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Bitcoin Core资深开发者Luke Dashjr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出,当前火爆的”铭文”现象实际上是利用了比特币客户端的一个技术漏洞。这位自2013年起就参与比特币开发的元老级人物解释道,Bitcoin Core原本允许用户设置交易数据大小限制,但铭文通过将数据伪装成程序代码的方式绕过了这一限制。
这一观点立即在加密社区引发轩然大波,特别是考虑到以ORDI为代表的铭文项目已经跻身加密货币市值前50。Luke明确表示,这个漏洞在比特币Knots v25.1中已得到修复,但由于开发流程被打断,完整修复可能要等到明年的v27版本。更引人关注的是,他在回复中直言不讳地表示,一旦漏洞修复,Ordinals铭文和BRC20代币将不复存在。
作为比特币生态的早期建设者,Luke Dashjr在2011年就加入了开发团队,至今仍是Bitcoin Core代码贡献量排名第14位的核心开发者。他不仅参与了比特币早期几乎所有重大技术升级,还在2016年主导推出了改进版的BIP-2提案。这位以网络安全极端主义著称的开发者,始终对比特币网络的完全去中心化保持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Luke对Ordinals协议的反对立场由来已久。早在今年2月,他就公开指责Taproot Wizards项目发布的4MB区块”是对比特币的攻击”。在他看来,Ordinals不仅导致区块链数据膨胀,还可能危及比特币的可替代性,进而影响闪电网络等关键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这种担忧源于他对比特币原教旨主义的坚守——比特币首先应该是一个高效、安全的点对点现金系统。
然而市场反应却与Luke的预期背道而驰。自BRC-20协议问世以来,铭文交易为矿工带来了丰厚的手续费收入。链上数据显示,11月份Ordinals相关交易创下834万笔的历史记录,为矿工创造了约3870万美元的收入。面对即将到来的减半周期,这部分额外收益对矿工而言尤为重要。
这种利益分歧让比特币社区再次面临治理难题。虽然Bitcoin Core开发者拥有代码合并权限,但最终决定权仍掌握在矿工和全节点运营者手中。鱼池联合创始人神鱼的表态颇具代表性:”比特币不是以太坊,开发者说了不算。”这种开发者与矿工之间的权力制衡,正是比特币去中心化特性的生动体现。
社区意见也呈现两极分化。支持者认为铭文激活了沉寂多年的比特币生态,反对者则担忧网络拥堵和安全风险。慢雾科技创始人@evilcos指出:”修补漏洞固然重要,但也要考虑生态活力。”而更多普通用户则担心,过度干预可能重蹈2017年硬分叉的覆辙。
这场争论远不止于技术层面,它触及比特币最根本的治理哲学:在去中心化的世界里,谁有权决定协议的发展方向?开发者、矿工、持币者各自扮演着什么角色?正如一位社区成员所言:”比特币没有CEO,它的未来由所有参与者共同书写。”
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次事件都再次证明,比特币的进化之路从来不是直线前进的。在创新与保守、变革与稳定之间寻找平衡,正是这个去中心化系统保持活力的关键。铭文故事的终章尚未写就,但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币社区将在辩论与共识中继续前行。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