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游戏行业经过两年发展,正面临供给端产能过剩和需求端流动性枯竭的双重挑战。本研报将深入分析当前行业竞争格局,并探讨可行的创业机遇。
报告摘要
在全球游戏行业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Web3凭借全生命周期的高利润率成为游戏厂商寻求成本回收的新途径,吸引了大量Web2团队转型。然而,当前市场已显现出明显的供需失衡问题。本报告旨在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团队提供具有实操价值的建议。
对于正处于产品研发阶段的团队,需要清醒认识到Web3行业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但利润率极高的特点。团队必须具备多面手能力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新的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团队应抓住发行端格局变化的机遇,在流量型super app和流量入口的争夺中抢占先机。
对于观望中的团队,当前存在多个值得关注的方向。Web2游戏获客成本居高不下,为Web3创造了平行发展机会,特别是休闲游戏和AI驱动的玩家群体。此外,总结过往成功项目经验、在大流量入口开发娱乐产品、探索新型资产形式等方向都蕴含机遇。全链上游戏领域建议团队聚焦开源创新,而非重复造轮子。未来Crypto+AI领域仍将遵循流量为王的原则。
本报告延续前两篇研报的研究脉络,针对行业周期性变化进行总结,为创业者提供宏观且可行的建议。在当前基础设施进展缓慢、市场流动性匮乏的深水区,创业确实面临诸多挑战,但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能为开发者提供破局思路。
Web3为受限于版号和买量成本的游戏厂商提供了全球化发行的新选择。通过NFT/FT/税收等商业化手段,Web3能有效提升游戏利润率。
供给端现状显示,在东西方游戏标准不断提高的背景下,Web3成为过剩生产力的主要出口,经过两年发展,相关问题已逐渐显现。
需求端已进入流动性匮乏时代,存量市场有限且用户注意力快速转移。团队应专注于打磨产品和激励模型,争取实现破圈获客。
当前Web3游戏创业的竞争格局
从行业利润率、团队认知、商业模式和市场四个维度分析,当前竞争格局呈现以下特点:
Web3作为高利润行业,对团队能力要求极高。具备多面手能力的团队能获得最大红利,而能力不足的团队将面临更大挑战。
头部与腰部厂商差距显著,多数团队尚未达到竞争门槛,需要极强的进化能力和迭代速度。
商业模式创新持续涌现。在流动性枯竭时期,团队更需要把握市场热点和新资产形式,进行认知充分的经济模型创新。
L1/2和平台的引流能力减弱,超级生态和新型流量入口正在崛起。项目方需要快速选择优质平台或开辟新的用户获取路径。
流动性枯竭周期中的创业方向
抓住Web2与Web3之间的平行机会。在Web2获客成本高企和商业化瓶颈期,把握新用户消费习惯和AI体验转型机遇。
Web2全球游戏市场增长主要来自休闲类游戏,但买量成本持续攀升。Web3团队可以借助休闲游戏流量大、注意力转移快的特点,通过连续发布产品和创新流量导入方式实现突破。
传统抽卡商业模式已现疲态,用户付费意愿下降。Web3丰富的商业化工具为创新提供了更多可能,团队应充分利用NFT+token+税收的组合优势。
游戏体验趋向简化和高频刺激。从AAA大作到休闲小游戏的转变,为Web3团队提供了更匹配能力栈的发展方向。添加挂机体验和设计合理的能量值系统都是值得考虑的方向。
AI与游戏行业的融合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建议团队在利用AI创造新体验的同时,通过Web3实现全球化发行和商业化杠杆。
借鉴Web3已验证的成功模式,在运营中善用巧劲。前期可通过数据池挖掘、批次邀请制、NFT操盘等方式建立优势;中期可采用滚服逻辑和休闲化运营策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依托大流量入口开发满足用户娱乐需求的产品。Telegram bot等新兴渠道为创新商业模式提供了试验场,团队可借鉴Web2已验证的模式,加入Web3激励层。
资产游戏化与商业化创新仍具潜力。随着NFT市场流动性变化和新技术协议的出现,基于新型资产的金融交互形式将更加丰富。
全链上游戏领域应聚焦开源创新。避免重复造轮子,寻找具备财富效应的创新机制,通过产品化和游戏化实现破圈。
全链上游戏承接了NFT和GameFi的流动性,但社交博弈类游戏破圈难度较大。团队应深挖技术问题,关注支线任务中的创新机会,开发简单且具备财富效应的资产玩法。
AI agent时代仍遵循流量为王原则。采用流量主导策略的Crypto agent更容易起量并找到商业化路径,后端AI可持续优化并与优质流量入口合作。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