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原文标题《Outlook of Institutional Fund Inflows in Asia’s Crypto Markets》
亚洲加密货币市场的机构资金流向展望
随着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今年初批准比特币现货ETF,传统金融机构投资加密货币获得了更安全合规的渠道。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普通投资者打开了大门,更吸引了管理养老金和主权财富基金等公共资本的机构投资者目光。这些”巨鲸”级投资者的入场,很可能为加密货币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专家们经过长期讨论后认为,机构资金的入场本身就是对加密货币市场潜力的重要背书。本文将聚焦亚洲主要国家公共基金对加密货币市场的态度和参与程度,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韩国:迂回入场的保守派

在韩国,尽管散户投资者对加密货币表现出极大热情,但机构投资者却面临着严格的监管限制。韩国金融服务委员会明确表示不会效仿美国批准比特币ETF,并禁止国内投资者购买海外上市的加密货币ETF产品。这种保守立场使得公共基金很难直接参与加密货币市场。
然而,市场正在发生微妙变化。韩国公共基金找到了间接参与的方式——通过投资美国加密货币交易所Coinbase的股票。韩国投资公司(KIC)曾在2021年购入Coinbase股票,虽然很快又全部抛售;而管理着近万亿美元资产的国民养老金服务机构(NPS)目前仍持有大量Coinbase股份。
这种”曲线救国”的投资方式颇具深意。虽然这些机构公开表态仍对加密货币持谨慎态度,但实际行动表明他们并未完全忽视这个新兴市场。随着韩国政坛在议会选举前竞相推出亲加密政策,机构投资者的参与度有望进一步提升。不过需要清醒认识到,韩国批准比特币ETF或放宽机构投资限制仍需要克服诸多监管障碍。
日本:蓄势待发的潜力股

日本政府正在积极推动加密货币市场发展,虽然目前还没有公共基金直接投资的案例,但政策环境正在发生积极变化。最新法律修订允许风险投资公司持有加密资产,这为主权财富基金旗下的JIC Venture Growth Investment参与加密项目扫清了障碍。
更值得关注的是,日本政府发布的NFT白皮书中暗示,全球最大养老基金GPIF可能考虑进入加密货币市场。如果这个管理着1.5万亿美元资产的”巨无霸”决定入场,必将对整个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正在构建政府主导的加密货币发展框架,在这个进程中,包括公共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参与度有望逐步提升。这些”国家队”资金的流入,将为加密货币市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西亚:石油资本的新赛道
西亚地区的主权财富基金正在加密货币领域频频出手。沙特阿拉伯的Sanabil Investment已向区块链风投机构投入6200亿美元,阿联酋则通过HUB71筹集20亿美元资金支持Web3发展。

来源:HUB71
这些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正在积极寻求经济多元化转型,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技术成为他们重点布局的新兴领域。主权财富基金的强力支持,正在加速该地区加密生态的发展。
澳大利亚:ETF先行者的机遇与挑战

来源:Global X、21Shares
澳大利亚是首批批准比特币和以太坊ETF交易的国家之一,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合规入场渠道。然而,Australian Super等大型养老基金至今仍未大举进场,这主要源于监管不确定性等因素。
但市场前景正在改善。美国比特币ETF获批后,澳大利亚市场热情明显升温。更值得注意的是,通过自我管理养老基金(SMSF)投资加密货币的个人正在快速增长,2019年以来相关投资额已增长近500%。这种自下而上的需求,很可能推动机构投资者改变观望态度。
新加坡:从激进到审慎的转变

新加坡曾是加密货币市场的积极参与者。淡马锡曾专门设立部门投资区块链项目,GIC也参与了Coinbase的融资。然而Terra-Luna崩盘和FTX暴雷事件让新加坡付出了沉重代价,淡马锡在FTX上的损失高达2.71亿美元。
这些挫折使得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和监管机构转向保守立场。短期内,新加坡公共基金对加密货币市场的参与可能会更加谨慎。
未来展望
纵观亚洲主要国家,公共基金对加密货币市场仍保持审慎态度。目前参与程度与其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相比微不足道——韩国国民养老金投资Coinbase的资金仅占其总资产的0.0002%。
但美国比特币ETF的批准正在改变游戏规则。香港、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地都在酝酿推出自己的加密货币ETF产品。这一趋势很可能吸引更多机构投资者入场。长远来看,公共基金的参与将为加密货币市场带来更稳定的流动性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