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为何判决“境外挖矿”商业合约无效?原因解析与影响分析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广州市中院裁定中国公民在蒙古国运营虚拟货币矿机的买卖合同无效,认定其违反中国法律及公序良俗,扰乱金融秩序。判决强调中国公民海外虚拟货币活动仍受国内法律约束,警示规避监管行为。

9月8日,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涉外涉港澳台民商事审判工作发布会上,公布了一起涉及中国公民在境外运营虚拟货币“矿机”的买卖合同纠纷案件。法院最终判决该合同因“扰乱中国金融秩序、涉及社会公共利益”而无效。这一判决向试图通过“境外操作”规避中国加密货币监管的公民发出明确警示:中国公民在海外从事虚拟货币相关活动,仍然受到中国法律的约束。

一、案件回顾:境外挖矿合同引发的法律争议

本案当事人王某与郑某均为中国公民。双方通过微信达成协议,郑某以人民币102.4万元向王某购买24台用于虚拟货币“挖矿”的专用服务器(即“矿机”),并约定由王某将设备运至蒙古国进行运营和维护,电费由郑某与陈某承担。

然而,矿机运抵蒙古国后频繁出现上线问题,且始终由王某实际控制,未交付给郑某。郑某遂向法院起诉,请求确认买卖合同无效。王某则辩称,本案应适用蒙古国法律,且合同应属有效。

二、法院判决:适用中国法律,合同无效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生效裁判中指出,尽管本案存在涉外因素(矿机运至蒙古国),但双方均为中国公民,且合同约定的买卖及运往蒙古国用于比特币“挖矿”的行为,涉及中国的生态环境和金融安全等社会公共利益,因此应适用中国法律。

法院进一步指出:

  • “挖矿”高耗能: “矿机”属于挖矿专用设备,“挖矿”行为属于高耗能活动。

  • 虚拟货币交易非法: 虚拟货币交易属于非法金融活动,会扰乱中国金融秩序。

  • 违反公序良俗: 涉案合同因违背公序良俗而无效。

根据中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同时,2021年中国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也明确禁止虚拟货币挖矿及相关金融活动。法院的判决正是基于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

三、判决的深远影响:强化金融安全与生态保护

广州中院的此次判决具有多重重要意义:

  • 明确法律适用原则: 判决明确中国公民从事境外虚拟货币“矿机”交易仍适用中国法律,防止借“境外操作”逃避监管。这对试图将加密货币业务转移海外以规避国内法律约束的公民形成明确警示。

  • 遏制非法金融活动: 依法认定“矿机”买卖合同无效,有助于从源头上遏制虚拟货币相关非法金融活动,维护国家金融秩序稳定。

  • 维护公共利益: 判决强调虚拟货币“挖矿”对生态环境和金融安全的潜在危害,彰显司法机关对公共利益的坚决维护。

  • 提供裁判指引: 此次判决为类似案件提供明确裁判依据,有助于统一司法实践,提升审判效率。

  • 筑牢“一带一路”金融与生态司法防线: 判决提及矿机运往蒙古国,体现中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跨境金融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

四、中国加密货币监管的持续性与穿透性

据了解,中国虽明令禁止虚拟货币挖矿,但境内仍存在不少挖矿实体或行为。此次判决再次强调了中国对虚拟货币“挖矿”和交易的严格监管立场,以及监管的持续性和穿透性——无论相关活动发生在境内还是境外,只要涉及中国公民且影响中国金融秩序或公共利益,都将受到中国法律约束。

这一判决也再次提醒中国公民和相关企业,在参与任何虚拟货币相关活动时,务必充分了解并严格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切勿抱有侥幸心理,试图通过“境外”等方式规避监管。

结语: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这一判决,是中国虚拟货币监管领域又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明确了中国公民在境外从事虚拟货币“挖矿”等活动仍受国内法律约束的原则,更彰显了中国维护金融秩序、保护公共利益的坚定决心。对整个加密货币行业而言,这是一个强烈信号:合规是底线,任何试图挑战国家法律和公共利益的行为,都将面临严厉法律制裁。

推荐阅读:云锋金融获香港虚拟资产牌照,马云Web3版图逐渐浮现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0326.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9月12日 下午3:10
下一篇 2025年9月12日 下午3:12

相关推荐

  • Monad 生态系统完整指南:原生钱包与启动平台详解

    介绍 Monad生态系统发展迅速,重点介绍三个原生项目:Mozi Wallet、Haha Wallet和Nad.fun。Mozi Wallet通过Telegram简化DeFi使用,支持质押管理和收益转换;Haha Wallet提供智能钱包功能和社区激励;Nad.fun结合游戏化元素和代币创建,重新定义启动平台。这些项目利用Monad的高吞吐量、低费用和并行执行优势,推动DeFi普及和创新。

    2025年9月26日
    2400
  • 2024年最佳加密彩票平台推荐及全面评测

    加密彩票是传统彩票的区块链版本,使用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和数字彩票替代法定货币与实体票。其核心优势在于采用智能合约和可证明公平技术,确保抽奖过程自动化、透明且完全随机。主流平台如BTC Lottery(多链支持)、Lottoland(比特币结算)、PoolTogether(无损抽奖)和Lucky Block(NFT奖品)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匿名参与与公开交易记录。参与时需优先选择经安全审计的平台,并注意风险管理。

    2025年8月27日
    5500
  • ERC-7683革新Web3生态:实现多链统一与分散式联合的新突破

    区块链跨链互通面临安全性、高Gas费用和复杂性三大挑战,其中Ronin Bridge等重大黑客事件凸显安全风险。Uniswap Labs与Across提出的ERC-7683标准通过统一跨链订单结构和智能合约接口,旨在简化操作并提升安全性,已获Optimism等采用。Vitalik Buterin公开支持该标准,认为其能显著改善用户体验。但标准实施需解决流动性不足问题,需更多用例和用户参与以形成规模效应,最终推动跨链交易效率提升。

    2025年8月21日
    3200
  • 中国人工智能十年规划:蚂蚁国际率先布局全国AI融合战略

    中国计划到2027年AI技术普及率达70%,2035年建成智能社会,重塑生产与生活方式。蚂蚁国际与渣打银行合作推出AI驱动的外汇管理方案,降低企业成本,加速AI在金融领域落地。中国AI发展目标远超西方国家,并致力于将AI打造为全球公共产品。

    资讯 2025年8月29日
    3100
  • 十大Layer 3(L3)区块链项目深度解析与投资指南

    L3 是什么? Layer 3(L3)是区块链扩展的下一步,可视为 L2 的“深度定制版”,针对特定应用场景进行高度个性化优化,如游戏、企业系统或社交网络等用例提供支持。通过 L3,开发者可以为这些特定任务创建独立的区块链环境,不再与其他应用争抢资源。 为什么需要 Layer 3? L3 的主要目的是为去中心化应用(dApps)提供更加定制化的环境,解决不同区块链生态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问题。L3 引入了跨链桥等协议,使得资产在不同区块链之间的无缝转移和信息交换成为可能。 Layer 3 的关键优势 降低费用:L3 进一步优化交易流程,减少使用成本。 增强隐私:L3 提供更强的隐私保护能力。 高度定制化:L3 可以根据不同应用的需求进行深度定制。 新的经济模式:L3 允许开发者引入新的代币经济体系。 Layer 3 的实际应用 1.游戏:L3 区块链非常适合需要高交易速度和低费用的游戏应用。 2.去中心化金融 (DeFi):L3 可以支持更快、更高效的 DeFi 操作。 3.供应链管理:L3 可以增强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 十大 Layer 3 案例解析 1. Xai Network:专为 Web3 游戏构建的 Layer 3 区块链网络。 2. Orbs:优化智能合约执行效率的 Layer 3 公链。 3. DegenChain:专为去中心化社交和游戏场景打造的 Layer 3 区块链。 4. zkSync Hyperchains:通过零知识证明技术实现高效可扩展性和跨链互操作性。 5. Arbitrum Orbit:允许开发者创建自定义的区块链。 6. Apechain:专为 BAYC 社区构建的 Layer 3 区块链。 7. Animechain:为动漫内容创作者和粉丝提供的定制化链上环境。 8. Polygon Supernets:高度可扩展和自定义的 L3 解决方案。 9. zkLink Nova:专注于去中心化金融(DeFi)应用的 L3 区块链。 10. Nautilus Chain:模块化 Layer 3 区块链,解决扩展性和隐私性问题。 结语 Layer 3 正逐渐成为推动行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力量,提供了更多灵活性,允许根据具体应用场景进行高度定制化的设计。随着这些技术框架的不断成熟,Layer 3 将继续在 Web3 生态系统中扮演关键角色。

    2025年7月17日
    65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