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 Salvador
-
Metaplanet与萨尔瓦多增持比特币(BTC),市场情绪转向中性|行情分析
日本Metaplanet增持136枚比特币,总持20,136枚,价值超22亿美元,成为日本最大企业持币方。其股价年初至今涨92.45%,但近期下跌。Strategy创始人Saylor暗示将再次买入,该公司目前为全球最大企业比特币持有者。加密恐惧与贪婪指数已回升至“中性”。
-
萨尔瓦多分散6.78亿美元比特币至14个钱包,有效降低量子攻击风险 | 区块链安全策略解析
萨尔瓦多将6274枚比特币储备从单一地址转移至14个新钱包,每地址最多持有500枚BTC,以分散风险应对潜在量子计算威胁。此举旨在最小化未来量子攻击的影响,但专家认为量子破解技术尚不成熟,短期内无需担忧。
-
萨尔瓦多总统Bukele回应Kalshi平台10亿美元比特币持仓赌注 | 比特币市场动态与政策分析
萨尔瓦多总统Bukele关注预测市场,数据显示该国比特币持仓在2025年底前达到10亿美元的概率升至43%。尽管央行曾称停止购买,但官方持仓已报6,282枚BTC(7.09亿美元),押注热度持续上升。
-
加密货币如何助力新兴经济体突破传统金融限制
观点作者:Andrei Grachev,DWF Labs管理合伙人 比特币正成为主权国家应对通胀和美元波动的战略储备资产,巴基斯坦近期成立加密货币委员会建立比特币储备,效仿萨尔瓦多等国的先行实践。加密货币可帮助新兴经济体绕过传统金融限制,通过稳定币结算国际贸易、吸引外资并促进无银行账户人口金融包容。虽然存在波动风险,但战略配置加密资产有望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数字经济中获得不对称优势。
-
萨尔瓦多将迎来比特币(BTC)投资银行 政府监管机构最新表态
萨尔瓦多通过新投资银行法,允许受监管银行持有比特币并提供加密服务,推动该国成为金融中心。该国数字资产委员会确认,持牌银行可完全作为比特币银行运营,主要面向成熟投资者。同时,萨尔瓦多与巴基斯坦、玻利维亚等国建立加密货币合作,分享比特币采用策略并促进加密挖矿。尽管吸引机构投资,批评指出政策未惠及普通民众。
-
萨尔瓦多总统Nayib Bukele获无限连任权 对加密货币政策有何影响
萨尔瓦多立法机构以57比3通过五项宪法改革,允许总统纳伊布·布克尔无限期连任并将任期延长至六年,同时取消决选投票。反对者警告此举威胁民主制度,新理念党则称改革节省财政开支。布克尔政府近期因关押批评者遭人权组织谴责,但其国内支持率仍超78%。该国比特币政策引发争议,IMF称其未按协议购买BTC,但官方数据显示持有量增至6255枚,并与玻利维亚银行合作推进加密基础设施建设。
-
玻利维亚与萨尔瓦多合作:加密货币成为法定货币的可靠替代方案
玻利维亚央行与萨尔瓦多签署加密货币合作协议,推动金融体系现代化。玻利维亚自2024年6月解除加密禁令后,交易量激增,截至2025年6月达2.94亿美元。面对货币危机,部分商家已接受加密货币支付。该国10月大选结果或影响加密政策走向。
-
IMF报告:萨尔瓦多签署贷款协议后暂停比特币(BTC)购买
IMF报告显示萨尔瓦多自2024年12月签署14亿美元贷款协议后未新增比特币购买,其Chivo钱包未调整BTC储备以反映客户存款变化。萨尔瓦多央行确认公共部门BTC持有量保持不变,并采取措施降低财政风险。尽管该国1月修订法律使BTC作为法定货币转为自愿并停止用公共资金积累,但总统Bukele仍公开表示将继续每日增持BTC,与IMF条款直接冲突。这一矛盾在比特币社区引发广泛关注。
-
巴基斯坦加密事务助理与萨尔瓦多总统探讨比特币(BTC)合作机遇
巴基斯坦加密委员会首席执行官Bilal Bin Saqib与萨尔瓦多总统Nayib Bukele会晤,双方签署比特币合作意向书,重点推动公共部门应用和金融普惠。萨尔瓦多持有6,240枚BTC(价值7.4亿美元),其比特币战略成为巴基斯坦参考范例。巴基斯坦近期积极布局数字资产,但IMF否决其比特币挖矿电力补贴计划,担忧市场失衡。该国仍将2,000兆瓦富余电力划拨给比特币挖矿和AI中心,推进数字化转型。 左为Bilal Bin Saqib,右为总统Nayib Bukele。图片来源:Bilal Bin Saqib Saqib与Michael Saylor及巴基斯坦财政部长Muhammad Aurangzeb会谈。图片来源:Pakistan Crypto Council
-
英国议员提议禁止加密货币作为政治竞选捐款以加强监管透明度
英国政府官员呼吁禁止加密货币政治捐款,担忧其难以追踪且可能引发外国干预。内阁办公室部长Pat McFadden强调需更新立法确保政治融资透明度,这与美国等国家积极接纳加密捐款形成鲜明对比。英国反腐机构警告加密货币可能助长犯罪资金渗透政治,而爱尔兰、美国多州已实施类似禁令。全球范围内,加密货币在政治融资中的角色正引发日益激烈的监管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