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金融
-
用嘴撸毛成为新兴区块链挖矿模式
Web3世界正经历范式转移,InfoFi(信息金融)崛起标志着空投逻辑从「行为金融」转向「信息金融」。传统交互空投因脚本泛滥和用户留存率低失效,而InfoFi通过社交影响力、信息扩散和叙事能力重构价值分配。其核心在于:信息行为生成共识,链下身份绑定链上地址,叙事时机与资本释放深度耦合。「嘴撸」空投成为新型挖矿模式,用户通过观点输出和社交风险抵押创造价值。未来将出现工业化叙事组织,信息本身或承担流动性发行功能,推动「超个体共识工程」发展。
-
Web3社交基建UXLINK如何重塑社交金融创新模式
Web3社交基础设施UXLINK在迪拜TOKEN2049期间联合OKX Ventures等机构发起AIRDROP2049空投活动,覆盖50+项目、20万美元奖池,预计吸引百万用户参与。作为聚焦熟人社交关系的Web3平台,UXLINK已拥有700万用户,通过Link-to-Earn机制实现快速增长,并探索社交数据在金融场景的应用。其三层架构设计支持低门槛社交体验与开发者生态建设,计划2024年Q2达成千万用户目标。近期完成900万美元融资的UXLINK,即将启动50万人规模的「In UXLINK We Trust」空投,推动Web3社交金融创新。
-
品牌重塑后KAIA的未来发展:对比TON生态布局与市场机遇
KAIA(原Klaytn)通过与Finschia合并完成品牌重塑,整合Kakao和LINE在东亚超2.5亿用户资源,构建亚洲Web3生态。其采用pBFT共识机制,兼容EVM,聚焦稳定币和机构服务(RWA),推出两阶段路线图:短期完善L1基建,长期拓展机构合作。与TON生态相比,KAIA强在区域合规与本地化,但用户转化和TVL增长面临挑战。未来需平衡生态结构、提升技术兼容性,并借助社交平台优势推动大规模应用落地。
-
迷因币(Memecoins)的社会影响与金融价值研究
迷因币已成为加密货币市场的独特现象,其价值主要依赖社区共识而非实际应用支撑。文章通过社会评分(投放量、参与度)和财务评分(流动性、交易量)构建分析模型,将迷因币分为极端风险、机器人竞技场、增长不稳定、地位稳固和沉睡巨人五类。典型代表DEGEN凭借Farcaster社交网络优势占据领先地位,而多数代币陷入低流动性竞争。研究揭示了迷因币生命周期规律,并提出机器人识别、社区分级等7个待解问题,为量化评估这类高风险资产提供了创新分析框架。
-
DSCVR:探索社区驱动型社交网络的未来趋势
DSCVR是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社交网络,旨在解决传统社交媒体平台的中心化控制问题。通过链上操作和社区治理,DSCVR让用户掌握内容和数据所有权,同时保护隐私。平台提供去中心化身份、内容变现和社交代币奖励等功能,并扩展至Solana区块链以提高性能。DSCVR还引入创新功能如Frame和Social Primitives,增强用户互动和内容创作。其社区驱动模式和透明治理使用户能参与平台决策,重塑社交媒体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