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数字资产领域正迎来新一轮创新浪潮,传统模式正在被颠覆,全新视野逐渐展开。比特币正从专注于交易结算的专用链向更通用的平台演进,凭借其卓越的安全性为第二层功能提供支持。与此同时,以太坊通过最近的Dencun升级,正朝着模块化区块链架构方向迈进,通过专用层来处理不同功能。我们还见证了Aptos等新型第一层区块链的崛起,它们采用不同的虚拟机技术,以及Monad等为以太坊虚拟机带来并行执行能力的创新项目。
在Coin Metrics的《网络现状》报告中,我们将深入探讨第一层区块链网络的多元化格局,分析它们对整个加密生态系统的深远影响。
第一层区块链的本质
在加密生态系统中,第一层(L1)是支撑整个网络的基础区块链,其他层级和应用都建立在这个根基之上。这些独立运行的去中心化账本拥有自主的共识机制、交易验证规则和数据存储方式。作为基础设施,它们为开发去中心化应用(dApps)和各类区块链解决方案提供了必要的基础功能。随着行业发展,众多第一层区块链相继涌现,各自收获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市场认可。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多样化的第一层区块链
虽然所有第一层网络都具备去中心化和保护生态系统的核心特征,但根据功能定位可分为专用网络和通用平台两大类型。
专用网络如比特币、莱特币和狗狗币,主要专注于提供安全可靠的P2P交易结算层。它们虽然不直接支持复杂智能合约,但通过Omni协议或第二层解决方案等方式,在保持高度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前提下,实现了额外的功能扩展。
通用平台则包括以太坊、波场、Solana和Avalanche等,它们作为可编程平台支持各类去中心化应用和智能合约。这些网络特别注重可编程性、可扩展性和互操作性,为DeFi领域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借贷协议等创新应用提供了理想的发展环境。
从架构角度看,第一层网络还可划分为单体式和模块化两种模式。比特币和Solana等单体式区块链在单一层级处理交易执行、结算和共识维护;而Avalanche、Cosmos以及采用Rollup路线图的以太坊则属于模块化区块链,将不同功能分配到专门的层级。
理解这些网络类型之间的细微差别和权衡取舍,对于把握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的整体动态和发展潜力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从数据角度深入分析这些网络如何通过创新方案解决去中心化网络面临的基础性问题。
网络性能对比
第一层区块链的性能表现受多重技术因素影响,包括共识机制、区块大小和区块时间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了交易速度和网络吞吐量,进而影响用户体验。由于各网络独特的设计选择和架构权衡,这些指标更适合用于理解技术差异而非直接比较。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Solana(约0.4秒)和Avalanche C-Chain(2秒)等网络凭借较短的区块时间实现了更快的交易执行速度,特别适合去中心化交易所的高频交易、微支付和游戏交互等场景。相比之下,比特币(约10分钟)和莱特币(约2.5分钟)更注重网络安全而非交易速度。
这种差异也反映了共识机制参与便利性与网络性能之间的权衡。比特币等区块时间较长、区块较小的区块链更容易与独立节点同步,而以太坊等高速网络对节点硬件和网络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费用机制与经济模型
区块空间是第一层区块链的核心产品,用户通过支付网络原生代币(如ETH)来获取这一宝贵资源。交易费用不仅防止了网络滥用,也为矿工/验证者提供了经济激励。不同区块链采用各异的费用机制:以太坊采用竞价模式,而Solana则基于数据大小和计算需求采用静态费用结构,这些差异直接影响着用户体验。
Solana保持着最低的交易费用,近期平均费用约为0.059美元。Avalanche采用类似以太坊EIP-1559的动态费用机制,费用水平也相对较低。而以太坊在Dencun升级前一直面临高费用问题,虽然L1平均费用仍维持在3美元左右,但其Layer-2解决方案已实现近乎免费的交易。比特币平均费用通常在1-4美元之间波动,但在第四次减半当天由于Runes协议的热度,曾一度飙升至124美元。
采用情况与使用指标
从采用指标来看,比特币和以太坊L1的活跃地址数保持稳定,分别约为80万和60万。Solana由于账户体系特殊,其独立钱包数更能反映真实情况,3月份曾达到120万峰值。Avalanche和Cardano等网络则呈现波动特征,难以维持持续的高活跃度。
稳定币的流通情况为评估各区块链使用情况提供了重要参考。凭借低费用和对新兴市场的吸引力,波场上的USDT保持强势地位,调整后转账价值达140亿美元。以太坊上的USDC和USDT转账价值约60亿美元,而Solana生态的复苏也带动了USDC在该网络上的使用,调整后转账价值达30亿美元。
总结展望
第一层区块链网络的多元化发展对整个加密生态系统产生着深远影响。从功能定位看,可分为专注于交易结算的专用网络和支持智能合约的通用平台;从架构设计看,又可分为单体式和模块化两种模式。这些根本差异导致了网络性能、费用结构和采用程度等方面的显著区别。
随着加密生态持续演进,深入理解不同第一层网络的特性和权衡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去中心化生态的发展脉络。新兴第一层的涌现和现有网络的升级迭代,彰显了这个领域持续的创新活力与竞争态势,最终将推动去中心化经济的繁荣发展,让整个生态受益。
欢迎查阅我们的第一层网络仪表板,获取跨网络的综合指标分析。
网络数据洞察
核心观察
来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比特币完成减半后,Ordinals和Runes协议的兴起推动矿工收入大幅增长,第840,000个区块的奖励和费用合计达到约250万美元。
Coin Metrics动态
本周团队更新:
- 欢迎关注Coin Metrics《市场状况》报告,通过精炼的市场评论、丰富的可视化数据和及时的分析,助您把握加密市场脉搏。
订阅与往期回顾
如有任何需求或建议,欢迎随时联系我们。
Coin Metrics《网络状况》是基于自有链上和市场数据的客观周报。如需订阅,请访问这里。往期内容可在存档查阅。
© 2024 Coin Metrics Inc. 保留所有权利。本通讯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者应自行承担基于本信息决策的风险。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