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Ripple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法律争端正式落幕,瑞波币(XRP)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确定性。这一重大进展也引发了行业观察者的新关注:XRP是否具备成为SWIFT替代方案的潜力?
自1973年成立以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一直是国际资金转账的核心枢纽。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批评指出,该系统在效率和透明度方面已显滞后。
包括Ripple首席执行官Brad Garlinghouse在内的多位区块链专家认为,区块链技术凭借其高吞吐量、实时结算与更低成本的优势,有望成为SWIFT的理想替代方案。
随着法律阴云的消散,Ripple能否真正提供可替代SWIFT的下一代金融基础设施?
Ripple如何与SWIFT竞争?
SWIFT自五十多年前取代Telex成为全球金融通信标准以来,已建立起庞大的生态网络。该系统虽不直接处理资金转移,但通过标准化代码和安全消息传递机制,协调全球银行完成跨境支付。
一次典型的SWIFT转账需经过多家中间银行协作,最终通过传统清算系统完成结算,整个过程复杂且耗时。
目前,SWIFT每日处理超过5300万条消息,覆盖220个国家、11500家金融机构,运行在40000条支付路径上。
然而其痛点也十分显著:交易常需数日完成,手续费高昂,且缺乏端到端的透明度。SWIFT在2024年1月承认,约10%的交易失败,5%遭遇延迟结算。
尽管SWIFT近年来持续升级——例如推动ISO 20022标准以提升数据透明度,批评者仍认为其本质是基于陈旧XML技术的遗留系统。
相比之下,Ripple基于区块链的解决方案在技术层面具备明显优势:近乎实时的结算速度、更低的成本与更强的可追溯性。
早在2018年,Garlinghouse就公开表示:“我们日常工作的核心就是替代SWIFT。” 如今,随着更多金融机构开始采用Ripple账本技术,以及XRP价格在一年内飙升400%,其挑战SWIFT的势头正在增强。
XRP价格一年内上涨400%。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Ripple尚未超越SWIFT的关键原因
Ripple欧洲区董事总经理Cassie Craddock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强调:“我们视区块链为增强而非完全取代传统支付系统的手段,目标是实现现有金融基础设施的现代化。”
她指出,要实现规模化应用需克服两大挑战:系统可用性与合规性。
在合规层面,Ripple曾长期陷入与SEC的法律拉锯战。2020年12月,SEC起诉Ripple Labs进行未注册证券发行。尽管2023年法院裁定XRP程序化销售不构成证券发行,Ripple最终仍被处以1.25亿美元罚款。直到2025年8月,双方才正式撤销诉讼。
尽管诉讼可能影响了Ripple在美国市场的推广,但其间该公司仍与多国机构达成合作。值得一提的是,该案反而为XRP带来了大多数加密货币缺乏的法律明晰性。
然而,法律确定性并不足以让Ripple轻易颠覆SWIFT——银行体系固有的保守性与运营惯性仍是巨大障碍。
区块链倡导者Vincent Van Code分析称:“SWIFT系统日处理量达数十亿美元,尽管存在效率问题,但替换核心系统需5-7年时间和数亿美元投入,对银行而言是极高的运营风险。”
他进一步指出:“每家银行都熟悉SWIFT,这使得它成为最安全、最经济的选择。即便是SWIFT GPI这类更新,也只是对近50年历史系统的修补。”
Van Code总结认为,Ripple需应对老旧的核心银行系统、碎片化的全球监管格局,同时还要打消机构对代币流动性的顾虑。“SWIFT的网络效应是其护城河,打破它需要时间。”
Craddock则表示:“机构需要符合其使用习惯的工具。”她认为,美国近期推出的《GENIUS法案》等监管框架为区块链采用提供了更清晰的规则,增强了机构的信心。
“像Ripple USD这样的稳定币正在帮助弥合传统与数字金融之间的鸿沟——它们与美元1:1锚定,行为类似数字现金,这种熟悉感正推动传统金融机构更愿意接纳区块链技术。”
私人支付领域进展显著
尽管Ripple能否最终颠覆SWIFT尚不确定,但加密货币尤其是稳定币在美国正迎来重要发展窗口。立法机构明显倾向于推动私人稳定币而非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发展。
美国国会虽未明确禁止CBDC,但通过立法限定仅国会可授权发行CBDC,排除美联储与商业机构发行的可能性。与此同时,《GENIUS法案》为稳定币发行方建立了明确的监管框架。
2025年3月,在SEC撤销调查后,Garlinghouse接受Fox News采访时强调“美国市场蕴藏巨大机会”,并指出支付系统从SWIFT向区块链迁移的现代化趋势已不可逆转。
他特别提到“特朗普效应”对行业的影响:“你将在区块链技术的采纳过程中明显感受到政策环境的变化。”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39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