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
在加密世界中,AI叙事正以惊人的速度席卷整个市场。CoinGecko数据显示,AI赛道代币总市值已从去年4月的27亿美元飙升至今年3月的264亿美元,相关代币在过去30天内普遍实现了145%至297%的涨幅。
虽然AI项目层出不穷,但真正具备Alpha潜力的优质项目却屈指可数。老牌项目如Fetch.ai、Ocean Protocol已完成价值发现,而Ritual、Myshell等新秀尚处于产品打磨阶段。当前市场中,Bittensor(TAO)作为去中心化算力赛道的领军者,与即将在4月11日上线主网及代币的Masa Network,成为AI叙事中最值得关注的两个项目。
Masa Network将自己定位为”AI数据链”,致力于构建去中心化的个人数据网络。通过ZKP等隐私保护技术,让用户在贡献数据价值的同时获得收益,为AI和大语言模型提供丰富的数据来源。
去年12月,我们曾在《深入Masa Network:唤醒Web3沉睡数据价值,探索去中心化谷歌的可能》一文中详细介绍过Masa的技术架构。如今,随着主网和$MASA代币即将上线,Masa Network迎来了重要的发展节点。本文将深入分析Masa的最新进展,挖掘其代币价值的关键催化剂。
CoinList上的AI新星
3月7日,Masa Network登陆CoinList并启动社区轮代币销售,成为今年该平台唯一的AI项目。令人瞩目的是,社区轮额度在短短17分钟内就被抢购一空,超额认购达6.4倍。
CoinList素有”项目试金石”之称,曾孕育出Solana、Ocean Protocol等明星项目。Ocean Protocol自登陆CoinList以来已实现约10倍涨幅。在AI叙事持续升温的当下,获得Anagram、DCG等顶级VC1800万美元融资的Masa Network,能否延续这一造富神话,值得期待。
主网上线:AI数据生态加速成型
在AI发展的三大要素中,数据的重要性不亚于算力和算法。Masa Network正是瞄准了这一关键领域,致力于为AI开发者提供去中心化的数据解决方案。
随着4月11日主网上线,Masa的产品架构更加清晰:通过零知识Soulbound代币(zkSBTs)技术,用户可以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贡献数据并获得MASA代币奖励。目前已有超过140万个钱包参与数据贡献,记录的事件数量持续增长。
在产品端,Masa提供了多元化的参与方式:”quest-to-earn”应用、”surf-to-earn”浏览器插件以及”node-to-earn”的Oracle节点网络。开发者则可以通过设置数据质押池获取这些高质量数据,用于训练专业化AI模型。
代币经济与生态协同
MASA代币在生态中扮演着多重角色:激励数据贡献、支付数据使用费用、管理个人数据以及奖励节点运营商。其价值来源于使用场景的拓展,随着数据供需双方的增加,代币将形成正向循环。
近期与LayerZero的合作进一步拓展了Masa的跨链能力,使其能够捕获全生态的链上数据价值。这种”金铲子效应”可能成为代币在二级市场的重要催化剂。
结语
Masa Network正在构建一个连接Web2和Web3的AI数据基础设施。正如联合创始人Calanthia Mei所言,个人数据是数字时代的石油,而Masa通过代币经济激励,让数据贡献者与AI开发者实现价值交换。
在AI与加密的双重叙事下,Masa Network展现出巨大的想象空间。但要实现其构建全球AI数据链的愿景,仍需克服诸多挑战。这个4月,随着主网和代币的上线,Masa将迎来真正的市场检验。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2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