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太坊生态中主要存在EOA和SCW两种主流钱包类型,但它们在执行效率和自主交易能力方面都存在明显短板。经过开发者社区的持续探索,通过ERC4337标准实现的账户抽象技术正逐渐成为最具前景的解决方案。
ERC4337钱包通过引入Bundler机制实现了私钥与账户主体的分离,不仅能批量处理交易,还能自主发起交易。其智能合约钱包的内置代码可以根据预设条件自动执行交易流程。不过这项技术仍面临协议层账户抽象和其他替代方案的竞争,特别是考虑到ERC4337入口合约今年3月才正式上线主网,许多潜在问题尚未充分暴露。此外,Entry Point合约的单点特性也给协议升级带来了显著限制。
针对这些挑战,ERC4337开发者正在通过补充EIP提案进行优化改进,同时在不改动入口合约的前提下提升系统性能。为应对传统EOA钱包与ERC4337的兼容性问题,社区已经自发建立了大量ERC4337钱包项目及配套Dapp,这些项目不仅完整保留了Defi和Socialfi中原有的交互功能,还在操作体验上进行了显著优化。
总体而言,ERC4337仍是现阶段实现账户抽象的最佳选择。通过Paymaster代付合约机制,它有效降低了用户参与Defi的门槛,项目方可以提供零gas或低gas交易来吸引更多用户。交易打包批处理技术则大幅优化了用户在Socialfi和Gamefi中的交互体验,为这些领域的参与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功能选项。
背景
去中心化与便利性之间的权衡始终是困扰加密货币用户的根本难题。追求去中心化意味着必须放弃Web2时代便捷的操作体验,转而面对助记词保管、私钥签名、nonce设置等一系列复杂流程。而选择便利性则不得不面对FTX、JPEX等中心化机构暴雷带来的资产安全隐患。为解决这一困境,以太坊开发者提出了账户抽象的概念,旨在让Web3账户获得接近Web2的易用性。在今年ETHCC大会上,Vitalik Buterin特别强调了获得开发者广泛认可的ERC4337标准。
ERC4337账户抽象原理
ERC4337通过UserOperation、Bundler和链上合约三大核心组件实现账户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其中UserOperation包含用户输入的所有交易信息,Bundler负责交易打包和触发,而由Entry Point、Paymaster Contract和Wallet Contract组成的链上合约则处理复杂的验证和执行逻辑。
UserOperation与传统EOA交易的最大区别在于可以指定sender参数,打破了ECDSA签名地址与交易发起者的强制绑定关系。新增的paymasterAndData参数则为gas代付功能提供了支持。
Bundler本质上是一个EOA账户,它对UserOperation进行初步验证后,会将多个交易打包广播至内存池。作为交易执行的触发者,Bundler可以通过gas差价和MEV收益获利,这可能催生新型的Bundler挖矿模式。
Entry Point合约负责最终验证和执行UserOperation,通过handleOps函数确保Bundler获得合理补偿。Wallet Contract则通过multiCall函数批量处理交易数据,其独特的validateOp和executeOp分离机制既保障了Bundler权益,又防范了恶意攻击。
Paymaster作为可选组件,通过validatePaymasterOp函数实现gas代付功能。由于ERC4337未规定Paymaster的优先级标准,市场自然形成了质量竞争机制。Signature Aggregator则通过聚合签名技术显著降低了验证gas消耗。
整体来看,ERC4337不仅实现了账户控制权的灵活配置,还通过批量处理和gas代付等创新大幅提升了交易效率和用户体验。
当前钱包类型比较
EOA钱包虽然操作主动性强,但助记词保管和逐笔签名验证的体验相当笨拙。SCW钱包在自动化程度上有明显提升,却无法自主发起交易。MPC钱包通过私钥分片解决了单点故障问题,但其链下签名过程存在中心化风险。值得注意的是,MPC与AA并非竞争关系,两者可以优势互补。
账户抽象的概念最早可追溯至2017年的EIP86提案,但因其涉及共识层改动而被搁置。直到ERC4337提出仅通过智能合约层实现账户抽象的方案,才在今年3月完成主网部署,标志着账户抽象进入新阶段。
挑战与机遇
ERC4337面临标准未定、gas成本高、升级困难等多重挑战。特别是Entry Point合约的升级需要全网协调,难度不亚于共识层改动。安全性方面,将核心验证逻辑从密码学层面转移到智能合约也带来了新的风险维度。
传统钱包厂商对账户抽象持谨慎态度,现有Dapp的适配改造成本也相当可观。跨链兼容性问题尤为突出,ERC4337钱包与当前主流跨链桥存在根本性不兼容。
开发者正通过EIP补充提案、中间人解决方案等创新方式应对这些挑战。自建生态的快速发展也令人瞩目,UserOperation使用量自3月以来持续攀升。
展望未来,Bundler可能发展成新型挖矿模式,intent centric架构将大幅降低用户门槛。虽然Defi领域因安全考虑进展可能较慢,但Socialfi和Gamefi有望借助账户抽象实现体验跃升。全链游戏与ERC4337的结合尤其值得期待,目前主要在StarkNet等Layer2上初见成效。
随着Entry Point合约的部署完成,以太坊上的账户抽象生态正在加速形成。虽然面临标准演进、升级成本等现实挑战,但ERC4337展现出的创新潜力,很可能成为推动Web3大规模采用的关键技术。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