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最新公布的稳定币监管框架将于本周五正式实施,为确保市场平稳过渡,当局特别设置了为期6个月的缓冲期。
根据香港电台报道,在新规生效后,符合监管要求的稳定币发行商可申请临时许可证。值得注意的是,若发行商在新规实施3个月内仍未达标,则需在4个月内终止相关业务运营。对于被认定无法合规的企业,HKMA将要求其在收到通知后30天内停止运营。
HKMA透露,首批牌照将采取”限量发放”的方式,且申请者信息将严格保密。这一举措旨在维护市场稳定,同时为优质企业提供发展空间。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部大楼。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香港稳定币新规核心要点解读
新监管框架对稳定币发行方提出了严格要求:必须100%以高流动性资产作为储备支持、确保T+1赎回机制、在香港设立实体运营机构并保持充足财务实力。
在合规运营方面,发行方需严格执行KYC(了解你的客户)程序、验证钱包所有权、实施实时交易监控,并建立高风险钱包地址黑名单制度。
HKMA将获得全面的监管执法权,包括罚款、公开警告、暂停或吊销牌照等处罚措施,严重违规者还将面临刑事指控。
香港稳定币牌照争夺战升温
在新规出台前夕,多家行业巨头已积极布局香港市场。中国电商龙头京东近期注册了与稳定币业务相关的实体,并参与了HKMA的沙盒测试计划。
蚂蚁集团旗下蚂蚁国际也计划在香港和新加坡同步申请稳定币牌照。作为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集团在全球拥有13亿用户和8000万商户资源。
今年2月,由渣打银行香港、Animoca Brands和香港电讯组成的财团宣布,将联合推出港元稳定币,进一步丰富了香港数字资产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立法机构正在推进相关立法工作,未来无牌发行稳定币可能被列为刑事犯罪,这凸显了香港构建合规数字金融体系的决心。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7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