告强调Mass Adoption需要两个核心支撑:一是具备实际使用价值的链上应用,二是这些应用必须足够简单易用。那些成功穿越周期的产品无不验证了这两个条件的必要性。
洛杉矶知名风投Upfront Ventures的管理合伙人Mark Suster提出了更深层次的见解:构建Mass Adoption产品不仅需要产品市场契合度(PMF),还需要可持续的盈利模式和足够大的目标市场。这意味着Mass Adoption不仅是用户数量的增长,更是对用户流动性的有效捕获。
IOBC Capital则从合规角度指出,传统机构进入Web3的合规渠道同样是实现Mass Adoption的关键。随着BTC/ETH ETF获批、贝莱德RWA基金设立,以及美国总统候选人将Web3纳入竞选承诺,合规基础设施正在稳步推进,这一趋势已不可逆转。
综合各方观点,Web3实现Mass Adoption需要满足多重条件:切实解决真实需求、面向数十亿规模的目标市场、极低的使用门槛、成熟的基础设施支持、高效的用户获取能力,以及可持续的商业模式。目前来看,前四项条件已有不少项目在持续改进,Telegram和TON生态为第五项条件带来了新机遇,但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仍是最大短板。
回顾上一轮周期,DeFi、GameFi、NFT和元宇宙等赛道为Mass Adoption提供了重要动力。Axie Infinity和YGG解决了菲律宾疫情期间的就业问题,STEPN满足了健身需求并降低了使用门槛。然而,这些成功案例最终都因商业模式不可持续而难以为继,这为行业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TON生态的Mass Adoption实践与挑战
独特优势:社交裂变与用户基础
TON生态最显著的优势在于其背靠Telegram庞大的用户基础。目前Telegram月活用户已达9.5亿,为社交裂变营销提供了绝佳土壤。这种口耳相传的传播方式是目前最高效的大规模获客手段之一,而大规模用户获取正是实现Mass Adoption的前提条件。
Web2时代营销方法与渠道效果比较,数据来源:Miniton
依托这一优势,TON生态已孵化出多个千万级用户项目,其中游戏类占活跃项目的60%。Notcoin就是典型代表,上线不到一个月就吸引了3500万用户,其代币$NOT在两周内实现400%涨幅,成为本轮牛市表现最亮眼的山寨币之一。
开发者生态与用户体验
Telegram小程序框架极大地降低了开发门槛,吸引大量开发者加入。这种”广撒网”策略通过增加产品数量来提高满足用户需求的概率。小程序”即点即用”的特性不仅降低了用户门槛,也大幅提升了转化率。
Banana Gun的成功就是最佳例证。这款Telegram机器人同时支持以太坊和Solana网络的交易,其快速上线币安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Telegram提供的开发环境和用户触达优势。
钱包体验的革命性提升
TON生态提供的MPC钱包解决方案显著改善了用户体验。目前用户可通过Telegram Wallet和TON Space两个渠道使用钱包服务,整个操作流程几乎达到微信支付的便捷程度。数据显示,TON生态游戏Catizen实现了10%的链上转化率,拥有2500万玩家和50万付费用户,游戏收入突破1600万美元。
币安孵化器近期投资Catizen发行平台Pluto Studio的举动,进一步印证了TON生态在大规模采用方面的潜力。币安联合创始人何一明确表示,他们看好这种”为Mass Adoption而设计”的产品方向。
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优势明显,TON生态仍面临诸多挑战。最突出的问题是过度依赖Telegram单一平台,这种深度绑定意味着任何来自Telegram的变动都可能对TON产生系统性影响。例如,当Telegram创始人被捕消息传出时,TON生态TVL单日暴跌超过60%。
DeFi赛道发展不足是另一大短板。虽然用户规模可观,但变现能力参差不齐。目前STON.fi和DeDust两个项目就占据了TON生态80%的TVL,反映出DeFi生态的薄弱。
商业化服务的不完善也制约着生态发展。在用户触达方面,TON虽然实现了规模效应,但受限于隐私保护原则,难以实现精准营销;在流量变现方面,虽然支付工具完善,但钱包渗透率仅5%,远低于微信支付的92.4%。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TON生态实现Mass Adoption的最后障碍。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创新项目正在尝试突破这些限制。例如TON Foundation资助的MiniTon,通过提供TaaS(Tournaments as a Service)盈利方案,帮助开发者建立可持续的Web3商业模式。该项目已完成3万用户的Alpha测试,付费转化率达到1%,预计将在9月底扩大测试规模。
微信生态的经验借鉴
对比微信和Telegram的用户画像,可以发现显著差异:微信是典型的熟人强关系社交,人均日使用时长1.5小时;而Telegram更偏向泛社交关系,人均日使用时长仅0.5小时。这种差异决定了两个平台商业化路径的不同。
Telegram用户数据一览,数据来源:Waterdrip Capital
微信小程序的成功主要归功于四大优势:超轻量化的用户触达路径、基于社交关系的高效获客、创造增量市场的能力,以及完善的商业化服务体系。相比之下,Telegram虽然具备前三点优势,但在用户付费能力、精准营销和支付渗透率方面明显不足。
微信小程序生态的发展历程为TON提供了宝贵参考。初期野蛮生长阶段,大量”换皮”游戏通过简单裂变快速获客;2020-2022年调整期,微信通过提升产品质量和丰富功能接口,培育出《羊了个羊》等现象级产品;2023年至今的爆发期,中重度游戏批量涌现,混合变现模式成为主流。
微信小程序发展时间线和项目事例,来源:Waterdrip Capital
TON生态可以从微信经验中汲取多重启示:持续解决开发者痛点,如提升游戏引擎兼容性;建立快速市场响应机制;为初创项目提供专项流量扶持;以及最重要的,鼓励优质内容创作。这些措施将有助于TON生态突破当前的发展瓶颈,向真正的Mass Adoption迈进。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5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