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夏天,马克·扎克伯格向全球揭开了Libra的神秘面纱——这个锚定一篮子法定货币的数字货币计划,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带着浓厚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色彩。当时还叫Facebook的Meta,怀揣着成为”区块链央行”的雄心壮志,试图用技术创新重塑全球金融格局。
从颠覆者到合作者:Meta的金融战略转型
六年光阴流转,Meta的金融战略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华盛顿国会听证会上,Meta高管们不再高谈阔论创造新货币,而是反复强调自己只是”支付通道提供商”。当参议员沃伦和布卢门撒尔联名质疑Meta试图通过合作方式重启私有货币网络时,扎克伯格的团队迅速回应:我们仅提供账户系统,清算环节完全交由Circle的USDC处理。
Libra的兴衰:监管重压下的战略撤退
Libra的诞生曾如平地惊雷,震撼全球金融体系。这个由硅谷科技巨头联盟支持的项目,集结了Visa、PayPal等支付领域重量级玩家,试图打造超越主权国家的”数字美元替代方案”。然而监管的打击来得又快又狠:
- 白皮书发布仅三天就遭到美国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公开听证
- 扎克伯格四次被传唤作证
- 关键合作伙伴纷纷退出联盟
- 项目最终以2亿美元”贱卖”给Silvergate银行
Meta的新金融战略:从发行者到分销商
面对监管壁垒,Meta展现了惊人的战略灵活性——既然不能成为央行,就转型为货币流通的关键节点。2025年初的人事变动透露了重要信号:支付领域专家Ginger Baker被任命为Meta支付产品副总裁,这标志着Meta正以全新方式重返稳定币战场。
Meta的新策略聚焦三大核心优势:
- 用户账户关系:掌握30亿用户的社交网络
- 支付体验设计权:定义资金流动的界面和流程
- 数据沉淀能力:将支付行为转化为精准营销的金矿
金融权力转移:谁在定义支付的未来?
Meta的战略转型反映了整个行业的深刻变革。在《GENIUS Act》明确监管边界后,科技巨头们纷纷转向新的战场——流量入口的争夺正在重塑金融权力版图。
当前行业已形成清晰的层级分工:
- 底层发行方:如Circle、Paxos,负责合规与储备管理
- 顶层分销平台:如Meta、Stripe,掌控用户触点和支付场景
这种新型金融生态中,科技公司正在成为”不持有储备的卡组织”,通过代码和流量重构传统支付网络。当Meta掌控着30亿用户的社交账户时,其支付入口的影响力甚至超越了许多国家的银行系统。
未来已来:当巴西的WhatsApp用户发现广告收入结算突然变快时,他们不会知道背后是USDC在链上的高效流转。这种”无感”的金融体验,正是Meta新战略的高明之处——在监管紧盯稳定币发行的同时,科技巨头正通过支付路径的控制,悄然重塑全球金融体系的权力结构。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2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