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社区对Stripe宣布推出全新Layer-1区块链Tempo的反应褒贬不一,不少人质疑该公司为何不选择在现有区块链网络上进行开发,而是选择自建底层网络。
Stripe联合创始人兼CEO Patrick Collison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表示:“当前的主流区块链并未针对稳定币及加密货币在我们支付生态中的爆发式增长做出充分优化。”他同时正式公布了其全新Layer-1网络Tempo的推出计划。
NFT平台Courtyard工程负责人Joe Petrich直言:“我们真的还需要再多一条链吗?”他认为,许多区块链现存的问题对行业参与者来说已有应对方案,再推出一个新链来“修复”这些问题并非必要。
Stripe对Solana的TPS评价引发争议,高管出面反驳
一般而言,Layer-1区块链更强调安全性与去中心化,而Layer-2方案则致力于提升交易速度与可扩展性。
Collison指出,大多数区块链难以支撑Stripe所预期的高并发交易需求——其峰值TPS(每秒交易笔数)需超过1万笔。
图片来源:Jason Zhao
他列举了几个对比数据:比特币(BTC)网络约5 TPS,以太坊(ETH)约20 TPS,而新兴网络如Base(以太坊Layer-2)和Solana(SOL)则号称可达约1000 TPS。
然而,Solana忠实支持者、Helius Labs首席执行官Mert Mumtaz反驳称,Collison对Solana的性能描述“严重失实”,并强调“Solana的实际吞吐能力远高于此”。
根据Solana Explorer实时数据,该网络在消息发布时的TPS为3186,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Mumtaz的说法。
不过,也有声音对Tempo表示支持。Web3钱包服务商Fintopia首席执行官Steve Milton认为:“Tempo为链上支付的大规模应用铺平道路,这将真正改变游戏规则。”
图片来源:avious
Milton补充说:“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底层设施——更快、成本更低、体验更流畅。” Privy首席运营官Max Segal也表态认可:“Tempo在这个方向上的尝试值得肯定。”
尽管如此,仍有评论者提出关键性质疑:为什么Stripe不将Tempo设计为Layer-2解决方案?
行业观点:以太坊Layer-2或仍具明显优势
以太坊基金会的Devansh Mehta评论道:“好奇Stripe为何选择自建验证者集群,而不是成为L2。去中心化与验证者多样性本就比全部自控更优。”
加密货币评论员Leo Lanza也提出了相似疑问:“是什么阻碍了Tempo成为以太坊Layer-2?”
他进一步分析:“如果作为以太坊Layer-2,Tempo不仅可以自定义TPS和法币计费机制,还能共享以太坊的网络效应、安全性、跨链互操作性以及更优的成本结构。”
Collison则回应称,对实际金融应用而言,以用户熟悉的法币计价手续费体验更友好,而现有区块链多依赖原生代币计价,存在使用门槛。
他总结道:“我们期待Tempo能够推动更多场景实现链上化——包括收款、全球支付、小额汇款、微支付、存款代币化及智能合约支付等,使其变得更简单、更高效。”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8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