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流支付平台率先采用加密货币支付方案
2025年7月,PayPal推出“Pay with Crypto”服务,允许美国商家接受超过100种加密货币支付,交易手续费仅为0.99%,相比国际信用卡费用降低约90%。收款自动转换为PayPal稳定币PYUSD,用户持有该稳定币还可获得约4%的年化收益。
与此同时,Finastra与Circle达成战略合作,将USDC稳定币结算整合进其Global PAYplus(GPP)平台,帮助银行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完成跨境支付。
二、创新项目崭露头角:Remittix的应用潜力
加密项目Remittix在跨境支付领域备受关注。其预售阶段已筹集超过2,150万美元,并已在BitMart交易所上市。Remittix支持跨链和多币种兑换,即将推出Beta版钱包,可在30多个国家实现加密货币到银行账户的转账,支持40多种加密货币和30多种法币。其低Gas费、高兼容性以及与银行系统的无缝整合,使其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三、后端基础设施整合:Ripple加速布局
区块链巨头Ripple宣布计划以2亿美元收购稳定币支付平台Rail,该平台目前处理全球约10%的稳定币支付,提供虚拟账户和自动化后台工具,显著提升支付效率。收购预计于2025年第四季度完成,将进一步增强Ripple在稳定币支付市场的竞争力。
四、监管与市场基础:稳定币跨境支付迎来“元年”
2025年被视为“稳定币跨境支付元年”。全球监管框架逐步完善,美国《GENIUS法案》已获通过,欧洲监管也趋于成熟,为稳定币在支付场景中的合规应用铺平道路。
麦肯锡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稳定币已占跨境汇款总额的近3%。尽管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即时结算、低成本和可追溯性等优势正吸引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和企业关注和布局。
五、传统金融机构的接受与挑战
PayPal、Finastra等传统支付巨头已积极拥抱加密货币支付方案,提升全球商户接受度和服务覆盖能力。然而,行业仍面临监管合规和技术整合等挑战。例如,KYC(了解你的客户)和AML(反洗钱)等合规机制需深度嵌入产品设计,以规避潜在风险和监管障碍。
六、未来展望:效率提升与制度完善并重
展望未来,稳定币和加密基础设施将持续重塑跨境支付行业:
-
效率显著提升:加密支付将结算时间从数天缩短至数秒或分钟,同时大幅降低成本。
-
多元平台融合:从PayPal、Finastra到Ripple、Remittix,多样化应用推动支付模式不断创新。
-
监管逐步完善:法律和监管框架的持续更新将为行业提供更健康的发展环境。
-
挑战仍存:技术门槛、监管协调和用户信任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和平衡。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