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授权转载自金色财经,作者:曼昆区块链法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Tornado Cash:隐私捍卫者还是洗钱工具?
Tornado Cash 是以太坊上一个广受欢迎的去中心化混币协议,凭借其强大的隐私保护功能吸引了大量用户。然而,这种匿名性也引起了监管机构的密切关注。
2022年8月,美国财政部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将 Tornado Cash 列入制裁名单,指控其被用于洗钱活动,特别是协助朝鲜黑客组织 Lazarus 处理超过10亿美元的非法资金。这是美国首次对链上协议实施制裁,对整个加密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5年3月21日,事情出现转机,美国财政部撤销了对 Tornado Cash 及其关联地址的制裁。这一决定并非毫无预兆——早在2024年11月,美国第五巡回上诉法院就裁定,Tornado Cash 的核心智能合约不构成“财产”,财政部的制裁行为涉嫌越权。
然而,制裁的解除并不意味着开发者完全脱身。2024年5月,荷兰法庭以洗钱罪判处 Alexey Pertsev 5年4个月有期徒刑,而 Roman Storm 在美国仍面临法律诉讼。
此案引发了一个核心争议:开源代码的作者是否应该为工具的滥用负责?Solana 政策研究所为 Storm 和 Pertsev 提供了50万美元的法律辩护资金,强调“编写代码不是犯罪”。以太坊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等人也参与筹款支持,显示出加密社区对此案的高度关注。
Roman Storm:洗钱指控与陪审团分歧
2023年8月,Roman Storm 被美国检方指控涉及洗钱、违反制裁和经营未注册货币传输业务等八项罪名。2025年7月14日,审判在纽约曼哈顿进行。陪审团未能就洗钱和违反制裁两项指控达成一致,导致这些指控被撤销或待定,但 Storm 仍被判定“共谋经营未注册货币传输业务”,面临最高五年刑期。
判决引发了广泛讨论。支持者认为,作为技术开发者,Storm 应享有言论自由,不应为去中心化工具的滥用担责。反对者则认为,尽管开发者无法控制协议的每一个使用细节,但如果明知工具被广泛用于非法活动而不加管控,就应承担相应责任。
技术无罪:法律与道德的边界
“技术无罪”这一观点在开源和去中心化社区中广为流传,其核心逻辑在于工具本身是中立的,罪责在于使用者。
美国通常将技术开发者视为创作者,享有言论自由权,这意味着他们编写的代码不应自动承担滥用责任。例如,美国《通讯规范法》第230条为网络服务提供商提供了一定保护,使其不因用户行为而被追责。尽管该条款主要适用于互联网平台,但其精神也为去中心化协议开发者提供了类似保护,前提是开发者未直接参与非法行为。
然而,并非所有国家都认同这一理念。荷兰法院判处 Tornado Cash 开发者 Alexey Pertsev 有罪,认为开源软件开发者可能需对工具的滥用负责。这反映出不同司法体系对技术责任的理解存在显著差异。
洗钱罪的认定标准
在美国,洗钱罪通常依据《洗钱控制法》进行追诉。该法规定,洗钱行为包括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转移非法资金,以掩饰或合法化非法收益。构成洗钱罪的关键要素包括资金的非法来源,以及为掩盖来源而进行的交易行为。
“明知”标准的重要性
大多数司法体系将“明知为犯罪所得”作为洗钱罪的主观要件,即被告必须知晓其参与的活动涉及非法资金转移。如果被告对资金非法来源不知情,通常不构成洗钱罪。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即便没有明确证据表明被告“明知”,只要能够证明其存在合理怀疑或故意忽视,也可能被认定负有责任。
例如,《洗钱控制法》第1956条规定,任何人在“知道或有合理理由知道”某项交易涉及非法资金时,都可能被视为参与洗钱。这意味着,即便缺乏直接证据,法院仍可根据可疑行为判定其涉嫌洗钱。
Tornado Cash 开发者的“明知”问题
在 Tornado Cash 案中,开发者是否满足“明知”标准成为判定责任的关键。美国检方指控开发者“故意”创建了允许匿名转账的工具,为洗钱提供了便利。辩方则强调,作为去中心化协议的开发者,他们无法控制或知晓协议的具体使用方式。
法院在判断“明知”时可能会考虑以下因素:
1. 技术工具的用途:Tornado Cash 是开源、去中心化的隐私工具,设计初衷是增强用户隐私,而非专门用于洗钱。但法院需评估开发者是否应预见到其被滥用的可能性。
2. 公开信息与警告:如果开发者或社区意识到工具频繁用于非法交易,却未采取制止或警告措施,法院可能认定开发者存在“明知”或故意忽视。
3. 开发者的行为与责任:检方可能指出,如果开发者对工具滥用有充分了解,却未对匿名性进行必要约束或监控,则可能被认定为“明知”。
这些因素凸显了去中心化金融工具开发中责任界定的复杂性。尽管技术本身并非犯罪,但如何界定开发者对滥用的责任,仍需法律与行业的进一步探索。
结语:创新与合规的平衡
Tornado Cash 案已超越个别开发者的命运,正在为整个去中心化金融行业划定边界。如果开源代码作者可能因用户行为而入狱,还有谁敢推动技术创新?但若完全放任匿名工具发展,犯罪活动也可能更加猖獗。
此案很可能成为未来类似案件的标杆。最终结果不仅影响 Storm 的命运,更将为加密社区的行为准则提供重要参考。在隐私与合规的天平上,技术、法律与社会仍需寻求共识,就像区块链本身一样,仍在不断演进中。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1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