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L;DR
近期区块链领域最值得关注的硬核技术趋势非Parallel EVM莫属。在共识算法、数据层和零知识证明技术之后,资本市场已经为这个新兴叙事投入上亿美元资金,并催生了多个独角兽级别的初创公司。包括Paradigm、Jump、Dragonfly等顶级风投机构都在积极布局这一赛道。
Parallel EVM的概念最早由Paradigm CTO Georgios Konstantopoulos和Dragonfly的Haseeb Qureshi在2023年底不约而同地提出。虽然这个概念尚未形成大规模共识,但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在不改变现有智能合约生态的前提下,通过并行化处理实现互联网级别的性能提升。目前该领域的代表项目包括Monad、Sei、MegaETH、Polygon、Neon EVM和BSC等,既有Layer1也有Layer2解决方案。

据《财富》杂志报道,Paradigm正计划以30亿美元估值领投Monad的最新一轮融资。这个项目名称源自哲学家莱布尼茨的”单子”概念,在计算机科学中则代表函数式编程中的一种设计模式。值得注意的是,Monad团队核心成员来自高频交易巨头Jump Trading,这为其在性能优化方面带来了独特优势。
Parallel EVM的技术突破不仅在于将区块链执行引擎从”单核CPU”升级为”多核CPU”,更在于对整个EVM技术栈的系统性优化。正如Monad CEO Keone Hon所言,真正的瓶颈在于处理事务时频繁的读写状态操作。因此,并行执行只是路线图的一部分,更大的使命是围绕EVM进行全方位的性能提升。
在工程实现上,Parallel EVM面临诸多挑战。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并行交易可能产生的状态冲突。这需要在执行前预判或执行后检测冲突,并设计高效的重新执行机制。此外,各项目还需要优化状态数据库的读写性能,并配套设计新的共识算法。
从生态角度看,Parallel EVM项目面临两个主要挑战:一是技术成果可能被以太坊等主流公链吸收,二是高性能需求可能导致节点中心化。因此,如何在开源环境下保持差异化竞争优势,以及在去中心化和性能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成为项目长期发展的关键。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Parallel EVM很可能代表着EVM标准下的性能极限。这个新兴领域的发展值得持续关注,特别是各项目在技术实现和生态建设方面的差异化策略。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