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参加的这场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不仅是开年首个大型行业盛会,更是我首次以VC研究员的身份参与其中。说来有趣,这次参会的感受被我概括为”三个Ponzi”,至于为什么这么说,且听我慢慢道来。当然,这些纯属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行业观察
每当自我介绍在VC做研究员时,总会被问到一个问题:”你们最近看好哪些赛道?”这个问题本身就反映了VC在行业中的特殊地位——人们往往把VC的投资动向视为判断市场风向的重要指标。毕竟资金流向哪里,热点就在哪里,所谓的板块轮动不过是资金在不同领域间的流转。
比特币生态无疑是当前最热的赛道之一,但在我看来,这个领域还处于混沌初开的阶段。目前大多数项目仍停留在资产协议层面,真正落地的应用寥寥无几,大家都在讲故事、讲叙事。特别是BTC L2的竞争格局,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路径:有的先聚流量再做基建,有的则反其道而行之。这让我联想到旅游业和城市基建的关系,究竟哪种模式能笑到最后,值得持续关注。
Merlin Chain在BTC L2赛道已经占据重要位置,通过前期的增长策略吸引了大量用户和流量。但接下来如何保持用户粘性、留住流动性,以及能否培育出真正有价值的生态项目,都将决定其最终走向。这些案例不仅有趣,更能引发我们对BTC L2真实需求的思考。
相比比特币生态主要在华语圈活跃,Depin和AI则是全球都在关注的两大领域。这两个赛道不仅更具实际意义,也更容易落地应用。Depin通过连接现实设备,让抽象的Web3变得触手可及;AI则与区块链天然契合,两者结合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Depin为AI提供算力、数据和存储支持,AI则利用Depin设备进行模型训练、数据标注等工作,这种协同效应令人期待。
最近常听到一种说法:KOL轮融资比VC轮更有优势。对此我认为,VC本质上是个服务行业,要为LP争取最大收益。KOL和VC的关系,就像游击队和正规军——好的VC会形成自己的投资逻辑,更重要的是提供专业的投后服务,帮助项目方把握风口、少走弯路。所以KOL和VC孰优孰劣,相信大家自有判断。
之所以用”三个Ponzi”概括这次参会感受,是因为当前市场确实处于meme阶段——大家都在炒叙事、炒预期。无论是比特币生态、Depin还是AI,表面热闹的背后,真正落地的项目屈指可数。这种现象并非主流赛道独有,而是整个行业的普遍状态。当然,生态发展需要时间,重要的是认清所处阶段,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生活见闻
在香港的几天让我深刻体会到,在这个移动支付普及的时代,纸币仍然是这里的硬通货。虽然八达通能解决大部分消费场景,但不少巴士和餐厅只收现金,连八达通充值都得用纸币。
作为广东人却是第一次来香港,这里的建筑规划令人惊叹——在有限的空间里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楼间距近得可以隔窗传递物品,天桥直接连接大楼,小路网密布。走在街头,确实能感受到传说中的那种压抑感。
一些生活细节也很有趣:路口地面用大字标明”望左/望右”提醒行人,人行道红绿灯设有盲人提示音;地铁楼梯配有特殊电梯方便行动不便者;周末随处可见菲佣在天桥聚会;城市出奇地干净,却很少见到垃圾桶。
个人感悟
相比去年新加坡的2049大会,这次参会人数明显减少,项目方也以华人为主。大家似乎都意识到,大会能获取的高质量信息有限,真正的交流往往发生在小型聚会中。
从去年的小透明到现在的有所见闻,这一年的成长让我欣慰。很幸运一路上得到许多前辈的指导。当然,要走的路还很长——投资是门讲究学问和变通的艺术,需要对历史有深刻理解,又要能预见未来趋势。”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说来简单,做起来却需要极强的判断力和执行力。目前我在市场敏感度和知行合一上还有不足,特别是在二级市场方面需要更多实践。至少现在我很清楚,自己肯定不适合做短线交易。
声明:文章不代表CHAINTT观点及立场,不构成本平台任何投资建议。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风险 自担!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chaintt.cn/13577.html