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genLayer
-
全面解析EigenLayer:区块链创新协议深度指南
EigenLayer摘要 EigenLayer是以太坊再质押协议,允许用户将已质押的ETH重复用于其他dApp的安全保障,获得额外收益。其核心机制包含: 共享安全性:验证者通过再质押ETH为AVS(主动验证服务)提供安全保障 开放市场:验证者与AVS自由匹配形成动态生态系统 三大功能:支持自定义去中心化、罚没条款及高吞吐数据可用性层EigenDA 项目已获6450万美元融资,质押量超17.7万ETH,近期新增6种流动性质押代币支持。通过资本复用提升网络安全性,为开发者提供创新基础设施。
-
全面解析再质押赛道的发展与机遇
再质押(Restaking)是以太坊PoS机制下衍生的新型金融产品,通过共享质押池实现资产复用,为多个项目提供安全性。龙头项目EigenLayer构建了”共享安全”市场,支持原生ETH、流动性质押代币(LST)等四类资产再质押,形成B2C2B2B2C商业模式。该赛道带来收益叠加机会(如LRT资产),但也存在共识过载、罚没等风险。围绕EigenLayer已形成流动性再质押(LRD)等子赛道,头部项目包括Ether.Fi、Renzo等,用户可通过参与协议质押获取空投及多重收益。
-
Eigen Labs CEO宣布突破性进展 解决区块链可扩展性关键瓶颈
EigenLayer推出多链验证功能,允许主动验证服务(AVS)在以太坊及第二层网络上运行,同时继承以太坊级安全性。该功能已在Base Sepolia测试网上线,计划2025年第三季度主网部署。创始人Sreeram Kannan表示,此举解决了AVS在安全性与扩展性间的选择难题,通过跨链同步质押权重和惩罚机制实现池化安全。此次升级与行业基础设施升级趋势同步,包括比特币L2技术改进和以太坊zkEVM路线图推进。
-
EigenLayer 用 Intersubjective 替代社会共识以提升区块链术语精准度
EigenLayer发布协议代币EIGEN白皮书,引入Intersubjective(社会共识)、Work Token、Token Forking等创新概念。协议通过泛化以太坊节点用途提升收益,同时引入社会共识机制处理主观与客观间的风险。EIGEN代币设计支持分叉功能,采用双代币隔离模型(EIGEN与bEIGEN)应对潜在攻击。ETH负责保障客观AVS安全性,EIGEN则用于维护社会共识型AVS(如预言机)。该设计借鉴以太坊弱主观性理念,构建非区块链的共识网络体系。
-
EigenLayer项目深度解析:Restaking领域的超级大毛与行业龙头
项目概述 EigenLayer是基于以太坊的再质押协议,旨在解决DApps的共识信任问题,而非质押收益问题。它允许以太坊节点将质押的ETH进行二次质押以获得额外收益,同时第三方项目可借用ETH主网的安全性。目前处于第一阶段主网阶段,已吸引大量验证者和协议参与。 背景与问题 在以太坊Layer2时代,Rollup技术大幅提升了性能扩展,但中间件如侧链、数据可用层等无法利用以太坊的信任机制,需搭建独立的AVS(主动验证节点系统)来保障安全。然而,AVS生态系统存在新AVS引导困难、价值泄漏、资本成本负担和DApp信任模型较低等问题。 解决方案 EigenLayer引入“再质押”和“自由市场治理”两个新概念,通过再质押ETH增强安全性,并通过开放市场机制让验证者自由选择参与模块。这一模式解决了AVS生态系统中的各类问题,如新AVS引导、资本成本分摊、信任聚合和价值累积等。 质押模式 EigenLayer支持多种质押方式,包括直接质押、LSD质押、ETH LP质押和LSD LP质押,类似于Lido的流动性质押和超流动性质押。 应用场景 EigenLayer支持多种新应用场景,如超大规模数据可用性层、去中心化序列器、轻节点桥、快速模式桥、预言机、选择加入事件驱动激活、MEV管理和超低延迟结算链等。 生态与团队 EigenLayer生态涵盖数据可用性服务、预言机、跨链桥、Rollup排序器等,已有上百个应用参与。团队由华盛顿大学副教授Sreeram Kannan领衔,并获得Polychain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等知名机构投资。 数据分析 目前官网显示总计71万颗ETH被质押,涵盖EigenDA、The Graph、Chainlink等多个模块,展示了EigenLayer的广泛适用性和兼容性。 总结 EigenLayer在L2赛道中找到了优化中间件层安全验证的方案,提出了新颖的再质押概念,具有强大的团队和投资背景,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LRT赛道深度解析与Either.Fi投资研究报告
IOSG Ventures投资ether.fi,探讨LRT(流动性再质押代币)作为EigenLayer生态衍生资产的核心逻辑。LRT通过主动管理多AVS(主动验证服务)组合释放流动性,相比LST(流动性质押代币)具备更高收益潜力但伴随复杂风险。当前LRT占EigenLayer总TVL的55%,短期增长受益于Native Restaking策略及空投预期,长期可持续性依赖AVS生态发展。竞争格局中,ether.fi凭借TVL优势领跑,但同质化竞争下流动性仍是关键壁垒。文章同步更新多个Layer2、DeFi及游戏领域投融资动态,如Arbitrum 4亿美元游戏基金、Berachain 15亿美元估值融资等。
-
Puffer Finance(PUFFER)原生流动性再质押协议深度解析与探索
Puffer Finance 摘要 Puffer Finance 是基于 EigenLayer 的原生流动性再质押协议,允许用户最低 1 ETH 参与以太坊验证,提升去中心化程度。用户质押 ETH 可获得 pufETH 代币,通过 PoS 和再质押机制获取多重收益。协议采用 Secure-Signer 和 RAVe 技术保障资产安全,并通过节点运营者(NoOps)和再质押运营者(ReOps)的协作形成循环奖励机制。Puffer 已完成三轮融资(最新 A 轮 1800 万美元),其治理代币 $PUFFER(总量 10 亿枚)支持生态治理与奖励分配。Gate.io 将于 2024 年 10 月 14 日上线 PUFFER 交易并开启新币挖矿活动。
-
2024年模块化区块链指南 – 35个必知的模块化协议解析
介绍 模块化货币正成为区块链领域的核心趋势,通过将执行、结算、共识和数据可用性分层处理来解决扩展瓶颈。Celestia等协议推动了这一变革,模块化设计将成为加密货币未来的关键。本文解析了模块化架构的四大层级,并列举了包括EigenLayer、Fuel、Avail等在内的30多个前沿协议,涵盖Rollup服务、数据可用性、互操作性等方向,为读者提供模块化生态全景图谱。
-
Magpie进军再质押领域 深度分析收益大师旗下项目代币市场表现
Magpie与EigenLayer合作推出Eigenpie,拓展流动性再质押赛道 1月23日,DeFi协议生态系统Magpie宣布与以太坊再质押协议EigenLayer合作,推出专注于流动性再质押的SubDAO「Eigenpie」。Eigenpie基于EigenLayer智能合约技术,为用户提供LRT服务,允许用户通过存入特定LST获得隔离再质押代币(ILR),同时获取以太坊质押和EigenLayer的双重收益。Magpie生态系统TVL已超1.9亿美元,Eigenpie是其推出的第六个SubDAO。此外,Magpie旗下还有Penpie(基于Pendle)、Radpie(基于Radiant Capital)等多个收益聚合器SubDAO,通过锁定原生代币获取veToken提升收益和治理权。
-
EigenLayer业务逻辑与估值分析:探索Restaking赛道领跑者
摘要 EigenLayer作为Restaking概念首创者,构建了代币经济安全租借市场,通过将以太坊LSD资产二次质押为中间件、Rollup等项目提供低成本AVS服务。其业务模式连接LSD持有者、节点运营商和AVS需求方,并协同自研DA层EigenDA形成生态闭环。项目已完成645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5亿美元,但面临客户成本节约率存疑、代币场景削弱等挑战。估值模型显示其合理区间为2-10亿美元,当前市场热度推高OTC估值至20亿美元需谨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