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稳定币:美元主导地位的神话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亚洲经济体正推动本地货币稳定币发展,以摆脱美元主导的稳定币体系。新加坡、日本、菲律宾等国已出台政策或试点项目,旨在降低跨境支付成本、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并减少对美元的依赖。这一趋势反映了亚洲在数字金融领域的独立战略。

亚洲稳定币:美元主导地位的神话

本文为特邀撰稿,观点来自 Gurufin 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 Jae S. Jeong 博士。

如今的稳定币是美国金融体系的延伸。它们以美元为支撑,与美国的货币政策挂钩,并间接服务于其政策目标。这种依附关系对部分人有利,但并非所有人。原因如下。

数字资产领域存在一个迷思:最终会有一种数字货币主导全球支付和商业。稳定币的支持者将美元视为天然的垫脚石,因为它具有深厚的流动性和全球地位。

普遍认为,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主要的数字结算层。但仔细审视亚洲的经济现实,我们会发现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正在形成:这个未来不是由全球野心驱动,而是由本地经济实际、紧迫的需求推动。

美元的阴影

这是一个关乎实用性和国家利益的问题。亚洲各国多样化的需求将催生一系列本地货币稳定币,使央行行长能够对冲以美元计价的数字金融体系。

如今,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确实笼罩在美元的阴影之下。像 USDT 和 USDC 这样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主导了交易量,成为进入加密货币市场的数字门户。自2024年美国大选以来,支持度有所增加——尤其是对那些持有美国政府债务作为储备的模型。

这种现状对美国和这一迷思的支持者来说非常有利。然而,也有人正试图从美元的阴影下探出头来。

亚洲稳定币:美元主导地位的神话 稳定币对安全资产市场的影响及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来源:国际清算银行)

第一个原因与数字资产无关。随着贸易和关税政策的摇摆,国债收益率飙升。非美国公司和政府仍持有国债,但对其风险的评估已经改变。这种变化可以从央行黄金储备的增加中看出。

其次,从欧洲到东南亚的美国盟友正在重新思考将其贸易和货币政策与美国绑定的好处。美元化,即本地经济变得依赖美元的过程,在新兴市场一直是一个警示故事。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于亚洲公司错配——借入美元却以本地货币赚取收入。如今,在许多新兴经济体,美元稳定币被视为通往美元化的快车道。

这暗示了第三个问题:货币政策必须服务于本地经济增长。现代央行作为国家复兴的工具而发展,需要能够控制的工具以造福其国民。

通过采用美元稳定币,新兴经济体的央行行长——尤其是但不限于亚洲——将失去使用汇率作为吸收外部冲击工具的能力,特别是在这些冲击与美国经济周期相反时。

国际清算银行已经强调了“货币替代”的风险。美国以外的金融监管机构理解这一现实与美元主导迷思之间的区别。

稳定币多元化

新兴亚洲经济体可以利用对稳定币的需求来增强其本地货币实力。央行行长必须将稳定币提供的更便宜、更快、24/7支付的轨道与通常作为储备的美元计价资产分开。

有些国家已经抓住了这一时机。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经完成了单一货币稳定币的监管框架。这一清晰的许可路径支持发行与新加坡元挂钩的稳定币,使企业财务主管能够利用它进行更快、更便宜的商业支付结算,并简化区域内的跨境支付。

日本修订后的《支付服务法》允许银行和持牌信托公司发行以日元为支撑的稳定币。对此,SBI、CircleRipple 和 Startale 最近宣布计划联合推出日元稳定币。Monex 和本地金融科技公司 JPYC 也在计划推出本地稳定币。

对菲律宾而言,稳定币是解决每月30亿美元汇款高费用和低速度的直接解决方案。小企业主现在可以使用受监管的稳定币接受海外客户的付款,即时绕过卡网络费用,并在几分钟而非几天内收到资金。

通过开发和管理自己的本地货币稳定币,亚洲央行可以保留对其金融体系的控制权,并积极塑造数字未来,而不是被动应对。这一模式可以在亚洲深厚的贸易走廊中复制,允许互操作的稳定币网络加速结算,并减少亚洲内部贸易对美元的依赖。

对亚洲主要贸易公司来说,这一机会更具吸引力。许多20世纪的亚洲经济是围绕少数大型集团实现现代化的。在日本、韩国、香港、印尼、菲律宾和印度,这些集团将从强大的本地稳定币中受益,减少亚洲企业间商品和资本流动的摩擦。

即使是本地商户和中小企业也能获益。稳定币允许商户绕过传统卡网络的费用和结算风险。

稳定币的下一章

稳定币是美国货币体系的延伸,但它们不必如此。

从巴基斯坦到韩国的央行行长和金融监管机构正在努力解决如何安全地将稳定币创新的最佳部分引入其经济,而不将美元化视为必然结局。传统货币政策中有先例可循。新加坡拥有与美元分离的强势本地货币,并在全球贸易中发挥了远超其体量的作用。

创新是关于打造更好的系统,而不仅仅是复制旧系统。亚洲金融政策制定者可以将快速支付轨道与储备资产分开,保留货币政策制定的空间,并专注于高价值的亚洲内部支付走廊。

多元化的稳定币未来尚未成为现实。但正如所有迷思一样,它讲述了一个值得追求的故事。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2710.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19小时前
下一篇 19小时前

相关推荐

  • Projective Finance推出700万美元链上借贷池 助力伊利诺伊州太阳能项目融资

    Projective Finance推出700万美元DeFi借贷池,为伊利诺伊州公立学校太阳能项目融资。该平台基于Avalanche区块链,允许合格投资者通过USDC参与市政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由穆迪评级且政府担保。美国太阳能市场快速增长,但面临融资瓶颈,代币化被视为提升可再生能源投资透明度和效率的关键。此前Enel Group等企业已尝试区块链太阳能资产代币化。

    2025年7月9日
    5700
  • 高盛与纽约梅隆银行合作推出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服务

    华尔街巨头高盛和纽约梅隆银行正联手为机构投资者提供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服务,实现实时结算和全天候交易。这一创新吸引了贝莱德、富达等重量级机构参与,利用区块链技术发行分数股份并提升资本市场效率。随着GENIUS法案禁止有息稳定币,代币化基金因其收益特性成为对冲基金等机构管理闲置资金的新工具。数据显示,自2021年以来代币化短期基金规模已增长至57亿美元。与此同时,Robinhood等平台也在推进股票代币化,标志着传统金融与区块链加速融合的竞争格局。

    2025年7月24日
    4000
  • AI钱包:当人工智能掌握数字资产管理的未来

    AI代理与区块链技术的融合正在重塑数字交互方式,通过经济自主性实现复杂任务执行。典型案例显示,AI网红已能自主操作加密钱包并利用经济激励达成目标。 Grayscale研究报告指出,AI+区块链将推动三大领域增长:稳定币(MKR等)、高性能公链(SOL/BASE/NEAR)及DeFi应用(UNI等)。实验项目如Truth Terminal和Luna验证了AI代理通过区块链进行价值交换的潜力。 这一趋势可能使区块链成为AI代理的基础设施,推动加密货币大规模采用。尽管处于早期阶段,AI代理相关协议(如Virtuals、Autonolas)近期表现显著优于其他加密资产。

    2025年7月14日
    2300
  • NEAR与TRON通过NEAR Intents集成实现无缝跨链稳定币转账

    TRON DAO与NEAR达成战略合作,将NEAR Intents协议集成至TRON区块链,实现无摩擦跨链交易。该集成简化用户操作,支持一键资产交换,无需钱包设置或跨链桥接,提升DeFi和AI应用的可访问性,推动Web3大规模采用。

    2025年9月5日
    1800
  • FRAX为何成为稳定币法案通过后的最大受益者?

    稳定币法案与 FXS 美国《GENIUS 法案》在参议院通过,Frax Finance 代币 FXS 价格飙升超 100%。创始人 Sam Kazemian 深度参与法案起草,Frax 转型全抵押稳定币 frxUSD 并构建垂直生态系统(稳定币+银行接口+L2),有望成为首个获许可的法定货币稳定币。监管优势与产品重组推动 FXS 更名 FRAX,增强治理与质押功能。

    2025年8月15日
    17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