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富兰克林邓普顿(Franklin Templeton)投资的比特币DeFi基础设施项目Bitlayer近日正式上线主网智能合约桥,这项创新技术将大幅提升比特币在不同区块链网络间的互操作性。
该桥接方案名为BitVM,被团队定位为”面向比特币持有者的最小信任跨链解决方案”。其核心机制允许用户将BTC存入智能合约进行托管,并1:1兑换为Peg-BTC(YBTC)代币,这种比特币的链上表示形式可以与各类智能合约平台无缝交互。
Bitlayer技术团队表示,Peg-BTC专为增强比特币的可编程特性和跨链兼容性而设计。目前项目已与Sui、Base和Arbitrum等多个主流公链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多链生态整合。
Bitlayer官方发言人向Cointelegraph透露:”我们的跨链桥旨在不改变比特币底层协议的前提下,让原生BTC流动性能够自由流入支持智能合约的生态,从而丰富比特币DeFi的应用场景。”
跨链桥的安全性问题一直是行业痛点,过去频发的安全事件令人担忧。2022年Wormhole桥遭遇3.21亿美元黑客攻击的事件(后追回2.25亿美元)就是典型例证。
针对这一挑战,Bitlayer表示其BitVM桥在传统模型基础上进行了安全升级。区别于常见的多重签名机制,该方案创新性地采用单签名者架构来强化安全保障。
Taproot升级与铭文技术推动比特币DeFi生态繁荣
虽然以太坊和Solana等公链在DeFi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但比特币网络近期也涌现出众多创新金融协议。对BTC持有者而言,通过这些新型服务获取额外收益正成为颇具吸引力的选择。
在蓬勃发展的比特币DeFi赛道中,Bitlayer面临着BabylonChain(比特币质押协议)、Stacks(矿工激励协议)和BounceBit(再质押协议)等项目的竞争。数据显示,截至本周二,Bitlayer协议总锁仓价值(TVL)达3.84亿美元,6月产生170万美元手续费收入,而Babylon则以52亿美元TVL领跑市场。
Babylon协议TVL增长趋势(数据来源:DefiLlama)
目前比特币生态内约有30个DeFi项目正在积极建设,这一发展势头主要得益于两大关键技术突破:2021年11月实施的Taproot升级大幅提升了比特币的脚本能力,为开发更高效、更隐私的应用奠定了基础;2023年初Ordinals协议带火的铭文技术,则通过支持将图像、代码等数据直接写入比特币链上,为BTC网络开辟了全新的应用场景。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4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