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KB 发展历程全面解析:从起源到未来趋势

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Gateio)

注册芝麻开门享最高$2,800好礼。

币安

币安(Binance)

币安是世界领先的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注册领100U。

转发原文标题:重返初心:CKB 转向比特币 Layer2 赛道,炒作还是机遇? 随着比特币生态热度回升,老牌公链CKB宣布转型比特币Layer2并推出RGB++协议,凭借UTXO+PoW架构迅速引发关注。该项目由明星团队打造,曾获Polychain、红杉中国等投资,其创新的Cell模型在保留比特币安全性的同时支持智能合约。CKB采用分层设计(L1保障去中心化,L2实现扩展)和独特经济模型(结合比特币减半机制与通胀税)。近期争议聚焦于其RGB++协议是否真正继承比特币正统性,但不可否认其技术探索为比特币生态提供了新思路。

转发原文标题:重返初心:CKB 转向比特币 Layer2 赛道,炒作还是机遇?

随着比特币ETF获批、BRC-20生态爆发以及即将到来的减半行情,整个加密市场的目光再次聚焦到比特币生态。在这股热潮中,老牌公链项目CKB近期动作频频,先是宣布将主网定位调整为比特币Layer2,随后又推出了一层资产协议RGB++。凭借比特币Layer2的发展势头,加上其独特的UTXO+PoW架构,CKB迅速成为社区热议的焦点。

在深入探讨RGB++协议的技术细节、CKB团队选择RGB协议的原因以及他们对比特币Layer2的发展规划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CKB的发展历程,了解这个项目的初心与愿景。

从以太坊到自主公链的蜕变

2018年初,当市场目光都集中在以太坊生态时,CKB悄然启动。同年7月,项目成功获得2800万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Polychain Capital、红杉中国等知名机构。2019年10月,CKB在Coinlist平台超额完成6720万美元募资,并于11月16日正式上线主网”Lina”。

CKB的创始团队堪称豪华阵容,每位成员都在加密领域有着深厚积累。Polychain Capital创始人Olaf就曾公开表示,正是看中了CKB团队的专业背景才决定投资。团队核心成员包括:首席架构师Jan Xie,这位曾与Vitalik合作开发以太坊Casper共识的专家;联创Kevin Wang,拥有IBM硅谷实验室工作经历;联创兼COO Daniel Lv是以太坊钱包imToken的联合创始人;CEO Terry Tai则是前加密交易所Yunbi的核心开发者。

有趣的是,尽管团队成员大多来自以太坊生态,CKB却选择了继承比特币的UTXO+PoW模型。这是因为团队认识到以太坊架构存在根本性限制,难以进行彻底革新。Nervos这个名称或许揭示了他们的理念——”Nerve”一词源自达尔文进化论,寓意网络需要在底层保持自我进化能力。另一种说法是,这个名字来源于动漫《新世纪福音战士》中的特务机关”NERV”,展现了团队对流行文化的热爱。

CKB 发展历程全面解析:从起源到未来趋势

为了加速生态发展,CKB自2020年起重点开发各类工具链,陆续推出了Lumos框架、Polyjuice兼容层、Force Bridge跨链桥等基础设施。这些工具显著降低了开发门槛,目前CKB生态已上线127个项目,覆盖DID、钱包、铭文等多个领域。

CKB 发展历程全面解析:从起源到未来趋势

独树一帜的技术架构

在行业普遍追求高TPS和PoS共识的背景下,CKB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技术路线。团队坚信抗审查和去中心化是区块链的核心价值,因此宁愿降低L1性能也要确保网络的安全性和开放性。

分层设计是CKB架构的精髓。受互联网分层架构启发,团队构建了一个安全可扩展的网络:Layer1专注于提供安全基础,Layer2则在此基础上实现无限扩展。作为Layer1的CKB全称”Common Knowledge Base”,旨在存储各类经过全球共识验证的状态数据,而不仅仅是加密货币。

在共识机制上,CKB坚持采用PoW而非PoS。团队认为,虽然PoS性能更优,但PoW才能真正保证网络的去中心化特性。这种选择体现了他们对区块链本质的理解——安全与开放比单纯的效率更重要。

CKB最具创新性的设计当属Cell模型。这一模型对比特币的UTXO进行了抽象升级,在保留其安全特性的同时增加了智能合约功能。通过将UTXO中的价值字段拆分为capacity和data,并引入LockScript和TypeScript,Cell模型实现了比传统UTXO更强大的可编程性。

在抽象化方面,CKB走在了行业前沿。从账户抽象到密码学抽象,再到运行抽象,CKB致力于构建一个更高层次的通用平台。就像PC相比游戏主机具有更强的可扩展性一样,CKB希望为开发者提供更灵活的创新空间。

独具匠心的经济模型

CKB的原生代币设计别具一格。代币不仅代表价值存储,还对应着区块链状态的存储空间——持有1000枚CKB就意味着可以创建1000字节的Cell存储空间。这种设计将代币价值与网络使用深度绑定。

CKB的发行机制融合了比特币和主流PoS币的特点。除了每4年减半的一级发行外,还设置了每年固定增发的二级发行。创世区块中336亿枚CKB的分配颇具深意,其中84亿枚专门存入了中本聪地址以示致敬。

CKB 发展历程全面解析:从起源到未来趋势

二级发行机制可谓独具匠心。这种”通胀税”设计确保了矿工收入不受交易量波动影响,同时激励用户将闲置代币存入NervosDAO获取补贴。根据最新数据,二级发行中约70%的代币最终被销毁,形成了通缩效应。

在挖矿生态方面,CKB网络目前算力达到240PH/s,主要依靠ASIC矿机维持。支持CKB挖矿的矿池包括F2Pool、Poolin等知名平台,为网络安全性提供了坚实保障。

CKB 发展历程全面解析:从起源到未来趋势

比特币Layer2赛道的新思路

今年2月,CKB联创Cipher提出的RGB++协议引发广泛讨论。这一创新既带动了CKB价格上涨,也引发了关于比特币Layer2正统性的辩论。支持者认为RGB++延续了比特币UTXO模型的正统性,反对者则质疑CKB频繁转换发展方向的可信度。

2024年以来,比特币Layer2解决方案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个创新迸发的领域,CKB始终坚持与比特币架构保持同构性,同时通过技术创新弥补现有不足。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种坚持初心的态度本身就值得尊重。正如达尔文进化论所示,只有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才能最终存活——这或许正是Nervos这个名字蕴含的深意。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287.html

CHAINTT的头像CHAINTT
上一篇 2025年9月15日 下午6:32
下一篇 2025年9月15日

相关推荐

  • Restone解析:为何它是Optimium变体而非Plasma

    Lattice团队推出的链游专项Layer2项目Redstone引发热议,其自称”受Plasma启发的Alt-DA链”,但实际架构更接近Optimium变体。该项目采用先发布DA数据后提交Stateroot的创新机制,通过挑战期设计有效防范数据扣留攻击,相比传统Plasma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虽然市场存在Vitalik为Redstone站台的猜测,但分析表明该项目与Plasma框架存在本质差异,反而与Metis等Layer2项目的DA方案存在相似性。文章还深入解析了Plasma技术因数据可用性问题逐渐被ZK Rollup取代的历史进程,以及Redstone作为Optimium变体在安全机制上的改进。

    2025年8月26日
    6200
  • Movement 实验室如何推动Move语言在EVM生态系统的创新与变革

    前讯内容 EigenLayer 拟于5月10日开启代币申领,15%的供应量将作为质押空投分发,新成立的独立非营利 Eigen 基金会将成为发行代币的实体。EIGEN 代币发行时的总供应量为 16.7 亿枚。 Mode 将于 5 月 7 日推出治理代币 MODE,总供应量为 100 亿枚,其中 5.5% 专用于两次用户空投中的第一次,第二次空投将从 5 月 5 日持续到 9 月 6 日,届时将再发放 5 亿枚代币。 超级人工智能联盟定于 5 月 24 日启动,ASI 由 Fetch.ai、SingularityNET 和 Ocean Protocol 合并而成的联盟,三者的合并已在各社区通过提案投票,其代币也按比例兑换成 ASI。 1、Movement Movement 是一个模块化框架,用于在任何分布式环境中构建和部署基于 Move 的基础设施、应用程序和区块链。该团队正在构建一套产品和服务,使非 Move 协议能够利用 Move 编程语言的强大功能,而无需编写一行 Move 代码。该团队的第一个版本 M1 将 L1 重新定义为可垂直组合和水平可扩展的第 1 层框架,该框架与 Solidity 兼容,连接 EVM 和 Move 流动性,并允许构建者自定义具有不同用户基础和流动性的模块化和可互操作的应用程序链开箱即用。 Move 是一种编程语言,最初由 Facebook 团队于 2019 年为其现已解散的 Diem 项目开发。Move 旨在以安全的方式处理智能合约和交易数据,消除其他语言本机的攻击向量,例如重入攻击。 MoveVM 作为基于 Move 的区块链的本机执行环境,利用并行化来提供更快的交易执行速度和更高的整体效率。 2、M1 和 M2 的核心旗舰技术 Movement Labs 目前正在构建的产品是基于 Move 的 Zk-rollup。该解决方案利用其旗舰产品 M1 和 M2,其中 M1 用作共享序列层,M2 用作汇总。M2 不仅支持用 Move 编写的智能合约,还包含 EVM 字节码解释器 Fractal。 M1 是一个社区优先的区块链,通过 Move、即时最终确定、本地零日访问大规模流动性和模块化定制提供尽可能高的 TPS。M1 将转变为运动网络的去中心化共享排序器,以实现主网启动。 M2 将是以太坊上第一个 Move Layer-2。它将支持 Sui Move、Aptos Move 以及我们的嵌入式 EVM 解释器 MEVM,使 Sui、Aptos 和 EVM 用户能够使用 L2。 共享序列层 M1 M1 是 Movement 生态系统的第一个区块链,由 Movement SDK 启用。它目前处于测试网阶段,用于测试和开发目的。M1 是一个基于 Move 的无需许可的区块链,作为Avalanche 子网运行。 M1 具有一种新的共识协议——Snowman Consensus “雪人共识”,一种区块链优化的共识协议——高吞吐量、完全有序,非常适合智能合约。Snowman 是Avalanche 共识协议的完全有序实现。平台链(P-Chain)、合约链(C-Chain)均实现了Snowman共识协议。随着Cortina的升级,交易链(X-Chain)也将使用Snowman共识。 M1网络同时和Aptos网络兼容,能过够快速实现 Move 生态项目的迁移和部署,以及自研Move虚拟机和分形架构。由于 M1 是运行在 Avalanche 子网上的区块链,它采用了一种名为”Fractal”的分形式扩展架构。这种架构模式允许 M1 通过将自身分解为多个相似但更小的子网络(“fractals”)来实现水平扩展。 每个分形子网都运行着完整的 M1 协议栈,包括共识、执行、数据等模块。这些分形子网通过一个高效的消息传递层进行通信和协调。当整个系统的负载增加时,可以动态添加新的分形子网来分担负载。 zk-Rollup 汇总层 M2 M2 是与 Layer 2 Sui 兼容的区块链,由 Movement SDK 启用。当M1具有 Sui 兼容性后,M2将 被重新利用。它目前处于测试网阶段,用于测试和开发目的。M2 是一个基于 Move 的无需许可的区块链,目前作为 Celestia rollup 运行。 M1 的网络是针对 Layer1 层网络的构建和运行,是依靠Avalanche 子网运行的 Layer1 执行层的基础,M2 则是用于 Layer 2 网络的数据执行层。这和 zkSync、StarkNet以及以太坊生态的 Rollup 系列项目是同一种产品设计思路,Movement 则是由Move开发的Rollup项目更容易理解一些,同时也有来自Move语言开发的,以太坊网络不具备的优点和特色功能。 3、为什么要选择 Movement ? 数字资产在技术和金融结构中变得越来越重要,Move 编程语言代表了这种背景下的创新灯塔,提供了一种新颖的资源模型,有望重新定义数字资产管理。 数字资产管理上 EVM 和 Move 的不同 首先是EVM 的资产管理方法来定义区块链的资产标准,确实为区块链行业树立了标准,其方法围绕三个关键组成部分:中心化资产逻辑、可变状态和动态资产控制。该框架已成为开发大量多样化 DApp 的代名词,每个 DApp 都利用以太坊智能合约平台提供的独特功能。 而 EVM 支持智能合约和去中心化应用程序的突破性方法也给管理数字资产带来了独特的挑战。这些挑战主要源于 EVM 的架构和操作机制,影响其生态系统内管理的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可信性。 这与 Move 的资源模型完全相反,Move 引入了一种以资源为中心的数字资产管理方法。与 EVM 对集中式资产逻辑和可变状态的依赖不同,Move 的设计基于安全、保障和明确的资源所有权原则。Move 中的资源被视为一等公民,具有内置保护,防止重复和未经授权的访问,确保每项资产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明确的所有者。通过将严格的所有权和不变性规则直接嵌入到语言的类型系统中,这种方法本质上减轻了与 EVM 集中式逻辑和可变状态相关的许多安全问题。该模型建立在两个基本支柱之上:线性所有权和不可变资源,它们共同旨在提高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和效率。 在 Move 中,资源是特殊类型的结构,它们被定义为不可复制,并且必须在帐户之间显式转移。这一设计决策对于保持每项资产的独特性并防止常见漏洞(例如未经授权的复制或丢失)至关重要。这些资源受到严格的类型安全和访问控制机制的管理,这些机制由 Move 的虚拟机强制执行。这样的架构确保对资源的每次操作都遵守安全的、预定义的协议。 MoveVM 并行化交易的全新模式 并行区块链技术从传统的顺序处理转变为交易时同时发生的模型,利用现代多核处理器的强大功能,并行化大大减少了事务等待时间并提高了网络的能源效率。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区块链网络的根本性转变,通过允许同时处理多个交易,使其更具可扩展性和效率。这不仅克服了长期存在的延迟和交易费用高昂的问题,而且预示着区块链应用程序的新时代,其特点是提高可扩展性和增强网络性能。 并行执行的出现以及 MoveVM 等平台的开发处于开创区块链技术新时代的最前沿,尤其是通过 MoveVM 等创新解决方案实现的并行执行,不仅更易于访问和更高效,而且能够支持更广泛的应用程序和服务的未来,营造一个适合创新、增长和广泛采用的环境。 并行执行通过引入一种同时处理事务而不是按线性顺序处理事务的机制,从根本上改变了区块链格局。允许同时处理更多的交易,有效地减少等待时间并提高网络的容量。这种方法的核心是先进的算法,在协调区块链网络内各个节点之间交易的同步处理。这种编排能够高效维护区块链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确保事务的处理不会损害网络的完整性。 并行执行提供了一系列增强功能来解决长期存在的低效率和可扩展性问题。这种方法引入了几个关键优势。 缓解网络拥塞:缓解 EVM 内存池中的流量瓶颈。 优化硬件利用率:最大限度地提高多核处理器的效率。 增强的可扩展性和速度:加速 DApp 的交易处理。 改进的系统完整性:确保交易和谐并防止冲突。 通过将交易分布在多个节点上进行同时处理,并行执行有效地缓解了以太坊虚拟机 (EVM) 内存池内的拥塞,尤其是在高峰流量期间。在利用现代多核处理器的功能,优化计算资源以降低能耗并提高处理速度。 同时带来的可扩展性和速度增强对于去中心化应用程序(DApp)也是高效的。交易延迟的减少使 DApp 能够更加无缝地运行,支持更广泛的应用程序,并促进区块链的扩展,以适应不断增长的用户群,而无需牺牲性能。 最后并行执行引入了复杂的协议来管理和同步交易处理,有效防止潜在的冲突并确保区块链的完整性。这种交易编排维护了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并行执行标志着克服传统区块链模型挑战,保证网络能够高效率、可扩展性和创新的技术开发创新。 分形与智能合约安全 Fractal “分形” 是一种新颖的框架,可以无缝连接 Solidity 和 Move 这两种著名的智能合约语言。Fractal 允许开发人员将 Solidity 合约部署到 Move 字节码中,从而实现与 Move 链的兼容性,同时利用 Move 著名的安全功能。 Fractal 背后的团队 Movement Labs 致力于利用 Move 的安全能力来强化以太坊和其他平台。Fractal 的推出时因为在 DeFi 领域因黑客攻击而导致损失超过 58.2 亿美元资产,其中仅桥黑客攻击就造成了 28.3 亿美元损失。攻击向量的多样性,其中未知方法占17.82%,其他方法占42.17%,这凸显了 Fractal 安全解决方案的显著需求。 Fractal 利用 Move 语言的独特功能来解决常见漏洞: 重入:通过确保资源被唯一访问,Move 消除了重入攻击的典型路径。 数学错误:Move 的算术运算包括自动检查上溢和下溢,以防止此类错误。 输入验证:Move 的类型系统和资源模型强制执行严格的输入检查,显着增强安全性。 Fractal 的目标是在 MoveVM 中建立一个运行时环境,动态执行 Solidity 代码,将 Solidity 的表达能力与 MoveVM 的执行鲁棒性结合起来,Fractal 不仅代表了一种解决方案,而且代表了一种确保智能合约未来的范式转变。 4、Movement 资方阵容 Movement 的团队一共进行了三次融资,分别为种子Pre轮、种子轮和A轮融资,共获得了4140万美元。 第一次融资事件发生在2023年9 月23日 种子 Pre 轮,完成了 340万美元的金额,参与机构及投资者有Varys Capital、George Lambeth 、Double Peak Group、dao5 、Calvin Liu、Borderless Capital 、Blizzard Fund 、Anurag Arjun。 第二次融资事件发生在2024年1月10日的种子轮融资,该轮未公布融资明细,参与机构和投资者有Serafund、MH Ventures、George Burke、Eterna Capital、Artichoke Capital。 第三次融资事件发生在2024年4月24日的A轮战略融资,完成 了3800万美元的金额,本轮由Polychain Capital领投,参投机构和投资者有Hack VC、Placeholder、Archetype、Maven 11、Robot Ventures、Figment Capital、Nomad Capital、Bankless Ventures、OKX Ventures、dao5和Aptos Labs等公司参与了本轮融资。其中还获得了 Binance Labs 的一笔未公开的融资信息。 5、Movement 的团队背景 Cooper Scanlon 是 Movement Labs 的创始人,Cooper 在进入区块链领域后从范德比尔特大学退学,他意识到正规教育并不是他成功的关键,他更喜欢建造 SPACDAO 车辆。这一决定促使他开创了第一个利用 Move 的收益聚合器,并最终设想并创建了 Movement Labs。Cooper 促进跨学科合作、倡导 Web3 计划并借鉴自己的经验,为 Movement Labs 带来了金融和技术专业知识以及经济系统见解的独特融合,指导和领导其战略和文化方向。 Rushi Manche 是 Movement Labs 联合创始人,Rushi 是一名工程师,他的职业生涯始于联合健康集团的数据库和系统安全工程。Rushi 转向 Web3,是以太坊 DeFi 领域的智能合约工程师,并与一些 Cosmos 协议密切合作,致力于 Cosmos 内的去中心化文件存储系统。在 Aptos 的建设过程中,Rushi 成为了生态系统的核心贡献者,特别是在 DeFi 领域,为生态系统中领先的 DEX 进行了设计。意识到 Aptos 的局限性后,Rushi 和 Movement Labs 核心团队开始着手将 Move 引入以太坊,使其民主化。 Andy Bell 是 Movement Labs 工程主管,此前是 Biconomy 工程副总裁、Ajuna 首席技术官。科技企业家、创新者、科学家和程序员。凭借洞察力和经验,他创立并领导了两家成功的初创公司。一个天生的程序员,从 80 年代开始用汇编语言编写代码并手动编译。他毕业于诺丁汉大学。 Brian Henhsi 是 Movement Labs 的战略主管,此前他曾在 Sui / Mysten Labs 和 Chia 任职。他毕业于清华大学。 Torab Torabi 是 Movement Labs 的BD和增长总监,此前他曾在 Edge & Node 和 Fluid Finance 任职。他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will gaines 是 Movement 的营销主管和创始人。他曾担任品牌顾问和营销顾问,显着扩大了各种客户的覆盖范围,实现了超过 2 亿的受众增长。他的经验包括与财富 500 强公司合作,包括索尼和 ICM(现为 CAA),以及 Web3 领域的主要利益相关者,例如 Consensus,以及在政治领域,他曾担任加利福尼亚州参议院参议员的地区代表。 6、Movement 生态系统 目前 Movement 生态系统中已经有超过60个项目已部署在测试网络中,涵盖 DeFi、Web3、链游、基础建设等多个板块可探索。 7、Movement 代币模型 Move 代币目前正在整个 Movement 生态系统中作为其原生代币使用。目的用于 Move-EVM (MEVM) 环境,目前用于测试。MEVM 上的MOVE目前需要桥接,这与M1 或 M2 上的MOVE不同。 MOVE 目前被指定为测试网代币。它具有以下属性: 测试网使用: MOVE 专门在 M1 测试网环境中使用,在此测试环境之外没有任何价值。 无货币价值:该代币仅用于测试目的,不代表任何现实世界的货币价值。 无未来价值主张:持有 MOVE 代币并不赋予您任何所有权或分配权,也不保证该代币在 M1 或任何其他网络中具有未来价值或效用。 功能有限: MOVE 的功能仅限于 M1 测试网范围内允许的范围,并且随着开发的进展可能会发生变化。 重置风险:作为持续开发和测试过程的一部分,MOVE 的余额和交易可能会被重置、更改或清除。 修改权利:我们保留随时修改、暂停或终止测试网和 MOVE 代币的权利,恕不另行通知,也不承担任何责任。 Movement 总结 Move 是一种替代智能合约语言,旨在在安全性和灵活性方面改进 Solidity。它已被 Sui 和 Aptos 等智能合约平台采用为主要语言。 由于 Move 是一种相对较新的语言,吸引开发人员在其基础上进行开发一直是一项挑战。为了将流动性和开发人员带入基于 Move 的生态系统,Movement Labs 旨在将 Move 引入 EVM 生态系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Movement 正在开发基于 Move 的 ZK-rollup,托管在以太坊上,利用其两个主要产品:M1 和 M2。M1 是一个利用 Snowman 共识的去中心化排序器层,提供高效和高排序吞吐量。M2 提供了 ZK-rollup 执行堆栈所必需的几个组件。使用 M2,Solidity 和 Move 开发人员都可以在 rollup 上部署他们的合约,而用户可以享受并行执行的高吞吐量和低廉的费用,这要归功于高效的证明生成算法和替代数据可用性 (DA) 层。 Movement 是独立于 Solidity 语言另一门语言的 zk-Rollup 项目,在语言赛道上并不同而具有特殊性的优势以及长处,在 Move 板块中目前只有 Aptos、Sui和Movement三个项目,在Aptos 和 Sui 表现出众的情况下,Movement 或许也能够依靠自己特有的优势拿下该赛道第三个明星项目。

    2025年9月10日
    2200
  • 比特币Layer2热门项目大盘点:探索比特币侧链与UTXO客户端验证技术

    比特币Layer2近期热度飙升,BEVM、BOB等项目获数百万至数千万融资,Nervos的RGB++协议及Seal铸造进一步推高CKB关注度。比特币Layer2旨在解决主链交易速度慢、手续费高、智能合约功能有限等问题,通过链下处理提升性能。目前主要分为四类:比特币侧链(如Stacks、RSK、Liquid Network、Lightning Network)、UTXO+客户端验证(如RGB、RGB++、BitVM)、Roullp及Taproot Consensus。侧链项目发展多年但进展有限,新项目多处于理论阶段。RGB++通过同构映射技术复用比特币安全性,成为近期焦点。整体来看,比特币Layer2仍面临技术落地挑战,但潜力巨大。

    1天前
    800
  • Celer Network深度研究:技术架构、应用场景与未来发展分析

    Celer Network是高性能Layer2扩展平台,通过创新链下扩容技术实现互联网级区块链应用。核心技术包括:广义状态通道套件cChannel、分布式路由算法cRoute和开发框架cOS。独创经济模型通过流动性承诺证明(POLC)、流动性拍卖(LIBA)和状态守护网络(SGN)保障系统运行。项目团队由UIUC、MIT等名校博士组成,技术实力强劲。作为链下扩容的潜在终极解决方案,Celer若能实现将带来TPS的指数级提升,目前1亿美元市值处于价值洼地,主网上线后或迎来爆发式增长。

    2025年7月27日
    6100
  • 再质押的风险与信任成本:区块链安全与收益的平衡

    再质押通过创建”去中心化信任市场”扩展以太坊的加密经济安全性,将以太坊验证者与主动验证服务(AVS)连接起来。文章提出”信任回报=价格回报+工作收益率+再质押收益率-违约损失”的定价框架,分析AVS通过ETH再质押获取安全性的经济模型。当前市场对再质押回报预期高达40%,但实际L2协议利润仅能支持1.5%左右的收益率,缺口需通过AVS原生代币发行弥补。流动性再质押协议(LRT)通过优化AVS组合管理风险收益,但面临与流动性质押代币(LST)的竞争挑战。

    2025年9月7日
    2200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风险提示:防范以"数字货币""区块链"名义进行非法集资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