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堵漏”到“疏导”:韩国数字资产治理与金融主权争夺的深层战略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韩国政府2025年9月出台新规,要求虚拟资产售房资金必须申报,同时推进央行数字货币测试,标志其数字资产治理进入“堵漏与疏导”并行的双轨战略。一方面严控虚拟资产风险,禁止杠杆借贷;另一方面支持银行主导发行韩元稳定币,以维护货币主权、应对国际竞争,平衡监管与创新。

2025年9月,韩国政府出台新规,要求使用虚拟资产卖出资金购房时必须如实申报。这一政策看似简单,却标志着韩国金融战略的重大转型。与此同时,韩国六大银行——KB国民、新韩、韩亚、友利、NH农协和企业银行——正积极筹备参与央行数字货币测试。这两项举措同步推进,意味着韩国数字资产治理正式迈入“堵漏”与“疏导”并行的双轨战略新阶段。

防御战略:虚拟资产的“去风险化”

韩国政府已将虚拟资产视为需严格管控的“外部威胁”,购房资金申报新规只是整体战略的一环。虚拟资产在韩国的普及率极高,近三分之一的韩国成年人持有数字资产,这一比例是美国的近两倍。韩元更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货币法币交易媒介,年初至今交易量已达6630亿美元,约占全球法币加密交易量的30%。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韩国选择主动出击。政府修订房地产交易规定,明确要求以虚拟资产变现资金购房时,必须在资金筹措计划书中如实申报资金来源。该政策由财政部、国土交通部等多部门联合制定,将虚拟资产卖出资金纳入自有资金项,并要求交易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同时,韩国金融委员会发布首部虚拟资产借贷服务指南,全面禁止杠杆及现金借贷,并设置个人限额与手续费上限。这些举措旨在遏制过度投机,阻断类似卖空的高风险行为。

进攻战略:构建国家数字货币体系

在严格管控虚拟资产的同时,韩国正加速构建国家主导的数字货币体系。韩国央行已成立虚拟资产委员会,负责监控加密货币市场,并重组了央行数字货币(CBDC)研发团队。

2025年,韩国央行调整CBDC开发节奏,暂停原定于年底的试点计划,转向支持“银行优先”的稳定币模式。央行副行长Ryoo Sangdai明确表示,支持商业银行成为稳定币的主要发行方。目前,KB、新韩、韩亚、友利、农协、企业银行等六大商业银行正与韩国金融结算院合作,筹备设立联合发行韩元稳定币的合资法人。这一银行主导的稳定币模式并非替代CBDC,而是与之形成互补,延续央行货币与商业银行货币并行的传统双重体系。

韩国双轨战略的核心,实则是争夺数字时代的金融主权与治理权。政策背后反映出深层的货币主权焦虑。目前,韩国尚未设立专门的稳定币监管框架,稳定币仍被归类为《虚拟资产用户保护法》中的“虚拟资产”。

监管空白引发了对货币主权和资本外流的担忧。政策制定者担心,外国稳定币(尤其是美元稳定币)可能威胁韩国货币主权,导致资本外流,并使贸易结算体系过度依赖外部稳定币,带来监管套利问题。为此,韩国金融服务的虚拟资产委员会在2025年1月宣布启动第二阶段数字资产立法议程,重点正是建立稳定币专项制度。

李在明总统在竞选期间就将制度化韩元稳定币列为关键承诺,上任后进一步推动相关立法。政策讨论已从单纯关注风险,转向认可国内受监管韩元稳定币的潜在益处,例如提升韩元的全球竞争力与推动国内支付系统创新。

挑战与前景:双轨战略的风险与机遇

韩国政府的双轨战略仍面临多重挑战。立法方面涉及修订或制定共951项法律法规,程序复杂。区域竞争也在加剧:美国GENIUS法案加速了美元稳定币全球化,引发韩国对货币主权的进一步担忧。周边金融枢纽同样快速布局——日本企业建立数字资产储备,香港颁布全面稳定币规则,新加坡2024年加密交易所牌照数量翻倍。

在技术层面,韩国需在货币主权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为应对挑战,韩国正采取双轨并行策略:在监管沙盒中允许非银行稳定币实验,同时推进商业银行主导的机构稳定币。此外,韩国还试图通过混合架构确保公链与私有基础设施的技术中立和互操作性,以连接传统金融与民间创新生态。

未来一年将成为韩国数字资产战略的关键检验期。政策制定者需密切关注几个核心指标:ETF合法化进展、稳定币正式推出时间,以及Bithumb交易所的IPO表现。韩国能否维持“严格合规”与“鼓励创新”之间的平衡,将决定其能否巩固加密金融中心的地位。

韩国并非孤例。从美国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全球主要经济体均在探索数字货币的监管与发展路径。韩国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极高的公众参与度与强监管干预的结合。未来几年,韩国或将成为首批实现由主要商业银行联合发行稳定币的国家之一。银行发行的稳定币将服务于批发结算和高监管信任的机构场景,而非银行稳定币则面向零售经济与Web3生态,形成并行互补的双轨结构。

韩国正在走一条务实的中间道路:既不全面禁止,也不完全放开,而是在国家监管与市场创新之间寻求可持续的平衡点。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9070.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 2025年SEC新规指南:加密货币质押合法参与全攻略

    关键要点 SEC明确区分合规质押与证券行为:直接参与网络共识的独立质押、委托质押及托管质押不构成证券发行,质押奖励视为服务报酬而非投资收益。 监管红线仍存:收益农耕、承诺固定回报的DeFi产品及伪装质押的借贷方案仍可能被认定为证券活动。 生态影响深远:新规为验证者、开发者及机构投资者提供法律确定性,将加速PoS网络普及并提升去中心化程度。 合规实践要求:需确保质押直接关联共识机制、保持托管透明、避免收益承诺,并完善信息披露。

    2025年7月11日
    4800
  • 加密行业创业者为何离开美国?如何吸引他们回归本土市场

    美国国会通过GENIUS法案,建立首个联邦支付稳定币框架,标志着金融创新领域的重要进展。作者批评拜登政府通过执法而非明确监管阻碍行业发展,导致美国在数字资产领域落后于英国、日本等国。新法案旨在提供监管明确性,巩固美国全球金融创新领导者地位,呼吁把握数字资产革命机遇,避免因监管不确定性错失发展良机。

    资讯 2025年7月24日
    4200
  • 京东(JD.com)加入稳定币竞争:把握GENIUS法案机遇布局美国市场

    中国电商巨头京东(JD.com)正式进军稳定币领域,公司创始人刘强东在北京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透露了全球跨境支付解决方案计划。这一战略布局恰逢美国通过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GENIUS Act),为全球稳定币监管树立了新标杆。 刘强东表示:”我们计划在所有主要经济体申请稳定币运营许可。”京东的稳定币方案将…

    2025年6月18日
    3000
  • RSK基础设施框架解析:工作原理与核心功能详解

    关于Rootstock区块链 Rootstock(RSK)是比特币区块链上的第2层平台,通过兼容以太坊虚拟机(EVM)实现智能合约功能,同时利用比特币合并挖矿保障安全性。其支持与以太坊的互操作性,提供桥接代币转换功能,并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社区,为开发者提供高度安全且可扩展的智能合约平台。 RSK基础设施框架(RIF) RIFOS基于RSK智能合约网络,提供去中心化基础设施服务标准,如数据存储、支付处理等,通过RIF代币实现服务访问。其目标是降低开发门槛,推动区块链普惠金融,尤其关注新兴经济体的金融包容性。RIF生态包含钱包、DeFi网关、支付等产品,赋能去中心化应用开发与价值交换。

    2025年8月19日
    1400
  • 加拿大推出官方稳定币QCAD获Coinbase支持 提升区块链金融创新

    加拿大官方推出合规加元稳定币QCAD,由Canada Stablecorp发行并获Coinbase支持。QCAD以1:1加元储备保障稳定性,支持多链交易及跨境支付,推动加密与传统金融融合。随着稳定币市场增长,QCAD凭借合规性和创新应用场景,有望成为数字加元的重要桥梁。

    2025年7月25日
    36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