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可扩展性竞争市场呈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化,以太坊生态的Rollup解决方案如Arbitrum、Optimism、Zksync和Starknet等逐渐蚕食其他Layer1项目的TVL、用户和生态Dapp,成为守护以太坊生态的中坚力量。
然而当Arbitrum试图通过构建L1-L2-L3的中心辐射结构来巩固其Rollup龙头地位时,行业格局开始出现微妙变化。值得关注的是,Optimism和Zksync并未追随Arbitrum的做法,而是选择了Stacks并行结构,并主动将自己定位为该结构的首个实例。就连以太坊生态中的特殊存在Polygon,也没有选择Arbitrum的路线,而是推出了类似Stacks结构的Polygon CDK,只不过其结算层是基于Polygon PoS主网而非以太坊主网。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采用Stacks SDK部署的Rollup大多需要共享数据可用性和结算层,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真正的并行性和主权性。与以太坊DankSharding愿景中1024个分片加1分片对多个Rollup的去中心化架构相比,现有方案仍存在明显差距。
进入2024年,在模块化和Restaking等新概念的推动下,Rollup生态开始分化出四种主要类型。正统性Rollup如Optimism、Linea和Scroll等,致力于成为以太坊执行层的外包商,追求EVM等效性甚至以太坊等效性。虽然Arbitrum架构与之类似,但在追求等效性方面相对保守,更注重开发者体验。
主权性Rollup则以Metis和Starknet为代表,它们都具备去中心化序列器网络和主权性验证网络。由于采用不同的技术路线,Starknet额外设置了负责生成零知识证明的Prover节点,而Metis则更进一步,仅将以太坊主网作为信息储存器,实现了高度主权性。
模块化Rollup目前包括Manta等通用型方案和Aevo、Lyra等Dapp专用方案。这类方案不仅将数据可用层从以太坊迁移到Celestia等专业区块链,更重要的是打破了现有Rollup的中心辐射结构,让Dapp开发者能够摆脱对以太坊基金会和VC的依赖,回归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理念。
Restaking Rollup作为AltLayer与EigenLayer合作推出的创新方案,其验证网络和共识网络来源于EigenLayer AVS节点网络,安全性由Restaking的ETH和LST保障。通过在架构中引入AltLayer Vital和Altlayer Mach两个中继层,不仅提升了安全性和最终确认性,还大幅降低了部署门槛,目前已经实现5分钟零代码部署一条Rollup的便捷体验。
当前市场仍以正统性Rollup和主权性Rollup等通用型方案为主,但高昂的部署和运营成本使其难以满足Dapp开发者的需求。相比之下,轻量级的模块化Rollup和Restaking Rollup在2024年为开发者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新选择。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1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