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发行商Tether近日否认了有关其因与乌拉圭国有电力公司发生480万美元债务纠纷而退出该国的报道。此前,多家当地媒体广泛传播了这一消息。
据乌拉圭媒体Telemundo报道,Tether因未支付国家电厂和输电管理局(UTE)5月份200万美元的电费,导致其加密货币挖矿设施被断电,随后放弃了在该国的挖矿业务及未来计划。
报道还指出,Tether在当地其他项目上另有约280万美元的欠款,总负债接近480万美元,且未包含可能的罚款和附加费用。Telemundo援引了另一家媒体Busqueda的报道,后者在上周六首次披露了相关情况。
不过,Tether在周一回应Cointelegraph时明确否认退出乌拉圭的传闻,并表示:“我们持续评估在乌拉圭及拉丁美洲地区的发展策略。尽管有媒体推测我们将退出,但这并不反映真实情况。”
Tether承认确实存在债务问题,并透露其当地运营团队正与政府进行“持续沟通,以解决当前分歧”。
该公司强调:“Tether支持通过建设性对话推进问题解决,这也体现了我们对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承诺。”
值得关注的是,Tether于2023年11月宣布在乌拉圭启动加密货币挖矿业务,当地媒体曾预估该项目总投资可能高达5亿美元。
乌拉圭电力成本居拉美前列,影响加密矿业吸引力
尽管Tether否认退出,但当地报道普遍将事件与乌拉圭较高的电力成本联系起来。乌拉圭电价在每兆瓦时60至180美元之间,远高于邻国巴拉圭——后者依托伊泰普水电站,电价可低至约22美元每兆瓦时。
高电价使得乌拉圭在吸引加密货币挖矿及人工智能等能源密集型产业方面面临挑战。目前,Tether在巴拉圭也设有比特币挖矿业务。
电价压力下,乌拉圭已非首例矿企撤离案例
事实上,Tether并非第一家因电力成本问题调整布局的加密矿企。2018年,南美比特币矿业公司Vici Mining就已将业务从乌拉圭迁至巴拉圭,以利用更低的电价。
Vici工程师Nicolás Ribeiro向Telemundo表示:“从全球电价水平看,乌拉圭远高于平均水平。电力成本占挖矿运营成本的约80%,因此在选择业务落脚点时,电价成为关键考量因素。”
Ribeiro认为,此次Tether与UTE的纠纷应引起政策制定者重视,思考如何优化能源政策以留住能源密集型企业。
有消息称,Tether目前正与UTE就新设施的电价优惠进行谈判,但Tether方面未对此置评。
拉美稳定币采用持续推进,多行业开启加密支付
另一方面,拉美地区对稳定币的采用正在加速。近期,丰田、雅马哈和比亚迪三家汽车厂商已在玻利维亚接受Tether(USDT)作为支付方式,以应对当地美元储备短缺的问题。
在哥伦比亚,跨境汇款服务商MoneyGram也推出支持美元稳定币储蓄的加密支付应用,为当地居民提供资产保值新选择,缓解哥伦比亚比索持续贬值的压力。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43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