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Decentralization Initiatives
-
Hyperliquid引领7月去中心化加密货币交易量飙升4870亿美元
去中心化交易所Hyperliquid 7月交易量达3190亿美元,创DeFi永续期货历史新高,占当月区块链总收入的35%。其增长推动整个DeFi永续期货市场交易量达4870亿美元,环比增长34%。平台用户突破60万,成为全球第七大衍生品交易所,通过简化操作界面和现货交易功能持续抢占中心化交易所市场份额。
-
Hyperliquid API中断导致交易中断 向用户补偿200万美元
去中心化交易所Hyperliquid因API故障中断37分钟后,迅速向用户补偿199万美元USDC,获得市场好评。此次中断由平台未平仓合约创147亿美元新高引发的流量激增导致,非安全漏洞。目前Hyperliquid已跃居全球第七大衍生品交易所,24小时未平仓合约超106亿美元。大额补偿用户需完成KYC验证,凸显平台在竞争中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
Hashgraph推出自主身份平台IDTrust:挑战Worldcoin与微软的SSI解决方案
The Hashgraph Group推出基于Hedera网络的AI驱动自主身份平台IDTrust,采用无状态证明机制实现去中心化身份管理,支持用户完全掌控个人数据。平台兼容瑞士e-ID等W3C标准,区别于Polygon ID等竞品。该方案推出正值全球数字身份加速发展期,包括瑞士e-ID倡议和越南国家区块链平台的推进。
-
a16z Crypto领投Poseidon 1500万美元融资:AI训练数据去中心化新突破
Poseidon完成15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由a16z Crypto领投,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AI训练数据层,解决高质量、IP合规数据稀缺问题。其平台整合链上许可基础设施,确保数据可追踪性和贡献者收益,同时保护开发者免受IP风险。团队指出中心化模式无法满足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需求,计划利用融资扩展基础设施工具,预计今夏开放早期访问。
-
Morpho联合创始人预测:金融科技公司3年内将全面转向DeFi借贷
金融科技公司正转向DeFi借贷协议,因其提供更高效率、更低费用和无许可特性。Morpho联合创始人指出,DeFi的高利率和无需中介优势将促使多数金融科技公司在三年内采用该技术。目前DeFi借贷TVL达667亿美元历史新高,AAVE和Morpho分别以317亿和55亿美元领跑。DeFi不仅为无银行账户者提供金融支持,还能规避传统银行限制,成为金融科技公司的战略选择。
-
Core Blockchain Launches First Revenue-Sharing Model for Stablecoin Issuers and Developers
Core Foundation推出Rev+计划,首创协议级收入分成机制,允许开发者、稳定币发行方及DAO通过用户Gas费直接获利。该方案基于Core区块链(首个兼容EVM的比特币质押协议),将交易手续费按贡献度分配至收入共享池,为Web3项目建立可持续盈利模式。Core DAO表示此机制将随网络扩张而增长,解决传统代币融资困境。Cardano创始人Charles Hoskinson同期呼吁行业转向协作型经济模型,打破DeFi零和博弈现状。
-
Finance Redefined: How Senator Lummis’ Crypto Tax Relief Plan Boosts DeFi Growth in the U.S.
美国参议员Cynthia Lummis提交加密税改法案草案,提议免除小额交易税收并递延挖矿/质押收益税。同时,Ondo Finance与Pantera Capital设立2.5亿美元基金加速RWA代币化进程,PancakeSwap季度交易量激增至5300亿美元。FATF强化加密监管合规要求,CertiK数据显示上半年行业损失达25亿美元但Q2黑客事件减少。监管明晰化推动传统机构加速布局链上金融,Chainlink新合规框架瞄准百万亿美元机构资本入市。
-
Vitalik Buterin:加密货币的核心使命是解放人类而非技术复杂性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在EthCC演讲中强调,区块链开发者应聚焦于通过技术创新赋予人类自由,而非单纯追求技术工具进步。他对比早期互联网自由精神与当前Web2的”围墙花园”现象,警示Web3开发者勿重蹈审查覆辙。Buterin呼吁加密行业重视技术的社会道德影响,以”是否赋予用户自由”作为核心评判标准。随着机构资本涌入,加密货币社区正面临”西装币圈人士”与坚守密码朋克精神的开发者之间的理念分化。
-
区块链预测型智能:未来不可错失的关键技术升级
区块链竞争焦点正从TPS转向用户体验的无缝化,预测型智能成为关键。延迟是Web3的隐形杀手,传统扩容方案效率低下且成本高昂。预测型基础设施通过主动预判需求、动态分配资源,实现高效低成本运行,释放开发者创新潜力。这一变革推动行业从硬件堆砌转向以用户意图为核心的智能优先处理,为Web3全球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