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yer2
-
Starknet深度研报:长期主义者的区块链技术发展与未来前景
Starknet作为基于STARK证明系统的ZK Rollup Layer2解决方案,近期通过Circle STARK协议升级实现证明效率百倍提升,并持续推进性能优化路线图。其技术优势体现在透明性、可扩展性和抗量子攻击特性上,与Polygon合作推动ZK证明前沿发展。尽管面临开发者生态建设挑战,Starknet通过原生账户抽象、Cairo语言及丰厚资助计划持续吸引开发者,在全链游戏和ZKML等新兴领域展现潜力。随着V0.14版本Volition功能上线和费用持续降低,Starknet正逐步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长期目标,成为兼顾以太坊安全性与可扩展性的ZK Rollup领跑者。
-
Blockstream发布Simplicity:以太坊Solidity的创新替代方案
Blockstream推出专为比特币设计的智能合约语言Simplicity,并集成至Liquid网络,推动比特币向可编程DeFi基础转变。该语言采用UTXO模型,要求数据随交易传递,与以太坊Solidity的全局状态机制形成对比,提升安全性和边界清晰度。同时发布的SimplicityHL简化了开发流程。Simplicity加入Noir、Leo等专用智能合约语言阵营,凸显区块链领域对定制化编程工具的需求。
-
Mint区块链是什么及其核心功能解析
Mint区块链是专注于NFT生态的Layer2解决方案,基于OP Stack框架构建,旨在拓展NFT在AI、游戏、RWA等领域的应用场景。该匿名团队项目已完成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提供区块浏览器、跨链桥、测试网水龙头等开发者工具,并推出GreenID、MintID等特色NFT通行证系统。通过5%代币激励和第三方服务支持构建生态基金,集成NFTScan数据索引和Supra预言机等基础设施。原生代币$MINT总量10亿枚,50%由MintDAO管理用于生态建设,主网已支持MetaMask钱包接入。
-
比特币Layer 2竞争激烈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比特币Layer2赛道近期成为市场焦点,但社区对其定义尚未达成共识。《Bitcoin Magazine》提出严格标准:必须使用比特币作为原生资产和结算机制,并依赖比特币网络功能。目前市场上多数项目难以达标,被质疑为”侧链”。水滴资本等机构则持更开放态度,认为消耗BTC作为Gas或底层资产的高性能平台均可视为Layer2。伴随SatoshiVM等争议项目涌现,赛道呈现”混战”状态,部分观点认为市场最终会决定标准。尽管当前局面混乱,但行业普遍认为这是生态发展的必经阶段,正如以太坊诞生前的混沌期,最终可能催生创新突破。
-
得益于Zora内容代币推动,Base链日代币创建量超越Solana
Coinbase旗下Layer 2网络Base首次超越Solana,成为单日代币创建量最高的区块链,主要得益于Zora协议推动的数字内容代币化热潮。数据显示,7月27-28日Base链上新增超10万代币,而同期Solana生态平台生成量显著落后。尽管Zora因”内容代币”概念引发关注,但分析指出93%用户为投机交易者,引发关于其模式助长炒作的争议。支持者认为代币技术能重塑创作者价值分配,批评者则警告这本质上是零和博弈的流动性陷阱。
-
Top Bitcoin Scaling Solutions You Need to Know in 2024
摘要: Ordinals协议与BRC-20代币热潮推动比特币扩容讨论,2024年预计至少10个比特币Layer2网络上线,推动生态从资产发行向智能合约演进。 比特币现有7TPS处理能力不足,铭文导致网络拥堵争议不断,Taproot升级催生了Ordinals等创新,同时闪电网络、Stacks等扩容方案加速发展。 BitVM提出比特币可编程性新范式,Rollkit等Rollup方案引入以太坊经验,比特币Layer2生态TVL仅3.6亿美元,相较以太坊存在巨大增长空间。 随着开发者、资本持续投入,比特币生态扩展将围绕交易效率提升、原生资产发行和智能合约能力三大方向展开,或带动BTC价值重估。
-
Haust 网络是什么 它如何运作及优势解析
Haust 网络是基于 Polygon CDK 开发的 Layer 2 区块链平台,专注于提供简单易用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体验。该平台采用 zk-rollups 和账户抽象技术,优化跨链 DeFi 交互,实现快速交易和低费用。核心功能包括原生 DEX、借贷协议以及独特的 Haustoria 收益生成机制,均集成于 Haust 钱包生态系统中。Haust 网络兼容 EVM,支持 AggLayer 和 NEAR 数据可用性层,提升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其原生代币 HAUST 用于治理和激励,而 hToken 系列(如 hUSDT、hWBTC)通过 Haustoria 机制为用户提供自动复利收益。Haust 网络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区块链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用户体验问题,推动 DeFi 生态发展。
-
Layer2 一键发链革新者 Lumoz($MOZ) 引领区块链技术变革
什么是Lumoz Lumoz 是一个基于零知识证明的ZK-RaaS网络,通过模块化区块链技术解决ZK算力消耗问题,降低用户参与门槛,支持10分钟快速创建zkEVM链。已获Polygon、OKX Ventures等机构投资,估值达3亿美元。 项目背景 Lumoz由清华校友Nanfeng创立,团队拥有深厚ZK技术积累,2024年完成Pre-A轮融资,目前支持MerlinChain等20多个Layer2链。 技术架构 采用模块化设计,包含计算层、zkVerifier节点和zkProver节点,通过优化算法将验证成本降低50%-60%,显著提升ZK证明效率。 代币经济 采用$MOZ和$esMOZ双代币模型,100亿$MOZ用于矿工激励、节点验证等场景,$esMOZ作为治理代币支持质押和生态建设。
-
Blayer:探索基于镜像区块链的去中心化BTC Layer2解决方案
比特币生态的巨大潜力 2023年比特币市值占比从38%升至52%,Taproot升级激活生态扩展潜力。当前比特币质押资产仅3亿美元,相比以太坊生态占比20%的参考值,比特币生态存在600倍增长空间。2024年4月减半事件将考验矿工收益稳定性,Layer2解决方案成为扩展生态的关键路径。 比特币需要L2 比特币主网受限于非图灵完备性和UTXO模型,难以直接支持智能合约。BRC20协议虽带来热度,但暴露主网交易成本高、速度慢等问题。社区倾向采用Layer2方案,需满足三大特性:去中心化跨链、安全高效的二层网络、反哺主网生态(如使用BTC支付Gas费)。 Blayer创新解决方案 Blayer协议提出四大核心技术:默克尔哈希验证(MHVC)确保跨链交易安全;隐私碎片集成(PFIP)实现去中心化私钥管理;镜像共识协议(MCP)完成主网与二层双向验证;兼容EVM的BVM虚拟机支持智能合约开发。采用拜占庭权益证明(BPOS)共识机制,节点质押混合代币并支持BTC支付Gas,既保障安全性又提升矿工收益。
-
dYdX 为何放弃 Layer 2 选择自建区块链?关键原因解析
转发标题:《Why did dYdX choose to launch its own chain instead of continuing with a Layer 2 solution?》 摘要 去中心化交易所dYdX从以太坊主网迁移至Layer 2(StarkEx)后实现交易量激增,但最终选择推出基于Cosmos SDK的独立链。核心原因包括:1)追求完全去中心化(订单簿等全链上处理);2)性能提升(TPS从100增至2000);3)摆脱Layer 2的治理限制。该决策挑战了”Rollup万能论”,表明特定应用场景仍需定制化基础设施。dYdX的演变历程凸显了区块链产品需在基础设施适配性与去中心化程度间动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