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Telegram迎来10周年纪念日的8月14日,创始人Pavel Durov通过公开信透露了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位CEO表示,Telegram将突破即时通讯的边界,致力于推动社交媒体领域的创新。凭借出色的信息加密和隐私保护功能,Telegram已经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通讯应用之一。
今年掀起的Telegram Bot热潮引起了广泛关注,不过需要明确的是,这些机器人仅将Telegram作为连接以太坊协议的接口,并未直接与TON链交互。TON链的前身是Telegram Open Network区块链平台,该项目由Telegram于2017年发起,后因SEC的监管干预而被迫中止。此后,社区自发接管了网络开发工作,将其更名为The Open Network(TON)并持续推进生态建设。目前TON治理代币市值已超越Polkadot和Polygon,位列加密货币排行榜第12位,在公链中排名第6。虽然Telegram官方不再参与TON开发,但两者仍保持着密切关联,Telegram Bot的出现为用户提供了从Web2应用无缝过渡到Web3的低成本入口。
网络架构解析
TON采用独特的多层多链设计,包含主链、工作链和分片链三个层级。主链充当整个系统的管理中心,工作链则负责支持智能合约和DApp的运行,不同工作链之间通过统一的互操作性标准实现协作,这一设计理念与Polkadot颇为相似。为了提升系统吞吐量,每个工作链内部还设置了分片链,通过并行处理交易来增强可扩展性,每个分片负责管理特定类型的账户子集。
TON网络目前采用PoS共识机制,网络参与者主要分为三类:验证节点通过质押TON代币来维护网络安全;Fisherman负责监督验证节点工作,通过提交无效证明来检测节点是否尽职,若验证节点通过无效验证将面临惩罚;校对人则负责核对分片状态信息并提交给验证节点,通常能获得验证节点分配的奖励。
未来发展蓝图
TON网络的发展路线图包含多项重要规划:首先将完善对不作为验证节点的检测与惩罚机制;其次计划推出Jetton跨链桥,实现TON链上代币与BNB智能链、以太坊之间的互操作;同时正在推进TON存储功能的开发;在支付领域,网络将支持任意两方建立支付通道,实现零手续费的小额即时支付,仅需在通道开闭时支付网络费用。
代币经济模型
Telegram Open Network在testnet 2阶段铸造了50亿枚代币,其中1.45%分配给了开发测试人员。由于SEC的监管干预,Telegram被迫停止了代币发行计划,这些测试网代币被存入智能合约。目前所有TON代币都通过挖矿释放,挖矿活动于2022年6月28日结束。
作为PoS网络,TON的年通胀率控制在2%以内,当前实际通胀率为0.6%。代币总量约50.93亿枚,流通量34.41亿枚。代币用途主要包括:支付网络服务费用(包括域名注册、数据存储等,50%的交易费将被销毁)、质押维护网络安全(验证节点违规质押的部分代币将被销毁)以及参与网络治理。
网络运营数据
TON网络现有343个验证节点,质押总量达4.86亿枚TON,占总量的9.5%。自2022年1月以来,网络账户数和活跃地址数保持稳定增长,目前账户总量突破335万,日均活跃地址约76.5万,日交易量16万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链上账户数超过300万,但Jetto钱包用户仅13.3万,说明深度参与生态的用户比例仍然较低。NFT铸造量已达119.4万枚,域名销售额累计620.5万TON,折合约1067万美元。
生态系统现状
TON生态系统目前由完全社区主导的TON基金会推动发展。2023年以来,基金会主要开展了三项重点工作:常规流动性激励计划、2500万美元规模的普适性加速器计划,以及针对Telegram生态的专项发展计划。根据Defillama数据,TON当前TVL仅为985万美元,表明生态系统仍处于非常早期的发展阶段。
在DEX领域,Megaton Finance以489万美元的TVL占据主导地位,该项目获得了15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DeDust和STON.fi分别以256万和223万美元的TVL紧随其后。借贷平台DAOLama目前TVL仅16万美元,NFT交易市场TON Diamonds则通过差异化收费模式吸引用户。
前景展望
尽管Telegram官方已退出TON开发,但两者仍保持着战略合作关系。TON网络凭借高性能底层架构,借助Telegram的海量用户基础,打造了低门槛的Web3入口。不过目前生态系统仍以基础设施项目为主,缺乏具有创新性和趣味性的应用,整体发展尚处于萌芽阶段。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