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以太坊Restaking领域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Eigenlayer通过将”以太坊安全共识”转化为可交易商品,成功构建了POS链的再质押收益闭环。那么作为POW链代表的比特币,又该如何实现类似的Restaking闭环呢?
近日,由Blockchain Capital领投的BounceBit项目完成600万美元融资引发行业关注。该项目致力于为比特币原生资产打造创新的Restaking解决方案。要理解其运作机制,我们需要先分析当前比特币生态的现状。
目前比特币资产主要通过Wrapped形式跨链至以太坊等公链,成为MakerDAO、AAVE等借贷平台的质押品选择。用户将BTC托管给中心化机构以铸造WBTC等ERC20代币,进而参与以太坊DeFi生态。这种模式虽然实现了流动性共享,却存在两个关键问题:首先,中心化托管机构权力过大,资产安全性依赖于这些平台,导致Wrap类资产在以太坊生态中的权重受限;其次,原生BTC在POW环境下缺乏原始收益,跨链获取他链收益的模式难以形成丰富的收益体系。
基于这些痛点,一个理想的比特币原生资产收益模型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是通过POS机制为原生资产创造基础收益,其二是让质押凭证能在广泛的DeFi生态中流通获取额外收益。这正是BounceBit解决方案的核心思路——构建一条与比特币并行的POS链,专注于解决资产流通和收益问题,不受比特币主网技术限制的影响。
运作机制解析
BounceBit直面比特币跨链的中心化问题,选择与Mainnet Digital、Ceffu等合规托管平台合作。用户将资产托管后1:1获得WBTC或BTCB等包装资产,这些合规机构在透明度和审计方面更为完善,为POS链提供了可靠的资产入口。
用户可将包装资产和BounceBit代币质押到验证系统中,采用双代币质押模型为网络提供安全性,获得稳定的年化收益。同时,质押凭证可在链上DeFi协议中获取额外收益。随着生态发展,这些凭证还能用于预言机、跨链桥等场景,实现收益的多元化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BounceBit创造性地将DeFi与CeFi相结合。用户质押在托管平台的凭证可在原始CeFi平台获得增量收益,这锚定了链外金融市场的收益可能。在比特币ETF获批的大背景下,这种模式展现出巨大的想象空间。合规CeFi平台本身也能提供质押挖矿、借贷服务等多种收益渠道,通过透明披露机制确保安全性。
构建完整的收益闭环
从本质上看,BounceBit为比特币资产打造了一个可预期的收益模型。它将POS链质押收益与CeFi平台增量收益相结合,形成完整的Restaking闭环。这种模式既满足了比特币持有者对多元收益的需求,又通过合规框架确保了安全性。
某种程度上,比特币ETF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链外收益解决方案。BounceBit的创新之处在于将Web3原生收益与Web2增量收益有机结合,为比特币生态开辟了全新可能。从宏观层面看,它既能对接ETF的增长机遇,又为比特币Restaking市场的爆发奠定了基础,最终为比特币持有者带来三重收益,推动POW链实现POS收益模型。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